反派天天想和离

第13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若说官家之前还对三皇子将信将疑,有恻隐之心,那么这一个祥瑞一出,不管面上如何,三皇子这个人,同大位,那是绝对无缘了!
颜玦笑眯眯的眨了眨眼睛,看上去懵懂得像是这些事情,全部是他顺手为之,赶了巧了。
演!你就演!怎么着现在的总裁都还兼职影帝了么?
“这祥瑞含义太深,你不想沾染我也明白。但商人,不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买卖。你做这个,总归有别的好处。”
她是一心要做反派,大杀八方主动出击的;可颜玦不同,颜玦他只想自保,那是敌不来,我不去。他做这事儿,有违他的性子。
颜玦一听,收敛了笑意,“木樨族人何其无辜,我不过是瞧不得,真正的凶手,因为是皇帝的儿子,便逍遥法外罢了。”
陈望书一愣,认真的点了点头,“没错。”
颜玦看了看她的脸色,笑了起来,“当然了,你说得对,我是商人,商人不做没有好处的事情。一会儿进宫,你便知晓,祥瑞的作用了。”
陈望书见他卖关子,十分配合的做出了期待的样子。
说真的,她当真没有想着,颜玦整这一出,把功劳都给了那个白胖子,自己个不升官发财,意欲何为?
想来是颜玦吩咐过了,陈钊驾着马车,径直的去了宫门。
虽然他们绕了个圈儿,但那祥瑞招摇过市的耽误了许多时间,几乎同他们是同一时刻到达。
陈望书同颜玦下了马车,混在了护送祥瑞的队伍当中。
颜玦进宫,同回家差不离,这宫门的守卫,哪个都同他相熟,竟是也没有一个人阻拦,“衙内也瞧见那祥瑞了,官家听闻,高兴着呢!”
颜玦嘿嘿的笑了笑,“可不,我今早儿听说,巴巴的跑去瞧。就那胖子的地,同我隔不了多远。倒是让他讨了好了!没福气没福气!”
一个明显领头的守卫挤眉弄眼的笑了笑,“衙内投了金胎,还娶了县主,那福气,旁人可比不得。只不过这胖子,怕不是要一步登天了。这祥瑞,上一回出现,怕不是十年前,我爹当差的那会儿了。”
“昨儿个高将军出了事,官家大怒,这宫中人人自危,有了这祥瑞,方才露了笑脸。我们兄弟几个,也算是刀口走了一遭,小命保住了。”
“现在想来,这就是大福气啊!”
颜玦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可不是!为了庆祝哥几个死里逃生,改日里请你们喝酒去!先说好了,那花街柳巷我可不敢去了,我可是有娘子的人了。”
那守卫统领哈哈的笑了起来,压低了声音,“官家要给诸位皇子分封差事呢,衙内不如也……乘这东风赶趟了。”
颜玦给了他一个感激的眼神,又拍了他几下,方才领着陈望书追着那祥瑞而去。
陈望书好奇的看了那守卫一眼,颜玦的酒肉朋友,看上去还有几个派得上用场的。
颜玦像是瞧出了陈望书心中所想,压低了声音,凑近了说道,“娘子,那是左将军的儿子左岭。左将军是我阿爹手下的将领,如今也在边关呢。”
陈望书恍然大悟。
大殿中已经挤满了人,官家穿着一身龙袍,看上去格外的精神抖擞。
他透过人群,一眼就瞧见了颜玦,欣喜的唤道,“玦儿,我听说这祥瑞,是你找到的?”
第一二九章 文昌星
颜玦淡定地摇了摇头,“怕不是消息有误,是董员外的庄子上出了祥瑞。玦去瞧的时候,司天监的宋提点已经在那儿了。”
不光是官家,周遭的大臣们,都好奇的打量起了颜玦。
若换了从前,这颜衙内要不是早往自己个身上揽功劳,这宫里的母鸡今儿个生了个蛋,那都是我颜小哥渣光普照的功劳啊!
要不就是哼哼唧唧的马屁吹上了,若是玦发现的,那定是要圈地十里筑金台,拿了那玉铲子,让官家亲眼见证祥瑞的诞生啊!
颜玦还没有说话,他们脑海中仿佛就已经有声音了。
就是那种三分轻佻,五分狂拽,带着百分百的炫耀,只有二代方才有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调调。
可如今,颜家的那个纨绔,站在那里。竟然像个正常人了!
颜小衙内啊,你还能回到从前不?你一本正经的模样,怪吓人的!
总觉得像是要憋个大招,然后直接将满朝文武全整趴下一样。
官家瞧着颜玦,心情颇为复杂,那种惹众怒的事情,颜玦小时候不是没有做过。那会儿他住在宫中,早朝的官员们,会在宫中享用一顿朝食。
虽然克俭,远远比不上他们在衙署吃的丰盛,但那是无限的荣光。
可如今,这朝食已经许多年都没人再提了,就因为颜玦那厮,当年在粥桶里不知道放了啥玩意儿,害得满朝文武整整三日抱病不朝。
如此这般,官家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把这本就作天作地的人,惯得更是无法无天。
好在苍天有眼,这孩子长大了是个贪花好色的,他一心去霍霍那些歌舞伎还有蛐蛐雀儿,连朝堂的大门往哪里开的,都给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但当年因为颜玦留下的阴影,还叫人身后一紧,两腿发软。
“原来如此!啊!这是龙!哪位是董员外,你来同朕说说话儿。”
说话间那祥瑞已经被人抬了上来,绿油油的龙上披着大红的绸缎,看上去就像是媒婆穿的新衣衫,扎眼得很!
先前还蹦跶得欢快的白胖子,此时瑟瑟发抖,出了一声的汗,他张了张嘴,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便两眼一翻,激动得晕了过去。
官家有些发窘,朝堂上的众人面面相觑,太后瞧这场景,噗呲一声笑了出声,“倒是个胆小的。若是哀家没有瞧错的话,这是个老槐树根儿,生得活像了一条龙!这根上头,竟是生出了绿叶来。”
太后将这祥瑞拍了板,众人顿时松快了起来。
护送祥瑞前来的宋提点,松了口气,笑着回道,“太后火眼金睛,这乃是一根数百年的老槐树。去岁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地,突然就枯死了。今日董家庄子上翻地,却是发现,这老槐树生成了龙形,还枯木逢春,这乃是复兴的吉兆啊。”
“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