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89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从事教书一辈子,在他的教鞭下走出了一个有一个的优秀学生,然而看到墨家子的教学内容也不禁为之折服。
从宏观的距离的测量,到围观距离的应用,再到人性距离的考究,简直是一场何等精彩的授课,更别说还有一个注定会惠及天下的课业,更是让这堂课增加了几分趣味和意义。
“现在我等倒是羡慕武媚娘,一个十岁的女童竟然能够得到如此名师,是何等的幸运!”一个青年艳羡道。
名师难求!此乃天下公认,再加上墨家子几次授课的内容传出之后,更加坐实了墨家子有资格为师,然而墨家如此好的资源竟然被一个小女孩所占据,这让天下一些自命不凡之人情何以堪。
“女子又如何?墨家子曾经当众表明,女子亦可执掌墨家。”一个妇人不服气道。
“女主墨家,怎么可能?”青年摇头耻笑道。
“怎么不可能?墨家子行事,我等又岂能窥透!”老夫子摇头道。
所有人不由一阵沉默,纵观墨家子行事,几乎都迥异于世人,然而每一次都让世人大跌眼镜,而这一次墨家子选择女子为继承人,既让众人觉得不可能,然而按照墨家子的以往的事迹,在墨家子的手中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长安城百姓对墨家子师徒授课的内容议论纷纷,自然而然也传到了李云的耳中。
“难道相里氏一脉竟然要沦落到一个女子来掌控。”站立在李云身边的老仆人一脸惊怒道。
在他看来,墨家子专研墨家墨技已经是偏离了上古墨家的理念,而此刻墨家子竟然准备将相里氏一脉传承到一个女子的手中,更是让人惊世骇俗,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一个诸子百家有女子来执掌的先例,而墨家子恐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墨家子不过是弱冠之年,武媚娘也不过是一介稚童罢了,现在下结论恐怕也为时过早。”李云摇头道。
老仆人冷哼道:“为时过早,你且看墨家子的授徒内容,何尝不是精心培养接班人的打算,此事恐怕是八九不离十了。”
李云摇摇头道:“就算让一女子执掌墨家村,那也是墨家子的问题,与我们何干?”
老仆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云,厉声道:“少爷,怎么说墨家村也是墨家相里氏一脉,若是让一女子执掌,岂不是让我墨家徒增笑柄,我等又岂能坐视不理。”
“看来你还不懂,墨家子以刺猬来比喻百家,可以说大有深意,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墨家三脉,我等都是带刺的刺猬,你若贸然插手墨家村的内事,恐怕迎上来的一个个锋利的尖刺。”李云目光深邃道。
老仆人不由一愣,顿时醒悟,不由一脸谄谄,任哪一个百家被直接插手下一任首领之位,恐怕也会勃然反击。
“相比墨家村继承人的问题,本少爷更看重热胀冷缩。”李云深吸一口气道。
火烧水激之法乃是大唐工匠常用的取石之法,然而世人谁也没有想到墨家子竟然破解了其背后的原理,并将其运用的桥梁之中,简直是天才般的设想。
老仆人不以为然道:“少爷放心,墨家子的梁桥水泥桥面犹如一个整体,自然要防备热胀冷缩,而少爷所修建的拱桥乃是一块块巨石构建,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那是我们的侥幸,只是我们歪打正着而已,我们只知道这样做拱桥不会出问题,而不知道为何会这样,而墨家子破解了热胀冷缩,才解开了所有的迷惑。”李云心有余悸道,如果没有今日墨家子破解热胀冷缩,他恐怕一辈子都会处于浑浑噩噩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老仆人不禁默然,他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实践才确定建拱桥而不会出事,却不知其中竟然还隐藏着的道理。
“除此之外,我倒是对墨家子的课业有了几分兴趣。”李云手中拿起一个三尺长的木尺,饶有兴趣道。
木尺乃是墨家子弟必须精通之物,李云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他十分赞同墨家子的想法,这样三尺长的木尺非但长度不够,精准度不高,而且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若是真的出现一个墨家子所说的尺子,那恐怕将会是天下墨家子弟的福音。
而真正吸引他的则是墨家子也同样参与制作这个尺子,他从破解墨家子的悬赏到共同比试修桥,而如今两次较量他已经落入了下风,这一次他一定要给墨家子来个出其不意,真正胜过墨家子一次。
“距离验桥还有几天!”李云郑重问道。
老仆人算了算道:“回少爷,拱桥刚刚建成,全部完工结束,恐怕还需要十天的时间。”
虽然拱桥已经完成,还有很多收尾的工作,而且多出十天的时间让拱桥完全凝固,将会变得更加牢不可破。
李云点了点头,十天的时间也是墨家子对武媚娘要求课业的时间,而此刻的收尾工作已经不需要他亲自监督了,正好趁此机会,他不由升起一股和墨家子再比一次的想法。
当然他的目标可不是胜过武媚娘,而是堂堂正正的胜过墨家子所造的尺子,当下李云点头道:“传信给墨家子,告诉他十日后,我等在此同时验桥,一分高下。”
当然他所说的一分高下,可不是仅仅指的是梁桥和拱桥之争,还有木尺之争。
第八百一十九章 折尺
“精确到厘!”李云不由深吸一口气,开始静下心来开始测量。
对于墨家子对尺子所要求的精确度,他可大有知己的感觉,越是能工巧匠,越是对精度要求极高。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可不是简单的说说的而已,尤其是像修建拱桥这种高难度的工程,对于测量的精确要求极高,往往一个小失误都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哪怕是已经有工匠精确测量好,他还是亲自测量一遍这才放心,这才保证拱桥的质量。
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等于十分,李云再三确定,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力求做到精确无比。
“一分等于十厘!”然而当李云精确到厘的时候,顿时愣在那里,因为唐朝都分为大尺和小尺,李云所用的标准乃是大尺,饶是如此大尺的一分也只是相当于后世的三毫米到四毫米左右,这么短的距离根本无法再精确到十厘。
“果然没有这么简单!”李云心中一叹,他就知道墨家子所出的题没有那么简单,要想精确到十厘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强行划分,最后恐怕会毁掉这把尺子,根本看不清刻度。
“子墨子曰:中,同长也。既然没有办法精确到每一厘,不过却能精确到第五厘。”李云灵机一动道,只要精确到第五厘,如果需要再精确的刻度的时候,就可以目测到最为接近的长度了。
当他亲自在每一寸的中间刻上第五厘的标志的时候,看着一个个精确的刻度,心中顿时豪情大发,这可是他所用过精确度最高的尺子。
这种尺子对于墨家子弟来说,可以说是无价之宝,有如此精确的尺子,他可以精确的丈量世间万物,心中顿时有种天下万物了然于心,尽在尺寸之间的感觉。
“接下来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让这把木尺可以只手掌控。”李云看着面前比他高出许多的木尺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三个要求已经完成两个,剩下的就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了,如何让一丈长的木尺可以在只手之间掌控,李云看着面前一丈长的木尺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原本当他手持三尺长的木尺的时候,还不觉得这个课业有多大的难度,然而当一丈长的木尺放在他的面前,这才让他郑重起来。
说实话,一丈长的木尺在实际运用之中十分常见,一些大型器物测量的时候,都是需要如此长的木尺,原本的他还没有觉得有什么,然而当他在结合墨家子的要求,这才发现如果真的制造出来墨家子所说的那种尺子是何等的方便。
“墨家子是如何办到的!”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李云依旧没有丝毫的头绪,无论他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如何将一个一丈长的尺子变成巴掌大。
“少爷,依我看,定然是墨家子在胡言乱语,他自己也当众承认,距离是不可变的,一丈长的尺子如何也不可能变成巴掌大。”老仆人在一旁安慰道。
李云颓然的摇摇头道:“墨家子虽然说距离不可变,然而我等却改变现状改变距离,绕远路的可以修桥修路,路程远的可以提速车马,让更短的时间行驶更长的道路。而想来墨家子的出题的意图也在如此!”
老仆人不禁默认,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李云,毕竟墨家子既然给自己的徒弟出题,那定然是心中已经有了腹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