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公主自然也对这个懂事的小女孩印象深刻,听到武媚娘造镜的事情,也是一阵感动。相比不幸的武媚娘,她已经幸运太多了。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武媚娘,连连感叹。
墨顿自然也察觉到众人的目光,朗声道:“银镜虽然比魔镜稍逊,不过亦比铜镜强上太多,而且我等师徒在造镜之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相信大家定然会大开眼界。”
随着墨顿的示意,四个墨家子弟纷纷将巨大的银镜倒转,全部都对准中间的武媚娘。
刹那之间,在两面镜子的不停映射之下,镜子中竟然出现一重又一重的武媚娘的身影,仿佛有无数个武媚娘置身于银镜之中。
“神乎其神。”
众人惊呼道。
“母亲,那是姐姐!”看台上,一个老妇抱着一个幼女看着中央的武媚娘,不由的露出一丝笑意。
今日乃是墨技展,武媚娘自然会给自己的母亲留一张票,如果她愿意,甚至准备一个包厢也并非不可能,不过武媚娘并没有如此做,而是给了一个准备了一个普通的座位而已。
“老爷,你若是在天之灵,也可以放心了。”杨氏忍不住仰天祈祷道。
武士彟病逝让杨氏周遭巨变,然而武媚娘拜入墨家,却给了她一个转机,大悲大喜之下,性格柔弱的杨氏忍不住流下眼泪。
直到武媚娘的身影离去,一面面银镜撤回,众人这才收起恋恋不舍的目光。
“墨家生产的银镜同样采用代理商,如果有意者可以和墨家许掌柜联系。”墨顿自然懂得众人的心思,朗声道。
顿时不少寻求商机的商户顿时坐不住了,银镜有如此效果,定然畅销大唐,要知道在这个时间,女子的钱是最好赚,无论在哪一个朝代。
随后,墨顿有连续介绍不少墨家新式工具,每一个都引起一阵阵惊呼,经过一年的发展,墨家虽然收到了重创,但是还是取得不小的成就。
当然这还不算墨顿自身的成就,他提倡的大唐丝绸体系那才是惊艳绝才。
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
“这就是墨祭酒,所说的墨家圣人之道,老夫可以说很是失望。”忽然又一个声音响起,顿时让场面一阵寂静。
“于志宁!”李世民眉头一皱,不过却并未说些什么,毕竟当初在朝堂之上,墨顿早就和其约好了。
“于御史?”
众人纷纷惊呼,不由连连感叹,墨顿开办一个墨技展并不容易,先是墨家相夫氏一脉砸场子,又是遇到了当朝御史刁难。
“这是怎么回事?”孔德胜皱眉问道。
孔颖达低声将于志宁和墨顿结缘的前因后果都一一道出。
“也算是儒家忠义之士。”孔德胜眼神一转道,于志宁充当儒家反对墨家的急先锋,可以说正和孔德胜之意。
“就是这个遭老头!坏得很,姐夫不过是给姐姐造个新房,他还从中破坏。”李治撇撇嘴道。
“就是!”晋阳公主连忙附和道,坚定的站在姐姐这一边。
长乐公主也是眉头一皱,对于志宁本能的不喜,她哪怕是脾气再好,听到有人在她的婚礼上捣乱又岂能不会生气。
“放心,墨顿既然在朝堂之上没有吃亏,此刻定然是显然有所准备。”李承乾安慰道。
长乐公主这才点了点头,不由得看向墨顿,只见墨顿扫了一眼于志宁,朗声道:“也好,墨家自从现身长安城之后,屡遭猜忌和误解,今日墨某将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诸位畅所欲言,也好以解心结。”
孔德胜脸色难堪,他知道墨顿这些话恐怕是对他们儒家所说的,屡次正对墨家的主力恐怕就是儒家。
“首先我等来聊一聊何谓墨技。所谓墨技就是专门破解隐藏在天地各种现象之间的道理,让其为我等所用,以人力改变天地,其道理和儒家荀子的人定胜天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秦时期,墨圣研究光学,恐怕当时世人也认为没有用处,然而时隔今日,因为玻璃的出现,光学大放光芒,人人皆可清晰视物,这就是墨技的神奇效果,借外物而利自身。”墨顿解释道,一旁的李云闻言不由连连点头,此乃墨家一直引以为傲的之处。
墨顿继续道:“墨家墨技展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这世间的秘密,不会因为见到天狗食日而惊恐,不会见到不解现象而疑惑,南方诸国有柔佛稻让产量倍增,西方有棉花工人御寒,也许有人说,就算没有墨家,也许有一天,这些物品会自然而然的传过来,然而这个过程或许晚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在这其中,我大唐将会损失多少,有多少家庭忍饥挨饿,墨家的作用就是将这个过程加速十倍,百倍,主动的而去寻求筛选,选择其中有用的造福百姓。”墨顿又道。
李世民不由一阵感叹,墨家的确是做到了主动一词,墨家崛起这三年让大唐受益匪浅,这一点任谁都抹杀不了。
“也许有人会说,墨家已经将天下的良种都搜遍了,这岂不是不给其他百家的机会,那我再给尔等指一个墨家未曾涉足的地方,东海之岸。”墨顿手指东方,目光深邃道。
“世人皆知,湖皆有岸,湖水有一个缺口也会流完干涸,以墨某看来,东海之水永不枯竭,其定然是一个超级大的海洋而已,并非无边无际,只是我们没有到达而已,我大唐是其西海岸,在其东边定然有广袤的土地,那里生长着数不尽的植物,动物,定然有大唐不曾有过的良种,诸位可敢去取?”
墨顿环视四周,顿时全场皆静,在众人的认识之中,大海乃是极为恐怖,动辄船毁人亡,吞噬无数生命,虽然众人认同墨顿,但是无人胆敢冒此风险。
“尔等不去,但墨家总有一天会去,会打造一艘巨轮,冲破巨浪,为大唐带回良种。”墨顿铿锵道。
“还有一些墨技,就隐藏在天地之谜之间,曲辕犁、人工孵化、夏日制冰,砖路,玻璃,这些总有一天会出现,只要有这些东西在,墨家永远不会消失,哪怕是墨家在沉寂千年,千年后当这些东西一一被发现之时,也就是墨家再次崛起之时,然而墨家不能也不会被动等他出现,墨家研究墨技的意义,就是要尽可能早的发现这些利国利民的秘技,让百姓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用最省力的机械,做更多的工作。
假如墨家不主动探索这些,进入有一天,极西之国或者是东海之岸的未知国度抢先发现这些墨技,开着比大唐更大的战舰,手持比大唐更加锋利的武器,投石机抛投着火药,到了那一天,我们怎么办。”
墨顿一连串的问题,让所有人都一阵沉默,尤其是李世民更加深有体会,如果火药被其他国家掌控,恐怕他睡觉都不会安稳。
“墨某并非表功,而是向诸位阐述一个事实,那就是墨家大唐乃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问,世人皆认为,墨家崛起定然是我墨家子的功劳,而我并非这样认为。就算没有我,砖道也总有一日会出现,四轮马车总有一日会出现,他们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人们需要雨天走路,拉更多的货物。
暖气,棉花迟早会出现,因为人们需要穿暖和的衣服,住进温暖的房间;各种良种也会或早或晚的到达大唐,因为百姓需要吃饱饭。哪怕没有墨家,有人去做。
这就是圣人之道!百姓日用即道也!
但凡对百姓没有用的学说终将会被百姓抛弃,对百姓日用的学说哪怕是再沉寂千年,依旧会崛起,这就是墨家沉寂千年最终悟出的圣人之道。”
“百姓日用即道!”
一时之间在场的百家之人,无不默然。
孔德胜突然若有所思,齐声昂然道:“老夫孔家第三十代传人,孔德胜,既然墨家奇才在此,不知到想要问一下儒家学说可是圣人之道。”
“孔圣之后,竟然向墨家子问道!”不少人看向包厢之中的孔德胜不禁一片哗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