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88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此乃墨家最新研制的架桥机,用此设备,一日之间,足以架起曲江桥的桥面。”墨顿昂然向二人介绍道。
墨家研制出如此重型机械,正是宣扬墨家墨技之时,墨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正好他最近奉命和慧园大师接触,便邀请二人前来参观。
“墨家墨技果然名不虚传,老衲真的是大开眼界。”慧园大师看着架桥机庞大的钢筋铁骨,不由震撼道。
“一日之间铺好桥面,据我所知,李春之后人单单修建桥面就已花费了近一月有余,这还没有合拢。”李世民有些不可思议的。
要知道这还是李云在充足的钱财支持下,再加上墨家的墨技才有如此快的速度,要是按照普通的工序,恐怕再有两个月也不一定能够完成现有的进度。
饶是如此,已经是震惊长安各界的速度了,而墨家子所说的更加不靠谱,竟然想要一日之间将桥梁架上。
墨顿得意一笑,正想卖个关子,想起之前的遭遇,连忙改口道:“陛下有所不知,微臣之所以有如此把握,乃是因为架桥所需要之物早已经提前铸好,如今只需要架桥机将其架上即可。”
墨顿说完大手一挥,只见路边一个帷幕落下,数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桥梁梁片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些桥梁巨大无比,全身包裹着灰色的凝固的水泥,触手一片冰凉,而在水泥裸露的部分,一个个手指粗的钢筋裸露,犹如遒劲的老树根一般,给人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李世民看了看已经铸好的梁片,再看看庞大的架桥机,这才相信墨家子的确是没有夸张,他的确是只需要将梁片用架桥机放在桥墩上即可。
可是看着两个同样庞大无比的巨物,李世民怎么看也都觉得不可思议,单单这个梁片恐怕不下几万斤,恐怕普通人就是上去再多之人也无法办到,而且墨家子竟然用一个造出一个大型机械,一日之内完成。
巧夺天工!,不,这已经不能说是巧了,举起如此重的梁片怎么也说不成巧,然而李世民已经感觉自己词穷了,根本无法形容这种惊天伟力。
“国之重器!”
良久之后,李世民将心中的震撼一吐而出道。
慧园大师心中更是震撼,难怪他力邀墨家子继任六祖之位,他根本毫不犹豫的拒绝,乃是因为墨家已经掌控了近乎于神的力量。
在诸子百家之中,道家和佛家都在宣扬神的存在,阴阳家虽然也同样信奉鬼神,但是神出鬼没,根本不在世间显现。
然而所有的鬼神之力从未被人发现,而墨家却可以利用墨技做出如此惊天利器,可以说是凡间最接近神的力量了,这怎能不让佛家感到震撼。
“师傅,是否可以开始架桥了。”出人意料的是,在巨大的架桥机上,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俏丽可爱的小女孩正在俯首向下询问道。
“开始吧!”墨顿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点头朗声道。
众人不由呆在哪里,能够喊墨顿为师,这个小女孩恐怕只可能是传说中的墨家首徒武媚娘。
如此巨大的机械,几万斤的重物,墨家子竟然交给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来指挥,这其中的反差给众人的冲击更是无与伦比。
墨顿也不禁苦笑,他最近正在忙佛家之事,却没有想到墨家村众人实在是太宠爱武媚娘,当武媚娘看到如此巨大的架桥机的时候,立即喜欢上这个巨大的玩具,软磨硬泡的就爬了上去指挥室的位置,正好架桥机乃是新兴之物,墨家子弟也不会,反而武媚娘人小心胆大,反而指挥的犹如臂使,如此一来,武媚娘倒成了指挥架桥机的不二人选。
这个时代的架桥机自然不是后世的机械带动,所有的环节都需要有人工操作,在武媚娘的指挥下,架桥机缓缓延伸,牢牢的立在早已经建好的桥墩之上。
随即巨大的犹如两个大钳子的吊臂吊起一个巨大的梁片,缓慢而平稳朝着两个桥墩之间移动。
“放!”
当梁片缓缓移动到两个桥墩之间之时,随着武媚娘的一声令下,梁片缓缓下降,稳稳的架在两个桥墩之间。
“哇!”
两岸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惊呼道,这一次他们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咦,不对?桥面怎么是平的,莫非墨家子修建的不是拱桥?”一个百姓忽然意识到不对,不由惊讶道。
“的确不是拱桥,而是……”一个百姓似乎在那里见到过这种桥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不由皱眉思索道。
“梁桥!”北岸的李云眼神死死的盯着那平坦的桥面,一字一顿地说道。
第八百一十一章 梁桥
“梁桥!”
李世民不解的看着面前平坦的桥面,要知道这个时代为了便于修桥,几乎全部采用的都是拱桥,利用拱形的曲面张力,来解决承重的难题,可以说是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而且拱桥造型优美,曲线圆润,有利于排水而且拱起的桥面更是便于行船,更有小桥流水之风韵,备受古人的喜爱。
而梁桥倒不是没有,大多是很多小溪之处,一些行人不便出行,而直接用几根硕大的木材,横跨在小溪的两岸,以便行人通行,其原理,犹如建房子时架在屋顶的梁一般,所以被称之为梁桥。
而谁也没有想到,平日里最为简单,根本不被人重视的梁桥,竟然在墨家子的手中用钢筋水泥赋予了另一番意义。
巨大的桥墩取代了两岸的土堆,钢筋铁骨般的梁片代替了轻飘飘的木材,眼前的钢筋水泥修建的梁桥,简直就是常见的梁桥扩大版,完全没有众人对梁桥简陋、危险的印象,反而有着一种雄壮的感觉。
“墨施主果然不凡,竟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老衲不禁大开眼界。”慧园大师连声赞叹道。
“化腐朽为神奇?大师莫非太过于抬爱这小子了。”李世民不解道。
慧园大师合手道:“梁桥虽然平凡,但是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平坦,无论是车马都可以快速的通过,无需多废力气,实乃百姓之福气。”
墨顿点头道:“大师果然眼光独到,小子当初奉命修建曲江桥之时,就已经发现此地乃是一个交通要道,平日里往来的车辆众多,如果修建拱桥,车马难以通过,于是就想到了梁桥之法。只要曲江桥修建完成,车马行走到此,无需停留,则可以快速通过,方便至极。”
其实拱桥不是不能通行,然而四轮马车出现以后,马车的载重量骤然暴增,拱桥的坡度成为一个巨大的障碍,于是梁桥的优势顿时大增。
李世民看了看两岸的主干道,不由恍然,连连点头。
“百姓日用即道!”慧园大师不由眼神一闪,想起墨家子的理念,不禁恍然墨家果然知行合一。
“不过,微臣还是要向陛下请罪,梁桥虽有优势,但是并不利于行船,如果夏季丰水期,恐怕无法通船。”墨顿遗憾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世界之事哪有十全十美,游船画舫不过是闲暇游玩之物,而百姓通行才是重中之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