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89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种新式衣服被统称为墨服,远比之前宽大的衣服受欢迎,而且正在飞快的占领市场。
墨服最坚定的支持者当然要数墨家村,所有人的墨家人士都带头穿方便舒适的墨服,在这场墨服的风暴之中,引领潮流的当数墨顿的御用裁缝许婶无疑,每当许婶裁剪一款墨服,总会引起众人的追捧。
许婶细致的为武媚娘丈量的身材,却没有发现武媚娘眼神却直勾勾的盯着缠着自己身上的长绳。
“师傅,我终于明白了!”武媚娘突然喜极而泣道,一丈长的木尺子自然无法折叠,但是如果制作尺子的材料变成了软的,那岂不是就可以轻松的将一丈长的尺子握于手掌之间。
“这孩子,是怎么了?”许婶看到武媚娘流泪,连忙心疼的安慰道。
武媚娘虽然还是十多岁的孩子,还是很快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连忙擦干泪水,破涕而笑道:“谢谢你,许婶,等我做出一把即精确,又可软的尺子,许婶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那许婶可等着媚娘的好消息了。”许婶一脸欣慰道。
武媚娘有了灵感以后,顿时意气风发,她是墨家村中,那可谓是极为得宠,所到之处,自然会一呼百应。
“我要最好最紧密的布绳,而且要编织成一指宽五厘厚的条状绳子。”武媚娘直接向墨家村要求道。
墨家村自然也对墨顿的课业早有耳闻,听到武媚娘的吩咐之后,立即集思广益不过一天的时间,几条一丈长的条状布绳就已经送到了武媚娘的面前。
武媚娘看着面前的布绳,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墨家村高超的工艺下,这个布绳极为细密,而且柔软度适中,极为契合她的要求。
随后,武媚娘拿着布绳直接的杀到了墨刊,向墨三要求道:“三叔,我要墨刊最好的油墨。”
对于武媚娘这个要求,墨三自然毫不疑问的满足。
各种条件已经满足,很快一个一丈长,精确到厘,卷起来刚刚一掌之握的布尺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
“媚娘,你真厉害!这一次一定会让少爷刮目相看。”许婶一脸欣喜的捧着这个布尺,她平时丈量衣服,往往都是用长绳量了之后,再用木尺测量数据,有了这个软的布尺,她就可以轻松的丈量衣服,再也不用担心出错了。
武媚娘不由露出得意的表情,不过她并没有放松,而是摇摇头道:“这样的布尺对许婶来说极为方便,然而对于墨家子弟来说,依旧有些麻烦,媚娘还需再做一个改进方可。”
只见在许婶诧异的目光之中,武媚娘将拿出一个巴掌大的木盒,将布尺的一头在木盒之中固定好,随即将木盒紧紧的合上。
只见木盒的一侧竟然还有一个小巧的把手,随着武媚娘轻轻的摇动把手,一丈长的木尺竟然缓缓的被收入木盒之中。
随着武媚娘将最末端的布绳卡在出口,一个巴掌大小,精确到厘,一丈长的尺子终于做好了。
“这就是我的课业,卷尺!”武媚娘傲然道。
第八百二十二章 验桥之争
第十日!
曲江两岸早就已经布满了人群,墨家两脉比试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长安城。
一个是长安城中大名鼎鼎的墨家子,一个是赵州桥李春的后人,再加上墨家两脉的恩怨更是激起了长安百姓八卦的欲望,不少百姓一早就前来等候看热闹。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三分,其中相里氏一脉入秦,相助秦国一统天下,称为秦墨,墨家村就是当年秦墨的后代,而相夫氏一脉势力大多是齐人,相聚于稷下学宫称之为齐墨,李春一脉就是当年齐墨的后代……”一个白发木匠极为熟悉墨家,得意向众人普及墨家两脉之间的恩怨道,墨家两脉当众较技,自然吸引无数能工巧匠前来观摩。
“原来如此!”众人这才恍然。
“可是按理说两脉同气连枝,为何还要如此争斗。”一个青年不解道。
“一方面是两脉理念不同,另一方面秦墨相助秦国可是灭掉了齐国,两脉的恩怨早就已经埋下。”白发木匠惋惜道。在他看来,墨家先秦之后,逐渐的沉沦也和墨家分裂不无关系。
“哦!”众人这才理清墨家的恩怨,纷纷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曲江之上的两座桥,也许拱桥和梁桥就已经代表了两脉之间的不同理念。
与此同时,墨家子和李云各自站在桥中间,二人临江而站,隔江相望,心中豪气大发,墨家两脉今日终于要一较高下。
“这就是你建的桥!”
墨顿身旁的长乐公主不由伸手摸了摸冷冰冰的水泥栏杆,坚硬的水泥让人不禁升起一股安全感。
长乐公主如今对墨顿可是看的紧,这一次墨顿和李云的验桥比试,长乐公主自奋告勇主动相随,宛如一对夫唱妇随的寻常夫妻。
墨顿得意的点了点头,梁桥的问世可不仅仅是胜过相夫氏一脉,这对大唐的交通业将会是巨大的促进,对墨家村的四轮马车业务亦是意义非凡。
“传信给对面,开始验桥!”墨顿大手一挥道。相夫氏一脉一直称呼他背弃了墨子的理念,今日他就用行动来证明到底谁才是落后这个时代的墨家一脉。
“是!”一个墨家子弟应声道,翻身上马向曲江拱桥方向而去。
“开始了!”看到墨家村的行动,两岸的百姓不由惊呼道。
众人纷纷望去,只见一辆满载货物的四轮货车,在四匹马的牵引下,飞速的从南岸驶来,满载货物的马车并没有丝毫的停留,快速的穿过梁桥。
“纹丝不动!”不少邻近梁桥的看着马车经过,桥梁纹丝不动,不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长安城中虽然盛赞墨家子修建的梁桥,但是对于梁桥的承重能力普遍的怀疑,毕竟相对于拱桥的曲面张力效应,梁桥的的确是差了太多,这早已经日常桥梁维护之中得到了证实,寻常的梁桥十多年就需要重修,而拱桥则可以长存百年,甚至年代更远的也有。
“钢筋水泥建造梁桥果然结实!”长乐公主点头道,她对梁桥有充足的信心,一方面是对丈夫的信任,另一方面她就亲自住在钢筋水泥建造的新房之中,自然深有体会。
墨顿得意道:“这不过是一辆五千斤的四轮货车而已,这只是一个开胃小菜而已。”
如今墨家出产的四轮货车最大的载货量也就是五千斤,上一次的曲江桥就是被五千斤重的四轮货车所损坏,如今梁桥测试的底线自然是五千斤起步。
长乐公主顿时眼睛一亮,心中颇为期待。
只见墨顿大手一挥,两辆同样载重五千斤的马车立即从梁桥的两端向对面出发,两车在梁桥中间会车之后,疾驰而过,而梁桥依旧纹丝不动。
对于这个效果,两岸的百姓虽然惊叹,却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墨家子的名声在前,再加上曲江之中如此粗大的柱子给人的安全感,让众人颇为放心。
只有随后又十多辆四轮马车从两岸接踵而来,一时之间,十多辆四轮货车在梁桥之上川流不息,布满了桥面,而桥身则是纹丝不动,这才引起众人的连连点头。
长安城之中,本来就极为繁忙,而曲江桥更是交通要道,梁桥能够承载如此多的四轮马车同时通过,已经完美的满足了长安城通行的需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