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57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拜见母后!”慕容顺躬身道。
光化公主看着慕容顺郑重地问道:“我让你说的话,你在众臣面前说了么?”
慕容顺点了点头,不解道:“启禀母后,孩儿已经原封不动的说了,只是母后为何要如此,你是知道父王的脾气,这样一来只能让他更加厌恶孩儿。”
光化公主看了看慕容顺到现在还不懂,不由略微失望道:“因为这些话根本就不是说给伏允听的,而是说给群臣听的。”
慕容顺顿时疑惑不解道:“还请母后指点。”
“中原既然能够打败吐谷浑一次,就能打败第二次,等到了吐谷浑大败之后,自然会有人众臣想起你今日的话。”光化公主冷然道。
慕容顺吓了一跳道:“母后你的意思……”
作为吐谷浑曾经的太子,慕容顺并非没有争夺那个位置的想法,只是因为出身的问题,他在吐谷浑根本没有任何根基,就是有心也无力,而此刻光化公主一番话竟然让他重新蠢蠢欲动起来。
光化公主冷然看了慕容顺一眼道:“就算是大唐最后击败了吐谷浑,那也需要在吐谷浑扶持一个新王,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也是你唯一一次机会,你可以什么都不做,那所有的一切都和你无缘了。”
慕容顺心中一震,顿时这十几年的憋屈顿时涌上心头,当下猛抬血红的双眼道:“多谢母后,孩儿知道如何去做了。”
光化公主凝重的看着慕容顺道:“记住,你只有一次机会。”
这一次,她并非是为了帮助大唐,相反她对杨广将他推入火坑也是怨念颇深,如此这么做乃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身为皇室之人,他们天生对这些多嫡之事敏感,哪怕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们都能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之前他们没有丝毫的动作,是因为没有机会,而如今大唐西征吐谷浑光化公主敏锐的察觉到慕容顺的机会来了。
慕容顺狠狠的点头,掀开帐篷离去。
与此同时,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同样在悄不声息的进行。
党项部落乃是西羌人的一支,乃是陇左之地,除了吐谷浑最大的部落,统领则周围一众小部落。
在党项部落中一个巨大的帐篷中,拓跋赤辞一脸凝重,在他的四周,党项各部头领纷纷聚集。
“诸位都商议一番吧!此次吐谷浑和大唐大战,我党项各部到底如何自处。”拓跋赤辞道。
其他各部头领不由脸色一变,两个庞然大物打架,他们一群小部落夹在中间那可是难受的很呀!
“以我忽勒部的意思是,此乃伏允自寻死路,他和杨广有仇,如今杨广已经死了,他还非要挑衅大唐,能有今天又怪得了谁。”忽勒部的头领摇头道。
忽勒部此言一出,顿时得到了不少头领的赞同,如今大唐势大,如此强大的突厥都败在了大唐的手中,吐谷浑虽然强大,要说比突厥还差得远,他之前跟着突厥占些便宜也就算了,没有想到突厥都灭了,伏允还不收敛。
“就是,伏允找死可别拉着我们,依我看,如今草势正好,不若我的各部立即赶着牛羊启程远牧,等他们打完了,我等再回来,说不定还能换个好一点的草场呢。”另一个头领也是附和道。
“此言差矣,如今黄金号角已经吹响,当年我党项和吐谷浑有约定,一旦吹响黄金号角,党项各部需要守望相助,我党项各部自然不能食言。”拓跋赤辞摇头道。
忽勒部头领看着拓跋赤辞冷笑道:“我可是听说,你那亲家可是给你送上了一份稀世珍宝呀!怪不得你如此不遗余力相助。”
拓跋赤辞猛然脸色一冷道:“就是最珍贵的宝物,又岂能比得上我族男儿的性命,大唐明为吐谷浑,实则箭指西域,诸位是想再次回到当年受人指使的时代么?”
一众头领顿时心中一沉,杨广在吐谷浑设立四郡,那可是西域各部最为昏暗的时代。
“那也比身死族灭强,你拓跋部落强大能够自保,我等小部落,一旦大唐报复,恐怕只能任人宰割。”忽勒部头领脸色悲戚道。
“这么说,你们忽勒部是想相助大唐了。”拓跋赤辞看向忽勒部头领厉声道。
忽勒头领摇摇头说道:“此次来得可是大唐李靖,我族已经接到了李靖的请柬,七日后共赏吐谷浑三堡,如果唐军真的能够兵甲锋利,势不可挡,那我等也别无选择。”
拓跋赤辞冷然道:“吐谷浑不一定输,八百里瀚海唐军可是飞不过去的,你就不怕伏允秋后算账么。”
作为草原各部,他们自然知道吐谷浑的打算,哪怕是打败了,也可以继续远遁,这样的招数,伏允已经用过一次了。
忽勒头领顿时悲声道:“我当然怕,无论大唐和吐谷浑谁获胜,我党项各部都落不了好,为了党项的存续,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两边下注,无论谁输谁赢,我党项各部依旧能够存续下去。”
顿时所有头领顿时脸色一悲,这就是小部落的悲哀!他们虽然不懂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但是两边下注的土方法,乃是党项各部赖以存续到今日的原因。
所有的头领都已经离去,拓跋赤辞坐在空空如也的帐篷之中,愤然的将拳头锤在身边的榻上,恨声道:“总有一天,我党项各部定然傲立于世,不会再任人欺压。”
第五百二十八章 新式军粮
“祭酒大人,这是苏将军分给我火器监的军粮。”薛仁贵拉着一大马车物资走进火器监的营房,向墨顿禀报道。
大军出征,必备干粮,而且是二十万大军的干粮,要让苏定方准备二十万人的干粮,恐怕怎么也顾不过来,只能将军粮分给各军之中,让他们自己准备出征的干粮。
“军粮!”墨顿不由得好奇的凑了过来,他第一次从军打仗,还真没有吃过军粮,在出征的这些时日,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沿途的早已经有民夫准备好了食物,早就对大唐的军粮好奇不已。
薛仁贵从马车上拉下来一个麻袋打开,放到墨顿面前,露出里面黄澄澄的一片道:“此乃行军打仗必备之物,粟米。”
“粟米!”
墨顿顿时眉头一皱,对于粟米他自然不陌生,当年墨家村穷困的时候,这个就是整天吃粟米饭保命,这个粟米给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不顶饱,平常食用还行,这可是行军打仗呀!
薛仁贵解释道:“启禀将军,自古以来,行军打仗的军粮都是粟米饭,粟米饭虽然不管饱,但是人马都可以食用,十分的便利。”
墨顿这才恍然,可是理解归理解,对于战马来说,粟米乃是难得的精饲料,但是对于人来说,就有点不够用了。
墨顿灵机一动,想起一种后世常见的军粮,伸手一招将薛仁贵招来道:“你去找苏将军,将这些粟米留下三成作为战马的食用,其他的七成粟米全部换成面粉来。”
“面粉!”薛仁贵顿时不解道,“面粉虽好,可是根本不易保存,根本制不成干粮!”
在这个时代,面粉主要的作用就是制作馒头和面条,容易受潮根本没有办法长期保存。
墨顿神秘一笑道:“你放心,本祭酒只有妙计。”
薛仁贵半信半疑的离去,他却不知道,要是秦怀玉三人看到墨顿这个笑容定然知道墨顿又有绝妙主意,早就兴冲冲的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