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
“父亲!”
颜氏和颜承运行礼道,颜氏家训中,夫妻和父子,依旧要遵守礼节。
颜师古点了点头,道:“此乃今日百家之议的内容,你先整理一下,顺便学习各个前辈的智慧。”
“百家之议?”颜承运眼睛一亮,追问道:“墨家子也在其中?”
墨家子现在简直是长安城所有少年的偶像,哪怕是颜承运也不例外。
“碳毒,烟囱,暖气……”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颜承运拿起父亲的速记笔录,眼睛越来越亮,百家思想的碰撞,还有墨顿经典的诗词哪一个都让他如痴如醉。
“还有,这是长生道人的染发秘技,等你整理完了,就将头发染黑吧!”颜师古将一瓶药膏放在桌上,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书房。
很快,书房中,传来颜承运和颜氏惊喜的尖叫声,严格的家教在这一刻,也统统被被抛入脑后。
颜承运毕竟是一个少年,整天顶着花白的头发,受尽了别人的指指点点和同龄人的冷嘲热讽,有了染发秘技,之前这些将再也不会发生。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输炉
随着百家之议结束,炭毒的由来犹如飞一般在长安城传播。
这个时候,大唐强大的统治力立刻尽显无疑,随着官吏一层层的传达,长安城所有坊市的坊正,挨家挨户的一个个告知炭毒危害和防治的方法。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唐,相信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炭毒的由来和防治定然会被传到千家万户。
“炭毒竟然如此来的?”
长安城的百姓了解炭毒的由来,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冬季烧炭取暖由来已久,很多人为了节省木炭,或者是不想夜间起床冒着严寒加炭,大都采用灰覆盖的方法或者堵住通风口以延长炭火燃烧的速度。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在这个时候,炭毒就已经产生了,而且无色无味,让人防不胜防。
“幸亏我们命大!”不少人顿时暗自侥幸,照这么说来,他们估计不知道有多少次在鬼门关走过。
“以后再也不那样烧炭了,冻点没什么?要是小命丢了,那就亏大了。”
“可是冬夜如此寒冷,不烧炭,我等又如何渡过漫漫长夜!”
“那也没有办法,只能半夜起来加炭了。”众人无奈道。
冬夜不烧炭是不可能的,要是开窗,那几乎没有什么取暖的效果,而且很不安全,不得已,那就只好任由炭火燃烧,等待快燃烧完时,再半夜起来加炭。
如此一来,长安城木炭的消耗急剧增多,木材,木炭价格再次大涨。
一夜苦寒过去,天刚刚放亮,整个长安城犹如苏醒起来,延康坊的一间普通的民宅中,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准备出去做工维持一天的生计。
看到早已经冰冷的炭盆,青年得心疼的摇了摇头,哪怕是半夜加了一次炭火,依旧支持不了一整夜。
“好在不会有炭毒,平安就好!”青年心疼之余,也只有用此来安慰自己。
青年打开房门,走出院落,突然发现原本平常都是早早起床做饭的母亲竟然还在房门紧闭。顿时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母亲!”
青年大喊,连连敲门。
只听里面微微传来母亲虚弱的回应声,青年连忙喊来左邻右舍,将房门撞开。
果然屋中摆着一盆还未熄灭的蒙上草木灰的炭火,左邻右舍连忙将老妇抬了出来,只见老妇脸色殷红,还好没有失去意识,众人连忙按照坊正宣传的炭毒急救之法,将老妇抬到空旷之地,同时保持呼吸通畅,更有热心人从家中送来糖茶水让老妇饮用。
“坊正不是已经通知过了,草木灰掩盖炭火极易中毒,柳氏为何还如此做。”邻居不解道。
“还不是见烧炭过于费钱,再加上心存侥幸罢了!”一个街坊了解柳氏的为人,不由叹息道,直接烧炭实在是太过费钱,别说是节俭一生的柳氏,就连他们也都心疼不已。
“赶紧通知墨医院吧!”有人邻居建议道。
预警铃声响起,很快墨医院的急救马车赶到,华老率先走下马车,立即为柳氏检查。
“竟然是华神医!”
有人去过墨医院,见到过华元,见到竟然是华神医亲自前来,满脸惊讶道。
墨医院要继续研究炭毒如何医治,炭毒最容易发生的时间就是早晨,华元就专门值班早晨,一旦出现有地方按下急救报警系统,华元就随着车队出发,果然不出所料,这又是一起炭毒事件。
“华神医,求你救救我的母亲?”柳姓青年连忙哀求道。
华元仔细检查一番,这才松了一口气道:“还好发现的及时,再加上你家的房屋密封不好,你的母亲并无大碍。”
柳姓青年闻言大喜,连连对华老鞠躬道谢。
“不过,炭毒之后,至少几天才能确保痊愈,还请老妇人到墨医院住几天,不过你放心,只要是身中炭毒的患者,墨医院全部免费。”华元道。
治疗炭毒免费,这是华元为了早日找到治疗炭毒方法,制定的一个措施。
“多谢华神医!”柳姓青年连忙感激道。
“华神医果然慈悲心肠。”众人纷纷点头道。墨医院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之前推出治疗骨伤免费,而如今又有治疗炭毒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