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114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作为帝王自然知道要更详细一些,墨顿这小子可是贼的很,一路上打着押运物质的旗号,使用驿站的马匹周转,前路更有墨家子弟打点,再加上马车众多,砖路畅通,行军速度竟然高达日行二百里。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火器监就可以达到玉门关,哪怕因为风雪耽误几天,也影响不了朝廷大军出征。
用一个词来形容火器监的行军,那就是财大气粗,那就是不计钱财,不计代价全力行军。
“日行二百里!已经过了兰州!”长孙皇后听到了墨顿的行军速度这才松了一口气,短短几天就已经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而且兰州到玉门的砖路也都已经铺设了一半了,如此一来,剩下的路程哪怕再难走,墨顿如期到达玉门关的时间也足够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长安城的风雪,不过是给是为这个春节多了几分年味而已,而在西北之地,这里的天气却是北风呼啸,夹杂着雪花更是寒冷彻骨。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以躲藏在房屋之中,点着火炉取暖,而在茫茫的官道之上,一直队伍却是迎着风雪,冒雪行军。
“祭酒大人,不能再走了,风雪太大了,天太冷了,如果继续行军,将士恐怕会被冻伤的。”薛仁贵看着漫天风雪,不由担忧道。
“冻伤?”墨顿心中一沉,环视四周的将士,不由眉头一皱,全军将士虽然有军大衣在身,但是手和脸却依旧裸露在外,不一会就四肢僵硬,如果强行行军,恐怕还未战争,火器监就已经损失惨重了。
“前方有一个村庄,不如我等先扎营,再做打算。”薛仁贵建议道,按照地图前方五里处有一个村长,火器监还可以稍作休整,看看天气能否好转。
墨顿看着火器监将士又冷又饿,只能点了点头道:“先扎营吧!”
“加速前进,五里外的小镇,扎营安寨。”随着薛仁贵的一声大喝,整个火器监将士顿时强打精神,齐心协力之下,很快,就已经到达了小镇。
小镇人不多,不过几十户人家而已,当火器监驻扎完毕之后,墨顿看了看地图,不禁眉头一皱,今日由于风雪阻隔,火器监才走了三十里而已,如此行军速度,和之前的日行二百里相比,简直是龟速。
“祭酒大人,如今风雪阻隔,要不我等风雪停了再行出发。”薛仁贵建议道。
墨顿摇摇头道:“不可,火器监本已经延期出发,如果在因为风雪阻隔,恐怕真的要失期了。”
西北人口极少,很远的地方才有一个村庄,根本没有太多的人力来打扫沿路积雪,只能等积雪慢慢融化,如此一来,道路什么时候能走还犹未可知。
“去,将本地的村长找来!”墨顿吩咐道。
很快,薛仁贵带着一个胡须花白的村长到来。
“拜见墨侯!”老者激动道,官道消息极为灵通,关于墨顿的名字他自然是如雷贯耳,甚至最近墨技展中,墨家子的惊艳表现他也是有所耳闻,却没有想到如今竟然被大名鼎鼎墨家子召见。
“不知村长贵姓!”墨顿问道。
“劳烦墨候垂问,老朽免贵姓马!”村长回答道。
墨顿微微颔首,西北马家乃是大姓,在当地没有宗族,恐怕也当不了实权派的村长。
“本侯问你,此地可有棉花种植。”墨顿盯着马村长身上的棉袄问道。
马村长自豪道:“那是自然,西北苦寒急需御寒之物,而墨侯在大唐推广棉花,我西北自然踊跃种植。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植棉花,制作棉被和棉袄来御寒,老朽身上的这件棉袄就是自家田地种的,贱内亲手缝制。”
墨顿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他之前布局终于得到了回报,如今棉花在大唐各地遍地开花,有了棉花那火器监受冻之事就可以解决了,如果本地没有种植棉花,那他只能拆火器监将士的棉被了。
“现在本侯有一件事情需要你的帮忙,你将全镇的妇女找来,本侯需要她们连夜缝制两件棉物,每件一千套。”墨顿郑重道。
马村长吓了一跳,不由皱眉道:“每年一千套,镇上本就没有多少人家,哪里有这么多棉花,恐怕有负墨侯重托!”
墨顿摇头道:“这你放心,此物极小,用不了多少棉花和布料,而且本侯不会让他们白干,每套百文钱,此乃一百贯的银票,可以当场兑现。”
“一套百文钱!”马村长心中一动,百文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有钱财拿,那此事或许就容易办了。
“还请墨侯吩咐,老朽定然尽力去办。”马村长一咬牙道。
当下,墨顿拿起纸笔,飞快的纸张上,画了两个简单的图案,递给了马村长。
“这是帽子?”马村长看着图纸上,一个帽子形状的图案,唯一不同的这个帽子较深,而且还多出来长长的两块布可以盖住耳朵。
“不错!”墨顿点头道,他为火器监准备的乃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御寒神器,雷锋帽。
雷锋帽本是苏联的冬帽,本就是御寒所用,后来中国经过改良,成了赫赫有名的雷锋帽,并成为军方的冬季标配。
如果有了雷锋帽,他相信火器监的寒冷问题定然解决,哪怕是外面风雪交加,整个火器监依旧可以正常行军。
“这个就恕老夫眼拙了。”马村长能够看懂雷锋帽,却看不懂另一图案,墨顿所画的极像两个圆筒子,中间还有一道线连着。
墨顿不由郝然道:“此乃手套,由于时间紧急,只需做个圆筒,将穿进去即可,不影响抓马绳和推车即可,中间乃是一道绳子将两个手套连接,可以挂在脖子上,方便携带。”
“墨侯高见!”
马村长这才恍然,不由称赞道,如此一来,既可以保暖,做工有极为简单,哪怕是普通的村妇亦可以轻松制作。不得不说,这百文钱赚的实在是太轻松了。
随着马村长的离去,整个小镇顿时沸腾起来,一个百文钱,仅仅费一点点棉花和棉布,而且做工简单,这恐怕是百年不遇的好生意了。
大雪洋洋洒洒下了一夜,整个小镇一夜无眠,灯火通明,每家每户都在全力赶制帽子和手套。
然而最后马家村众人发现限制生产帽子和手套的并非是人力和工艺,而是原材料,棉花毕竟刚刚推广几年而已,百姓手中的棉花并不多。
“乡亲们都没有棉花了,没法再做了!”马村长的妻子一脸愁容道。
“已经做好了多少套了。”马村长问道。
“才仅仅五百套而已。”妻子回答道。
马村长摇头道:“不行,这远远不够,实在是不行,让乡亲们将打好的棉被拆了,做成帽子手套。”
妻子惊讶道:“那可都是今年刚刚做好的棉被,如今大雪弥漫,乡亲们若是没有棉被如何过冬。”
“如何过冬?无非多生点火即可,而这一千套帽子和手套必须完工,一来,墨侯此乃西征,若是耽误了军情,你我等皆承受不起这个罪责,二来,墨侯极为大方,可是给足了我们钱财,一百文一套,这可是难得的好价,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马村长分析道。
妻子无奈的点了点头道:“我去劝劝乡亲们。”
“这还用劝?墨侯是谁?可是点石成金的财神爷,但凡经他手的东西哪一个不是价值万金。如今的帽子不过是墨侯的信手之物罢了,他自然看不上,但是却可以成为我马家村的摇钱树。”马村长兴奋道。
妻子心中一动道:“你是说,我等日后继续做这个帽子手套为生。”
马村长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是自然,如今天气寒冷,又岂只是墨侯需要帽子取暖,其他来往的士兵不需要?普通商旅不需要?北方草原的牧民不需要?更别说这个帽子乃是墨侯所创,定然畅销大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