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工部也在墨家村就崛起之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但是工部何尝不想将这些好处独揽其中。
“墨家乃是先秦显学之一,墨家沉寂千年拥有一些秘技实属正常,只要是一心为朝廷,工部自然乐见其成。”段纶心口不一道。
“尚书大人,墨家的精神,下官也是佩服至极,但是区区一个的墨家村又能够代表整个墨家么?”将作少监愤然说道。
段纶不解,不由得问道:“何出此言。”
将作少监脸色浮现一丝诡异的笑容道:“大人有所不知,先秦时期,墨家一分为三,分别分为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其中相里氏入秦帮助秦朝统一天下,邓陵氏入楚,楚国灭亡之后,楚墨损失惨重,相夫氏入齐,最为式微,后来随着儒家崛起,而墨家村只不过是当年相里氏的一脉而已。”
段纶惊声道:“你是说还有其他两脉墨家存留。”
“相夫氏一脉是否还有存留,下官不知,但是下官可是知道在南方楚墨一脉可是还有后人存在,而且工艺高超,在当地那也是一绝,更重要的是,邓陵氏一脉的墨家愿意为工部效力。”将作少监低声说道。
“当真!”段纶豁然一惊。
若能够得到墨家其他一脉的支持,工部定然能够不再受制于墨家村。
将作少监点了点头道:“大人放心,此人下官早已经派人去请,算算时间,此人现在应该已经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南城门外。
人来人往,车马川流不息,商旅不绝。
如今的城南官道因为砖路的修通,早已经成为长安城百姓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
哪怕是普通百姓人家,也都想前来体验一下,在砖路上驰骋的感觉,朱雀大街虽然也是砖路,但是那是帝都,哪里能够让人放马奔腾,城南官道却能任人驰骋。
“不得不说,墨家子虽然败家,但是确实败在了地方,青砖铺路,又岂是我等能够想得出来的。”
“墨家墨技独步天下,听说墨家子献出红砖秘技,日后长安城周围的砖块的价格下降一半,日后我等建房,岂不是少了一半的费用。”路人一脸欣喜道。
“这算什么?听说墨家子铺成城南砖路以后,皇上和百官都来了,当下拍板决定修建长安城到洛阳的官道,日后还要联通大唐十道,朝廷要花的钱又何止亿万钱,要比青砖铺路又省下来多少钱财。”一个消息灵通的闲汉傲然道。
墨家子作为长安城的骄傲,每做出一件事情,都让长安城百姓有荣誉共。
“不得不说,墨家子虽然年幼,但是墨家有此巨子,必然注定大兴。”
众人纷纷点头一脸赞同。
“墨家巨子?”
众人身旁默默站着一个一身黑衣服装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听到此话,不由得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墨家复兴的重任,又岂能任由一个少年胡闹,没有我相夫氏一脉的承认,墨家子又如何担当得起墨家巨子的称谓。”
黑衣男子穆然抬头,露出一双坚定的眼睛,昂然踏入长安城。
进入长安城后,黑衣男子仔细打听一番,这才登上四轮公交,一路通行无阻很快到达将作监外。
“闲杂人等速速离去,此乃工部将作监,乃是朝廷机密之地,要是胆敢无故逗留,定然将尔等关进衙门,要是吃了牢饭,可别怪得了谁!”两个将作监门吏看黑衣男子一身便服,警告道。
黑衣男子闻言,郑重的行一古老的礼节,傲然道:
“还请二位通报一下,邓陵氏之墨杨思齐应邀而来。”
第三百四十二章 相互利用
“邓陵氏之墨。”
“墨家?”
将作监门吏听到杨思齐所言,不由得睁大眼睛道。
“不错,在下正是墨家子弟。”杨思齐傲然道。
得益于墨家村不懈的努力宣传,墨家的形象在长安城极为良好,门吏虽然不知道邓陵氏之墨和墨家有何区别,但是依旧不敢怠慢,立即前去禀报。
“墨家高才在此,本官未能远迎,还请赎罪。”
不一会,将作少监欣喜若狂的迎了出来。
“岂敢,岂敢,能够得到少监大人相召,杨某荣幸至极!”杨思齐虽然狂傲,但是毕竟是一介白身,面对将作少监却是谦逊的很。
“杨兄这边请,尚书大人早就等急了。”将作少监寒暄几句,迫不及待地说道。
工部大堂。
将作少监领导杨思齐来到了工部尚书段纶的面前,道:“大人,此人正是墨家三脉之一,邓陵氏之墨的后人。”
杨思齐知道决定自己的命运正是眼前的段纶,当下毫不犹豫的拜倒在地道:“邓陵氏之墨第三十代传人杨思齐参见尚书大人。”
“邓陵氏之墨!”
段纶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异彩,连忙托起杨思齐道:“快快请起,墨家墨工乃是天下闻名,工部亦是天下工匠之圣地,工部能够得到墨家邓陵氏一脉的支持,实乃天下百姓的福音呀!”
杨思齐恭敬道:“报效朝廷,乃是草民毕生的心愿。”
看到杨思齐恭敬的态度,段纶和将作少监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墨家子技艺高超又如何,又不能为工部所用,他们需要的正是像杨思齐这样极其高超,甘愿为工部驱使之人。
将作少监心中一动说道:“杨兄所言自己乃是墨家邓陵氏一脉的三十代传人,不知墨家子乃是几代传人。”
杨思齐傲然道:“依在下估算,墨家子应该是相里氏三十一代传人,按照辈分,墨家子称在下为师叔并不为过。”
将作少监心中一喜,没有想到杨思齐辈分上既然能够压墨顿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