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索来作为承重力来修桥,他在工部一辈子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荒谬之事。
墨顿哈哈一笑道:“化不可能为可能,这就是墨家墨技的神奇,而且墨某曾经在《墨子秘著》看到墨家先贤鼓励后辈的一句话,墨某还请诸位指点。”
“《墨子秘著》”一旁的李云不由眼神一亮,对于传说中的墨子秘著,他可是久闻大名,没有想到能够听到墨顿亲自口述。
“一根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
墨顿抑扬顿挫的朗声道,说完顿时满朝寂静,此话朴实无华,其中蕴含的哲理却是浅显易懂,又极为深刻。
李云不由眼睛一亮,对于墨顿口中的墨子秘著更加感兴趣了,这些话语简单明了,却又蕴含的墨家理念。
墨顿继续道:“韩非子曾言,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所谓孤掌难鸣,然而在当年阅兵式之中,百姓万人鼓掌,掌声震天。
我等皆知,一根筷子,可以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紧紧抱成团,用尽全力却不能伤其半分,如今墨家的钢索也是如此,墨家机械最受欢迎的乃是千斤臂,一人之力足以吊起千斤重物,而所依靠的除了墨家墨技之外,由一根根细小的钢丝组成的钢丝绳乃是居功至伟。
而墨家设计的修建渭水大桥需要的悬索却足足三尺方圆,犹如上万根钢丝紧紧抱成团,其所能承受的力量十倍百倍的倍增,更别说,一根悬索不够,墨家一下子为其准备了四道钢铁悬索。别说是现在的马车不过是承载五千斤而已,就是再增加十倍也不会出现丝毫的问题。”
墨顿说完,朝堂一阵寂静。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紧紧抱成团。此言果然蕴含大道理。”李世民感慨道。
墨顿的理论看似不可思议,然而却并不难理解,一个一人还抱粗的树木恐怕是普通人费老大劲也对齐无可奈何,而将其削成一个个筷子大小的棍子,恐怕连一个十岁的幼童也能轻易的将其一一折断,而渭水大桥的钢铁悬索也就是这个原理。
李云更是若有所思,他一直都认为墨家子能有今天不过是仰仗墨子秘著罢了,然而墨家子能够从墨家先贤一句励志的话,找到造桥的秘技,这点才是让他佩服不已的。
“而且区区一个渭河,在我大唐一众河流之中,最多排名前二十,如果我等连渭河都征服不了,更别说还有河面宽,地形更加复杂的淮河、黄河,甚至是长江,如今天下砖路畅通,唯独被河流阻碍,修建大桥势在必行。”墨顿昂然道。
刹那间,墨顿从技术上和理论上,为渭河大桥的修建找到了最佳依据。
不少朝臣纷纷点头,渭河大桥打通了长安城北方通道,这固然重要无比,但是要和横跨淮河、黄河、长江的大桥相比还是逊色了几分,今日修建的渭水大桥,不过是仅仅是难度最小的而已。唯有建成此桥,才有可能未来修建跨度更长,更加复杂的大桥。
眼看墨顿即将说服众人,突然一个声音突然出列却让渭水大桥之事又出现了危机。
户部侍郎昂然出列道:“且不说此桥可行不可行,单凭用料来说,就难以实现,此桥修建除了水下之外,水面之上大都使用钢铁,如此一来,将会耗费多少钢铁,又将会耗费多少钱财,恐怕朝廷财政也难以负担。”
李世民不由一愣,不由看向一旁的戴胄,戴胄也是苦笑道:“回陛下,虽然太子殿下改革驿站为朝廷节省一笔开支,但是如今大唐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恐怕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修建渭水大桥。”
李世民眉头一皱,转首看向工部道:“工部呢?太子不是之前已经给工部拨付了足够的款项。”
工部侍郎张亮出列,一脸为难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虽然拨付了一批款项,然而今年工部趁着百姓服徭役期间,修建了若干砖路,大修了黄河、淮河,如今工部手中的钱财也不多了。”
此渭水大桥乃是墨家主导,墨家村提供原料,墨家相夫氏一脉主持修建,而工部根本插不上手,自然不愿意出钱出力。
李云和田侔不由有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朝堂之中竟然这么多不欢迎墨家之人,这一次修建渭水大桥可是说利国利民之事,然而却困难重重。
第八百九十九章 修建渭水大桥
“陛下,如今正是枯水期,如果错过此时,恐怕日后再修就要耽搁一年了。”田侔痛心疾首道。
李世民不禁一阵为难,皱眉问道:“不知此桥预算几何?”
田侔朗声道:“回陛下,此桥预算供二十万贯,预计五年完工。”
“二十万贯!”
朝堂不由一阵哗然!就连李世民也打消了从内库之中拿钱的想法,二十万贯恐怕很快会将内库掏空。
朝堂之中一阵为难,渭水大桥极为重要不可不修,然而要是修建却有太过耗钱,再者一个小小的渭水大桥就花费了二十万贯,而举国上下需修建的桥梁的地方多了,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陛下,如今朝廷虽然没钱,然而有一个地方钱财却是极多,别说二十万贯,就是再多也能轻易拿出来。”工部凌侍郎阴阳怪气地说道,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墨顿的身上,如今能够拿出来这么多钱的恐怕只有墨家村银行了,据说现在的墨家村银行单单存款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贯。
“这个恐怕小子无能为力了。”墨顿摇摇头道。
工部凌侍郎冷笑道:“刚才不是还有墨家之人说,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墨家定然义不容辞,如今墨侯有能力拿出二十万贯修建渭水大桥,却又无动于衷,怎么同样是墨家之人,墨侯怎么差距如此之远呀!”
田侔不由脸色通红,心中却有些埋怨墨家子有钱也不相助。
墨顿冷笑道:“非也,墨家村银行的存款虽多,但是都是天下百姓的钱财,墨家又岂敢肆意挪用,再则,小子也曾经向陛下建议过,此桥由墨家村出资修建,未来必须只需要收取二十五年的过桥费即可,而陛下却断然拒绝了小子的好意。”
“二十五年过桥费!”
众人心中一动,刚才李云也曾经说过了,此桥足可以使用百年,让墨家村收二十五年过路费,剩下的七十五年不是白得的么?
而戴胄却摇摇头道:“墨侯果然打得好算盘,渭水大桥乃是长安通往北方唯一通道,每天至少又数万人次,哪怕是每人次只收一文钱,二十五年也足以收购四十万贯,墨侯这笔生意未免赚的太多了吧!”
“墨家子也未免太过于贪婪了吧!”不少御史纷纷指责道。
墨顿反驳道:“二十五年不过是增值一倍左右,这又算什么,甚至连存进墨家村银行的利息也不如。而且这二十万贯如果在墨某的手中,就是翻十倍也不稀奇,更别说只是区区的一倍。”
百官不由被噎住,墨家村存银行的利息是每年五厘,哪怕是存了二十年就足以让本金翻倍,更别说还有五年,而且对于墨家子点石成金的本领乃是得到朝廷的公认,二十万贯在墨顿手中变成二百万贯还并非不可能。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无需朝廷出一份钱,就可以将此桥修成。”墨顿道。
“还不速速道来。”李世民瞪了墨顿一眼道,他最不喜墨顿卖关子。
墨顿得意道:“如今快到年关,墨家村即将缴税,如果以墨家的税款来修建渭水大桥,定然能让渭水大桥如期动工。”
戴胄眉头一皱道:“据我所知,墨家村的税款每年不过几万贯,可远远不到二十万贯吧!”
墨顿道:“渭水大桥的工期也是分为五年,每年也不过是四万贯,用墨家村的税款足够了,五年内定然能让朝廷看到一个震撼的渭水大桥。”
“如此方法,倒也可行!”百官纷纷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