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竟然换了银票,你就不怕自己的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不少人惊呼道,世人早已经习惯白花花的银子,谁能想到一张薄薄的纸张竟然也能当银子用。
黑衣商贾不以为然道:“只要我去墨家村银行,即可立即换回白花花的银子,再说这可是墨家子发明的钱票,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墨家子还会在乎我这一两一钱一分银子。”
众人不由一愣,对呀,若是其他人就是说破嘴皮,也别想让别人用银子换成纸张,而墨家子不同,自从墨家子带领墨家村进入长安城之后,创造一个又一个财富奇迹,墨家村成为天下第一村,而墨家子更是一诺千金,又怎么会欺骗众人的钱财。
而且墨家明文规定,银票只能在墨家村使用,只要出了墨家村,恐怕只有墨家村的商店和墨家村银行才会接收,没有人逼着他们兑换。
“墨家子果然狡诈!”儒生忽然恍然大悟道。
众人之中有不少墨家子的粉丝,当下不满道:“你这儒生说话小心点,莫要祸从口出。”
儒生冷哼一声,不过语气稍微缓和一些道:“墨家子将银票分为一两一钱一分三种,并非是为了兑银子,而是看到了铜钱沉重的缺点,一两银票可是兑换一贯钱,足足几斤,而只需要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张即可取代,一钱银票则可以兑换百文,一分银票兑换十文钱。墨家子打得好算盘,日后墨家村的百姓出门,只需拿着几张薄薄的银票和几枚铜钱就可以了,这将是何等的方便。”
哪怕是他对墨家子的偏见再大,也不禁为墨顿的构思所震惊,在这个时代,几乎上街都会背着沉重的钱褡子,十分沉重不说,还非常不方便。
而在银票实施的墨家村,百姓的生活将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墨家村,百姓想要买东西只需要拿了几张银票就可以轻松的买下任何货物,而且极为容易找零钱,这些银票可以说是完美的解决了铜钱的缺点。
“而且据说以后再要和墨家村交易,那就必须使用银票。”黑衣商贾道,他就是因为需要去墨家村进货,这才换了一些银票。
“不是一张纸么,若要是我能够印出银票,那岂不是发大财了!”一个闲汉喜滋滋地说道。
黑衣商贾冷哼道:“你以为墨家子是傻子,单单这印刷银票的纸张极为精美,就是最厉害的纸坊也造不出来,更别说这银票之上,还有十多种防伪手段。你看这金线,你看这水印,这浮雕,还有这水墨,哪一个都是价钱千金的秘技。又岂能让你轻易的破解。”
黑衣商贾大方的将手中的银票让众人传阅,不少人传阅着这三张印刷精美的银票,看着一个个闻所未闻的防伪技术,心中不由的心中倍感踏实。
“想要伪造银票,恐怕要比伪造假银子要难上百倍千倍!”一个有识之士咂舌道。
就连最挑剔的儒生也不得不承认,墨家子这一手的银票的确是玩得漂亮,只要银票无法仿制,墨家村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长安城和洛阳城仅仅将银票作为一个谈资,或者是作为一个逃避汇票费用的手段,然而在墨家村之中,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发工钱了!”
转眼之间,又到了墨家村每月一次的发工资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说是墨家村中一大盛事,非但工人欢天喜地,就连墨家村的商人更是兴奋不已,每当墨家村发工钱的时候,就是他们生意兴隆之时。
墨家村的工资可是在长安城都是数的着,这些工人手中有钱,自然乐得花销。
“李铁柱!本月工钱一两三钱!”随着工长的一声吆喝,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喜滋滋的上前道。
众人不禁咂舌,一两三千,可以说是墨家村工人之中有数的高工资了,一年下来那岂不是将近十五两银子了,在农村恐怕足够娶一个媳妇了。
“这就是工钱?”然而当工钱发到李铁柱手中的时候,李铁柱顿时脸色一变道。
“怎么是纸?”
“纸钱也能当银子花!”
……
顿时所有的工人一片哗然,一直以来墨家村的工钱发放的都极为及时,而且银两的成色很足,谁能想到这一次墨家子竟然将银子换成了纸钱。
“这是银票!乃是少爷亲自发明的,每一张都可以当银子用,你们拿着这些银票可以去外面店铺买东西也可,也可以到墨家村银行换成真正的银两。”工长解释道。
“当真?”众人将信将疑道。
“那是自然,少爷还能欺骗你,再说非但你们,连我领的也都是银票,而且日后墨家村发工钱都会发银票,将不再发银子,就连村长也是如此。”工长道,说实话,工头在发工资的时候,也是十分喜欢银票,方便携带不说,还极易分发,以前单单数铜钱都数的他头痛,现在只需要轻轻一点,几张面额不同的银票就可以了。
一众工人半信半疑的收下银票,有的拿着手中的银票迫不及待的跑到墨家村银行准备兑换成银子,然而毕竟窗口有限,更多的人根本排不上队,只得拿着银票前往商业区闲逛。
“掌柜的,这个多少钱?”一个工人指着一件精美的衣服问道。
“一钱银子!”掌柜的朗声道。
“收不收银票?”工人试探着问道。
掌柜闻言哈哈一笑道:“当然收了,一两银票可是能够在墨家村银行实打实的换一两银子,如同白花花的银子一样好使。”
掌柜的之所以能够答应的如此痛快,实乃因为昨日墨家村的村长李义已经挨门拜访各个商户,亲自向他们保证银票的真实有效,而且会如数的兑换,甚至日后商户需要交租金或者是购买墨家村的货物,他们同样也只收银票。
有了李义的保证,他们自然别无选择,而且墨家村所有的工人都用银票发工资,他们不接受银票,那生意还做不做呀!
当第一个桩买卖用银票完成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银票交易,而且相对于冰冷和沉重的银子,薄如蝉翼的银票更容易找零和携带,越来越多人察觉其中的便利,再加上有墨家村银行在背后担保,银票很快在墨家村盛行起来,很快的融入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八百三十章 支票
一连几日,墨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成为长安城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有不少人,专门驱车赶往墨家村,体验一把使用银票的感觉,回来之后,纷纷向众人吹嘘。
“银票果然妙不可言,区区一张纸钱竟然可以当银子使用,以前我等都背着承重的钱褡子,时刻要留意着千门那些人,在墨家村可好了,只有薄薄的几张纸,可以轻易的放在口袋中,谁也不知道我带了多少钱!”潘家酒楼中,黑衣商贾刚从墨家村归来,得意向众人炫耀他在墨家村的神奇经历。
众人听着不由心痒难耐,不由惊呼连连。
“潘掌柜,在下刚从墨家村归来,所有的银子都换成了银票,不知道这份饭钱你潘家酒楼收不收银票,你若是不信的话,可以让伙计拿着这张银票去墨家村银行换了一些银子来,我再付账也不迟。”黑衣商贾手中举着几张银票高声道。
“银票?”
潘掌柜不由一愣,他倒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沉吟片刻道:“墨家子的名声我还是相信的,正好老夫也想见识一番银票的样子,就破例收你这一回。”
潘掌柜经常和钱财打交道,自然知道日后恐怕还会遇到这种事情,还不如提前了解一番,而且银票刚刚出来没几天,想必也假不了,不过饶是如此,潘掌柜接过银票之后,依旧翻出之前的墨刊,按照墨刊上验证银票的防伪方法,一会摸摸金线,一会将银票拿起对着天空看看水银等等,过了良久这才满意的收下。
“墨家子果然奇思妙想!”酒楼众人看到黑衣商贾竟然使用纸币付账,不由大为惊呼神奇。
黑衣商贾得意一笑道:“用银票付账在长安城稀奇,然而在墨家村却是比比皆是,若是论奇思妙想,银票只是其中之一,墨家子还有一个更绝的点子。”
“还有?”众人不禁睁大了眼睛,好奇的侧耳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