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墨五离去的消息之后,原本得逞的张老爷却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白叠子作坊。
墨五在临走的时候,直接将白叠子作坊拆分成数份,卖给了一众小地主,他原本以为只有自己有实力吃下墨家的白叠子作坊,而且出价极为公道,整个松江府除了他没有能够出得起价格,自认为墨家不会拒绝。
却没有想到墨五宁愿少卖钱,也要将白叠子作坊拆分,卖给了好几家松江府的小地主,经过墨家的三年的经验,如今任谁都知道棉花用途极大,只要能够得到白叠子作坊,定然是稳赚不赔,一个个小地主顿时欣喜若狂,而且墨家拆分过后的白叠子作坊他们也能吃下,当下一个个毫不犹豫的下手。
这些小地主也是当地的实权派,虽然张老爷一家独大,但是几家联合起来,张老爷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威逼利诱也只获得最大的一份份额罢了。
除了白叠子作坊之外,墨家的商队,冷藏运输车辆,各个市场也纷纷被拆分,整个江南几乎掀起了财富狂欢,纷纷瓜分墨家退出留下的庞大市场。
两湖之地。
墨五看着自己呆了三年的两湖之地,这三年内,他竭尽全力,率领医家终于将两湖之地的血吸虫病得到了遏制。
“这一次,是两湖之地对不起墨五先生。墨五先生离去,乃是整个江南的损失。”一个江南医者满脸愧疚道。
如果是其他地方对墨家颇有怨言,然而墨家对两湖之地只有恩情,经过三年的时间,两湖之地血吸虫病疫区缩减了一半,知道了得病的原因,下水之人大大减少,新增的血吸虫病患者断崖式下降,笼罩两湖之地千年阴云的蛊病终于消散。
“无妨,就算墨某离开,江南医者已经尽知防治血吸虫病之法,可以将此慢慢消灭,否则江南世家也不会这么快将墨家赶走。”墨五淡淡地说道。
江南医者不由心中一愧,江南世家的确是曾经找过他,让他在墨家子走了之后,承担起继续消灭血吸虫病的重任。
“我……”江南医者猛然抬头道。
墨五却是无所谓的摆摆手道:“不用解释了,你我都是医家之人,治病救人乃是天分,无论外界形势如何,治病救人乃是当居首位,这一点你并没有错。”
“墨五大夫医德高尚,在下佩服!”江南医者心悦诚服道。
墨五离开两湖之地,很快和墨家的大队人马汇合,和三年前墨家气势昂扬下江南不同,这一次墨家从江南归来,其队伍显得十分沉闷,毕竟同样的撤退经历,他们被五姓七望围剿的时候经历过一次,然而三年后,竟然再次重演,难道天下真的没有墨家生存之地吗?
墨家车队渡过长江,沿着砖道继续北上,等到了荥阳之时,天上突然下起了雨,然而墨家的车队丝毫没有进入荥阳避雨的打算,而是直接掉转向西而去。
荥阳城墙上,郑敞父子看着雨中默默赶路的墨家子弟,哪怕是淋在雨中,整个墨家的队伍却依旧井井有条,没有丝毫的紊乱。
“父亲果然有远见,三年前就已经预料到墨家的今日的结局。”郑敞看着撤离的墨家队伍,不禁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
郑氏家主感叹道:“世家才最了解世家,世人皆以为我五姓七望皆为一己之私,不顾天下,却不知道我五姓七望早已经学会了妥协和平衡,在百姓和世家之间平衡,在世家和世家之间平衡,在世家和国家之间平衡,否则天下世家何其之多,为何只有五姓七望才能传承千年。”
“父亲的意思,江南世家不足为虑。”郑敞不由讶然道。
郑氏家主冷笑道:“那是自然,正是有了墨家的相助,江南才有今天的局面,而江南世家何其的短视,为了一点点眼前的利益而自绝前途,以为父看,一旦墨家离去,所谓的江南大开发定然会成一个笑话,江南世家不过是自毁长城罢了。”
“那父亲为何还和江南世家联合,许诺给江南世家如此多的利益。”郑敞不解道。
郑氏家主看着渐渐消失在雨中的墨家车队,不由凝重道:“五姓七望的目的始终是墨家,墨家牵涉到五姓七望未来的生路,江南世家哪怕是要再多的利益,我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一次乃是我等折服墨家最好的一次机会,中原、江南、西域三路皆绝,墨家四面楚歌,这一次墨家子插翅难飞。”
第一千零二十章 高昌事件
“墨家回来了!”
当墨家队伍回到长安城的时候,整个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众人扼腕叹息者有之,心痛着有之,打抱不平者有之。
然而在朝堂之中,却无人关注,所有人都在为一件事情所吸引,那就是高昌事件。
经过三年的发展,再加上大唐派遣的使节的作用下,丝绸之路格外的繁荣,巨大的利益让整个西域都为之疯狂。
当然在这其中,获益最大的当数大唐,在墨顿设计的大唐丝绸体系下,丝绸非但可以从极西之国换来大量的金银,更是成为西域大宗货物交易的货币,可以说大唐利用丝绸牢牢控制住丝绸之路,获取最大的一份蛋糕。
当然,大唐并未忘记西域诸国,努力协调西域诸国的关系,保护丝绸之路,不再一锤子买卖截杀商队,而是细水长流的收取赋税,西域诸国获利颇丰的同时也获得难得的和平。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对大唐感恩戴德,首当其冲的就数西域强国高昌,高昌这三年的发展尤其的迅速,由于靠近大唐,非但丝绸之路获益匪浅,再加上在墨家子带动下,大唐对棉花的需求日益增多,高昌更是棉花的原产地,每年卖给大唐棉花棉种都是一大笔金钱,国力日益增强。
然而获益颇多的高昌却并未就此满足,相比于大唐的获利,高昌所得的不过是九牛一毛,再加上高昌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掌控者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背后更有吐蕃和西突厥撑腰,野心日益膨胀,已经有着染指丝绸之路的野心。
而且三年以前,由于吐谷浑的威胁,大唐并未控制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实际控制着乃是西域最强国高昌,然而大唐攻破吐谷浑,染指西域,虽然高昌获得利益并不比之前少,然而哪有自己当老大自在。
三年时间过去了,吐谷浑被灭的震慑已经慢慢退去,高昌的野心也慢慢膨胀了,政治上倒向西突厥,阻断丝绸之路,同时还野心勃勃,四下扩张,发兵侵扰伊吾、焉耆等国,严重威胁大唐丝绸之路的安全。
今日大朝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商议高昌之事,毕竟丝绸之路的利益过于巨大,大唐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割舍。
“回陛下,高昌狼子野心,无故攻打伊吾、焉耆等国,如今西域诸国的使节已经到达大唐,请求陛下主持公道。”鸿胪寺主事率先出列讨伐高昌。
“天可汗,请替我们做主呀!”
两个西域使节被传唤上太极殿,声泪俱下的向李世民讨伐高昌的暴行。
李世民一脸正气道:“尔等放心,朕定然会为尔等两国讨回公道。”
这些小国也是墙头草,那边强大往哪边倒,当年截杀大唐商队的事情也没有一点手软过,如今高昌有西突厥撑腰,他们求助无门,能够救他们的只有大唐了。
“多谢天可汗!”
两国使者感激涕零的退下,整个朝堂再次义愤填膺,痛斥高昌的罪行。
“鞠文泰行不义之师,师出无名攻打他国,破坏丝路和平,实乃罪大恶极。”
“好战必亡,高昌蛮横,天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高昌此乃咎由自取,还请陛下发兵讨伐高昌。”
一个个军方将领纷纷叫嚷道,其中就要数新任谯国公柴哲威最为激烈,谯国公柴绍去年刚刚去世,由其长子柴哲威世袭谯国公,这一次高昌阻断丝路,柴家可谓是损失惨重,高昌断其财路,犹如杀他父母一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高昌。
“不可,高昌愚昧不化,然而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又岂能随意兴兵讨伐高昌,岂不是如同高昌一般野蛮。”王珪出列劝阻道。
柴哲威不由脸色一沉,王珪乃是太原王家的代言人,这次出面阻挠定然是报复柴家之前相助墨家之事而来。
“简直是可笑,高昌冒犯我大唐天威,如果不加以严惩,西域三十六国如何看我大唐,丝绸之路何以再续。”谯国公柴哲威昂然道,他曾经作为使节出使西域,自然知道西域之中,高昌乃是西域强国,一旦折服高昌,定然可以对西域诸国形成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