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赤辞一脸灰败的下令道。如果投降或许还能够保存拓跋部落的将士,但是要是死战到底的话,恐怕今日拓跋部落将会全军覆没。
当拓跋赤辞被带到李靖面前之时,战场之上却依旧并没有停息。
“我不投降,决不投降,我党项部落乃是草原上的雄鹰,又岂能会跪在汉人的脚下,拓跋赤辞,你乃是党项的耻辱。”乌兰头领悲愤怒吼道。
“杀!”
大批的乌兰部落的骑兵,以及不少悍勇的拓跋部落的骑兵悍不畏死的朝唐军冲锋。
“轰轰轰!”
大量手榴弹的爆炸之声响起,拓跋赤辞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过了良久,战场之上的厮杀声这才慢慢的停息,整个战场之上,一片死寂,乌兰部落全军覆没,拓跋部落损失惨重。
“罪人拓跋赤辞叩见李将军!”拓跋赤辞披头散发,一副灰败的样子,再也不复往日号令整个党项的风采。
“拓跋赤辞,你可知罪!”李靖面无表情的看着拓跋赤辞道。
要是在今天之前,拓跋赤辞定然会慷慨陈词,历数大唐失信再先,然而此刻拓跋赤辞却任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话来,只能默默的垂下头颅。
“罪人知罪,罪人愿意以死恕罪,还请将军宽宏大量,逃过拓跋部落。”拓跋赤辞谦卑地请求道。
既然唐军没有直接杀死拓跋部落的骑兵,那就代表拓跋部落还有希望,拓跋部落心中不禁升起一阵阵希冀,哪怕他用自己的性命来换拓跋部落的存在他也是愿意的。
就在拓跋赤辞闭目等死的时候,李靖突然摇头失笑道:“看来拓跋头领还是不知犯了何罪?此事乃是我大唐有错在先,本官又岂会对拓跋部落滥杀无辜。”
拓跋赤辞的眼睛顿时睁开,不敢相信的看着李靖,他没有听错吧,李靖竟然直接承认大唐有错在先。
“我X!”拓跋赤辞想要骂人,既然你知道大唐有错在先,怎么还举大军攻来。
但是表面上,拓跋赤辞却依旧诚惶诚恐道:“还请将军教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李道彦固然有错,那也不是尔等动武的借口,自有天可汗为拓跋部落主持公道,如今李道彦即将被押解回朝,这场迟到的审判,又岂能少得了你这个原告呢?”李靖厉声道。
拓跋赤辞乃是极为精明之人,瞬间明白了唐军的谋划,唐军这是既想要维护大唐的信誉,又要报赤水道三千将士的仇,所以唐军必须要攻破拓跋部落以震慑其他部落,又会保全拓跋部落以示朝廷的信誉。
拓跋赤辞甚至可以想象到自己的下场,这场审判,他一定会胜利,因为大唐的信誉不可能毁诺,然而他一生恐怕再难回到青塘之地,就如同颉利可汗一般,在长安城当一个玩偶。
他明白李靖这是在立规矩,一旦出现冲突,那就需要天可汗主持公道,谁要是胆敢再私自动武,拓跋部落就是下场。
“拓跋明白!”拓跋赤辞将头深深的埋在土中,一方是自己的荣辱,一方是自己部落的存续,拓跋赤辞并不难做出选择。
众将也是一阵唏嘘,当初大军前来乃是将伏允带回去,顶替颉利可汗的位置,然而谁知道阴差阳错,伏允死了,却给朝廷带回了拓跋赤辞,就是不知道拓跋赤辞的胡旋舞怎么样?
“来人,收拢战场,将拓跋乌兰两部落的武器全部收缴。”李靖大声道。
“是!”
立即大量士兵上前,收缴死伤投降的拓跋乌兰两部落的武器。
当看到一个个堆积如山的铁甲,钢刀堆积如山的时候,李靖的脸色不禁阴沉如水,唐军众将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本来就诧异拓跋乌兰只不过是两个部落而已,却能够唐军最精锐大军的进攻,当他们看到这么多盔甲之后,这才恍然。
“启禀将军,拓跋赤辞已经交代,这些铁甲和武器大半来自其他党项各部的馈赠!”程咬金来到李靖面前,禀报道。
众将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若是党项各部都是如此水平,那大唐军方恐怕都要坐立不安了。
墨顿摇摇头说道:“其他部落支援拓跋部落,又岂会将所有的铁甲武器都拿出来,顶多三成就不错了,照此推算的话,留在各部落的铁甲和武器如此之多。”
李靖脸色一沉道:“这么说来,党项各部还有一战之力。”
拓跋赤辞为何会有如此底气反抗大唐,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党项各部的兵强马壮,而且青塘之地地靠大唐,得到铁器的机会较多,才让党项部落积攒了如此多的铁甲,实力暴增。
此时有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在此,又有一众名将再次才将拓跋乌兰两部落击败,如果大军离去,党项各部拥兵自重,恐怕不利于对大唐对青海之地的掌控呀!
第五百七十四章 党项震恐
侯君集沉声道:“我等战事已经结束,不经陛下允许就擅自和拓跋部落开战,本已经是越界,如今实在是不宜节外生枝,不若暂且退去,上报朝廷之后再做打算。”
不少将领纷纷点头,此刻他们只要回长安城,那定然是大功一件,又何必节外生枝呢?而且第一次还有为三千将士的报仇的理由、情有可原,然而要是连续两次不禁朝廷的批准就主动开战,恐怕将会触及朝廷的底线。
程咬金摇头反驳道:“在民间私藏兵甲那可是谋反之罪,如今青海之地已经即将纳入我大唐管辖,有如此多的铁甲藏在此地,我等视而不见,岂不是大大的失职。”
在大唐,普通府兵需要自备武器,那也只是刀剑弓箭而已,而盔甲以及一些重武器也都是军中同时方法,私藏盔甲那可是大罪。
不少将领纷纷点头,有如此多的铁甲在青塘之地,这可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并不符合军方的利益。
墨顿见众将又陷入了两难之中,眼珠一动出声道:“青塘之地铁甲泛滥,此乃已经是事实,既然陷入了两难我等依旧可以用一个标准来判断。”
“国家利益!”众将异口同声道。
墨顿顿时尴尬一笑道:“不错,边关之地历来不平静,究其原因依旧是这些部落拥兵自重,不服管教,如果这些部落失去了最强的武力,恐怕边关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众将点了点头,单凭西北骑兵那薄薄的皮甲根本挡不住大唐锋利的刀锋,没有了铁甲防护,西北各族的骑兵根本不是大唐的对手。
“而且此事我等并非没有理由,这些部落公开支援乌兰拓跋部落兵甲对抗大唐,此事又岂能善罢甘休,如果大唐这一次不趁机将青塘之地的铁甲收缴,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如今吐谷浑各部的铁甲武器都已经被大军收缴,青塘之地如果铁甲泛滥,假以时日,未尝不会出现第二个吐谷浑。”墨顿郑重地说道。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后世党项崛起,可是把宋朝祸害的有多么惨!无数汉人死在党项铁鹞子之手。
“可是那些党项部落又岂能乖乖的将盔甲武器交出来?直接说没有,我等还能强要,如此一来,岂不是战火再起!”侯君集不善的看着墨顿,他发现到了边关之后,墨家子一改之前的读书人的形象,变得格外好斗,简直是根本不消停。
李靖也是一阵为难,他已经擅自开战一回,如果再和当地的部落开战打起来,那恐怕真的难以向朝廷交代了。
“这有何难?小子这里倒有一个好东西,此物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却对铁器却有天然的吸引力。”墨顿得意的拿出来一个椭圆形的东西,向众人示意一番崔侯,轻轻的靠近自己盔甲上,只听啪的一声,此物和盔甲粘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