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41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时之间,长安城众人都在期待墨家子再创奇迹,拿下四科一甲。
下午考试,国子学岁考如期进行。
国子学博士缓步走入丙舍,看到端坐的墨顿,眼神中顿时闪过一丝意味难明的神采。
他的确是酷爱诗词,也知道墨家子的诗词乃是一绝,所以今日他特意选了一个特殊的题材。
“此次岁考结束,有一部分学子即将离开国子监,但诸位莫要忘记曾经在国子监的教诲,今日尔等就以师恩为题目写一首诗篇。”
“师恩!”
众人不由霍然抬头,看向墨顿。
国子学博士此题可谓极为精明,直接要求国子监学子以师恩为题写诗,避免了重走四门学博士的老路。
又能提醒墨家子莫要忘记国子监的教诲,如果墨家子特立独行,公然否定国子监的教诲,定会被万人耻笑。
众人顿时苦思冥想,师恩这个题材可谓是极为广泛,但是醉死难写。
“师恩!”
墨顿提笔踌躇,其实他对国子监并没有恶感,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矛盾重重,直到后来墨家没落儒墨矛盾这才掩盖下去。
在国子监中的一年求学生涯中,墨顿和国子监虽然矛盾重重,但是也不能否认国子监这一段时间对其悉心教导。
墨顿也很珍惜他这一段时间的求学生涯,让他在大唐有了一段缓冲时期。真正的通入这个时代当中。
墨顿想了很多,想到了前世教导自己的老师,又想到今生的李夫子,还有不耻相师,主动变革的沈鸿才都让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墨顿深吸一口气,在后世几乎没有流传多少感谢师恩的诗篇,不过有一首则极为贴切,那就是郑板桥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墨顿一口气写完,满意的点了点头,以新竹比喻学子,老干比喻夫子,将夫子对学子的扶持和帮助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诗篇一出,定然极为契合题意。
墨顿抬起头想要交卷,但是看抬头看了看太学博士,不禁摇头道:“要是不出意外,此诗定然能够过关,但是要想稳妥那就差一点了。”
墨顿沉住气,仔细回想后世关于师恩的诗篇,突然眼睛一亮,后世之中,还有一首诗,虽然不是描写师恩,但是却将被后人广泛应用于表达的师恩。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墨顿满意的放下手中的钢笔。
前世龚自珍将自己比喻落红,传达自己的报国之心,而此刻墨顿将其移花接木,直接将老师比喻落红,就是落入泥土还在哺育花朵,将师恩淋漓尽致的表达。
墨顿写完两首,突然想到自己刚入国子监的可是以两首半的诗词打入国子监。现在已经有了两首,自己何不来个有始有终。
其实有一篇诗,被后世封为乃是被誉为师恩的最佳诗句,然而其动机确实诗人写给自己的爱慕之人。墨顿若是直接写出来,难免破坏意境。
要是将其单独写出,和前两首串联一块,那就极为契合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此,世间少了一篇朦胧的爱情诗,多了一个歌颂师恩的诗句,在墨顿看来,此七言律诗哪怕只有半阙,却胜过全篇。
第三百七十八章 师恩三篇
钟声响起!国子学岁考结束。
不少学子顿时松了一口气,忐忑不安的将手中的考卷交上,师恩的考题看似普通,但是却极难写出经典来。
当然也有不少的学子自信满满,自我感觉良好,不由得面露得意的神色,墨顿刚一走出丙舍,就看到一群人围着韦思安正在相互吹捧。
“以小弟看,韦兄此诗句句之中,师恩如山,情深似海。定当一甲在望!”一个学子看着韦思安重写的诗篇,一脸惊叹的吹捧道。
韦思安面露得意之容,道:“师恩难忘!学生也是有感而发,至于排名并非在下所看重,唯有尽力而为,写出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不负夫子多年的教导。”
“韦兄真是才德兼备,当为我等学子典范。”众人纷纷吹捧道。
“墨兄!墨兄素来乃是诗词好手,不知可否将大作让我等一观。”韦思安正在受到众人的吹捧,突然看到一旁经过的墨顿,不由得眼睛一亮,轻佻地说道。
在他看来墨顿乃是一个墨家子弟,而国子学博士乃是儒家夫子,墨顿又能够写出什么感谢师恩的诗篇来?
如果墨顿写得好,恐怕也有阿谀奉承的嫌疑。
墨顿还未说话,一旁的秦怀玉顿时冷哼一声道:“不知道是谁给你的勇气,胆敢和墨顿比诗词。”
他现在对墨顿可是绝对的信心,论诗词,墨顿从来没有输过,在他看来哪怕是此诗篇就是难写,对墨顿来说那也是小菜一碟。
“韦兄乃是我国子监的才子,并不比墨家子差哪?”韦思安身边一个跟班傲然道。
“不若我等对赌一下,看看你和墨顿的诗词到底谁的排名高,老子压一千两,赌墨顿胜。”程处默突然兴奋道。
当初墨顿刚入国子监的时候,他可是利用墨顿的狠狠的赚上了一笔,这才拥有了墨家美食城三成的份子,从此财大气粗。
这一次国子监年末岁考,他们也都亲自要考试,再加上手中并不缺钱,自然不想在冒着被处罚的风险去设赌局。
可是见到韦思安自己主动前来挑衅,程处默忍不住想再一偿夙愿。
“我也压两千两!”尉迟宝林人狠话不多,直接将墨顿给他美食城的年末分红压了出去。
“我也是压两千两!”秦怀玉也是一咬牙说道。
“五千两了!”围观的学子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