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51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墨顿笑道:“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墨家村对这些的植物的种子已经收集完成,墨家村自己培育,所费不多,所用无非是一些人力时间而已,墨家村准备用数年的时间来完成此事,到时,定不会让诸位失望。”
众人颔首,对于墨顿的话,他们自然深信不疑,再难的事情墨顿也做过了,更别说是这些只是种一些花花草草的,自然不在话下。
“接下来是第三件墨技,在下认为其并不逊色于人工孵化技术。”墨顿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并没有过多解释,等到日后墨家村真正建成以后,让众人眼见为实才是正途。
“堪比人工孵化技术!”众人豁然一惊,顿时凝神。
只见墨顿手中端起一个盆栽,展现在众人面前,与此同时,不少墨家子弟同样手持盆栽出现在看台中央,以供众人观看。
“还是植物?”众人不由一愣。
墨顿点头道:“不错,此乃一棵树苗,而且是一颗柿子树苗。”
“众所周知,柿子不宜栽种,一旦移植不易存活,而且很多种柿子大多苦涩难吃。”众人点了点头,柿子树很难栽种,而且大多是野柿子果小核大,而且苦涩难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良种极少。
“只有少部分良种才可以食用,做成果脯,此乃难得的美味,例如三原的鸡心柿,那可是一等一的美味,每到丰收之际,长安城可是全城抢购。”
众人顿时会心一笑,在长安城谁没有听说过三原鸡心柿,尤其是鸡心柿做成的果脯,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在这个保鲜技术十分低下的年代,柿饼做成的果脯的确是少有的美食,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普通人根本享受不到。
“而在下手中的柿子树苗却极为独特,其根部乃是普通常见的野柿子树,而它的枝丫却是三原的鸡心柿枝丫。”墨顿的语调不高,但是却犹如惊雷一般,震惊全场。
“这不可能!”李世民惊呼道。
一棵树苗怎么会有两种树,此乃荒谬至极。
不但李世民不相信,满场众人也不敢相信,此乃开天辟地从未有的事情。
“此乃墨家的最新墨技,嫁接技术!”墨顿解释道。
“嫁接?”众人听到这个词,都不由的古怪的看了墨顿一眼。
“众所众知,墨某最近对婚嫁颇有研究!”墨顿略微尴尬地说道。
“哈哈哈!”
顿时全场哄笑,对于墨顿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满城皆知,而李世民顿时脸色一黑,脸色不善的看着场中一脸羞涩的墨顿,牙齿不由的咬紧。
“有一次,在下突发奇想,野柿子树果小而多,良种柿子树果子大却少,假如将良种柿子树的枝丫,移植到野柿子树的树干上,犹如女人嫁过来一样,这样一来,即能让这颗毫无用途的野柿子树,变成一颗良种柿子树,又能让良种柿子结的果子又大又多。”墨顿高声道。
“此法可行么?”众人顿时半信半疑道。
一个果商起身质疑道:“可是果树枝丫一旦被截下来就会枯死,如何能够长到野柿子树上。”
“那就要用到医家的自愈之学,我等一旦被割一道口子,很快都会愈合,然而树也是如此,我等可以在野柿子树的树干上,割一道口子,然而再将鸡心柿树的枝丫削尖,将两个伤面绑在一块,树木自愈自然长在一块,此乃嫁接技术的核心。”墨顿并没有藏私,毫无保留的将其公开。
“医家自愈之学?”众人顿时恍然。
“听说在墨医院,哪怕是开膛破肚,只要缝在一起,也能活命,更别是割一道口子了。”
“如此说来,嫁接技术的确可行!”
“没有想到竟然如此简单!”
“简单,依我看此乃巧夺天工呀!若不是墨家子兼修百家学说,天下有哪个大夫去种果子。”
……
全场顿时议论纷纷,很显然墨顿的果树嫁接理论很快的被众人接受,此事的原理极为简单,很显然这是一条可行之路。
“嫁接?”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个盆栽上已经愈合的衔接处,脸色稍缓。
墨顿对此早有准备,提前在李世民的包厢中准备了嫁接好柿子树苗,此刻的鸡心柿树苗已经开始返青,很显然已经是嫁接成功了。
“墨侯大才,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可有口福了?”庞德感叹道。
李世民缓缓点头,一直以来困扰百姓的乃是良品柿子树极难移植,而且数量稀少,相反野柿子树却遍地都是。
嫁接技术一出现,一棵树的枝丫很多,只要有一颗良种柿子树,假以时日定然将众多的野柿子树全部改良为良品柿子,如此果脯的产量定然会暴增,此项技术,可以说其价值不可估计。
然而墨顿并没有结束,而是接着道:“除此之外,我等还可以将梨接于杜梨、秋子梨;核桃接于核桃楸,西瓜接于冬瓜,依在下推断,只要是同一品种的瓜、果,都可以嫁接成功。”
一时之间,全场的呼吸顿时沉重起来。
墨家子果然没有夸大其词,嫁接技术的确是不亚于人工孵化技术,一个是针对禽类,一个是针对瓜果,都能大规模的繁育。
“墨家果然还是那个墨家,身系天下百姓。”
众人无不感叹道,嫁接墨技一出,天下无数百姓定然可以为之受益,此乃一贯的墨家作风。
第四百七十五章 力学
“有用之学!”
众人心中不由的浮现一个词语,墨家子坚称让墨家有用论,倡导有用之学,早就被众人熟知。
此次墨技展不过才展示三个,就已经足以让整个大唐无数百姓为之受益,不是有用之学是什么?
不少儒生不由的眉头一皱,当年墨子曾经讽刺儒家为无用之学,而最后儒家越来越壮大,而墨家逐渐消亡,最后是儒家笑到了最后。
然而如今墨家子横空出世,带领墨家重新崛起,将有用之学发挥到极致,就连一众儒生也不得不承认,墨家的有用之学的确惊艳至极。
“也许有人会问,此乃农家之事,墨家为何如此热心,农家是农,墨家是工,农家的崛起、农民的富裕乃是墨家的存在保证。墨家发展墨技,让农民粮食打得多,能够养活更多人,墨家不产粮食,自然要依靠农家粮食,二来农民富裕,自然有钱买墨家的产品,墨农相互扶持,共同发展,此乃共赢也。”墨顿解释道。
众人恍然,墨家的共赢理论早就被人熟知,就像墨顿所说,墨农两家的确是共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