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117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侯君集闻言,不由露出一丝得意,如果传出去自己大军还未至,就将对方国王吓死,这定然会成一件美谈。
高昌使节听到辛獠儿如此污名太上皇,顿时敢怒不敢言。
“这么说来,现在高昌国王乃是太子麴智盛了。”侯君集道。
高昌使节点头道:“回尚书大人,太子殿下已经继位,如今的高昌国王正是太子殿下。”
“说吧!麴智盛又有什么话要说,若是之前那些废话,就算了!”侯君集大手一挥道。
高昌使节硬着头皮道:“太子,不,大王说,他向来是一心心向大唐,之前得罪大唐皆是先王所为,还请尚书大人高抬贵手,日后高昌定然唯大唐马首是瞻。”
听到高昌服软,众将不由哈哈大笑。
侯君集得意道:“放过麴智盛一马也不是不行,只要他能够自缚双手,亲自前来唐军请罪即可,本将军保证他的安全。”
“这……”高昌使节顿时面露难色道。
侯君集冷笑道:“你只需传话给麴智盛即可,愿不愿意让他自己选择,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念在鞠文泰刚刚去世,就给高昌三日时间发丧,如果三日之后,高昌还不投降,那就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尚书大人高抬贵手呀!”高昌使节连连求饶道。
“来人,送客!”侯君集大手一挥道,如今大唐已经有了田地城作为立足之地,该急的应该是高昌了。
“请吧!”辛獠儿上前将高昌使节请了出去。
高昌使节离去之后,侯君集环视众将朗声道:“全军休整三日,三日之后,无论高昌是否投降,立即发兵高昌城。”
以侯君集的性格,又岂能在乎所谓的礼仪,唐军穿越两千里戈壁,又连日行军攻占田地城,身体早已经透支,如今有了田地城作为基地,修正三日之后,唐军定然恢复巅峰状态,要知道下一战他们要面临的可是号称西域第一雄城的高昌城。
“墨祭酒,这一次高昌城就看你的了!”侯君集这一次郑重的看向墨顿道。
墨顿豁然起身,拱手道:“火器监定然不会辜负将军期望。”
一旁的辛獠儿不由脸色露出讥讽之色,不过想想之前火药的威力,到嘴边的讽刺话,不由咽了下去。
高昌王宫之中,高昌新王麴智盛正在焦急的踱来踱去,如果是平时他继承了高昌王位,自然是满心欢喜,然而此刻唐军大兵压境,高昌王位那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呀!可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回大王,派往唐军中的使节已经回来!”一个将领汇报道。
麴智盛连忙迎了上去,向使节问道:“怎么样,唐军可曾答应了。”
使节看着麴智盛期盼的眼神,不由低垂头道:“侯君集说,只要大王自缚双手到唐军去请罪,他就放过高昌。”
麴智盛顿时涨红了脸道:“简直是欺人太甚,本王自缚双手去唐军,大唐是想不费一兵一卒征服高昌。”
“可是唐军势大,又有火药相助,高昌实在是难以抵抗呀!”一个官员忧心忡忡道。
“就是,当年我就劝先王,不要得罪大唐,可是先王偏偏不听,现在好了祸事来了。”
“就是连突厥和吐谷浑都败在唐军之手,我高昌实力更逊色于两国,这一次,高昌在劫难逃了。”
刹那间,整个高昌王宫一片哀声。
麴智盛脸色难明,他自然想要保住高昌,可是一旦激怒唐军,那他的下场恐怕犹如落得伏允一般下场,可是如果自缚双手投降,固然能够保住他的性命,高昌恐怕注定保不住了,而他刚刚到手的王位也不翼而飞。
就在麴智盛进退两难的时候,忽然一声通报让他看到了希望。
“启禀大王,阿史那贺鲁将军已经率领突厥大军前来,不日即可抵达可汗浮图城。”
麴智盛闻言大喜,西突厥援兵到了,这一次,高昌有救了。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西突厥出兵
“突厥援兵来了!真是太好了!”
刹那间,高昌文武百官一片欢呼,纷纷松了一口气,在西域,高昌强大之处是拥有坚城,立于不败之地,这才在西域横行无忌。
要论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当数西突厥无疑,西突厥单单控弦之士就用十多万,乃是当之无愧的西域霸主,西突厥出兵三万,本身就是一个不弱的力量,更代表着西突厥的态度,如今西突厥和高昌两大西域强国联合,共同对抗大唐。
“贺鲁将军带了多少突厥勇士?”麴智盛连忙问道。
“足足有两万兵马。”官员禀报道。
高昌百官不由面露喜色,三万兵马在西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号称勇武的突厥勇士,在西域可以说是灭国的力量。
“三万兵马!”麴智盛略微放心,西突厥三万骑兵,高昌本部也有三万兵马,再加上高昌坚城守护,这股力量足以对抗十万大唐将士。
“大王,那唐军那边?”高昌使节问道。
麴智盛冷冷的看了高昌使节一眼道:“先将父王下葬,再商议迎战唐军。”
“迎战唐军?”高昌使节不由呆了会,这才明白麴智盛的意思,定然是联合西突厥对抗大唐,一想到大唐的金戈铁马,高昌使节不禁一阵胆寒,然而看到麴智盛坚决的脸庞,不禁将想要劝说的话吞进了肚子里。
麴智盛看着父亲的棺木,眼神之中不由闪过一丝坚决,他的父亲宁愿死在皇位上,不愿意去长安城,难道他愿意失去这刚刚到手的高昌王位,再说,他并不是真正的已经走投无路了,西突厥援军就在可汗浮图城,高昌未尝没有守住的可能。
由于时间紧急一切从简,高昌王鞠文泰匆匆下葬,虽然鞠文泰在葬礼从简,然而规格却是历代高昌王族最高的,几乎高昌城的百姓都自发的前来为鞠文泰送行。
鞠文泰在位期间,高昌利用大唐丝绸之路唯一通道的优势,让高昌快速富裕起来,百姓普遍受益,可谓是深得民心。
“听说这一次是唐军逼死先王的。”
“先王本已经寻来了青龙真药,可是为了高昌,为了平息大唐的怒火,拒绝服药,一心求死。”
“更可恨的大王为了高昌而死,而大唐竟然还不放过高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