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灵童转世,当有高僧圆寂,而并非真正死亡,而是投胎转世,只需朝着高僧生前定下的方向寻找,定然会遇到一个符合高僧遗言特征的稚童,此人就是高僧的转世灵童。”墨顿道。
法琳大师心中一震,不由豁然而起,如果佛家早有此法,恐怕早就大兴,然而当他看到墨顿的时候,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方法只能在民风淳朴的地方使用,如果再大唐用,有诸子百家在,恐怕只能被打脸。
“第二策,则是佛家吐蕃化。”
“吐蕃化?”法琳大师不由眉头一皱,有些不解。
墨顿解释道:“吐蕃并不比富饶的天竺和大唐,地处高原,物产稀少,人丁稀少,百姓多以游牧为生,只生产少量的青稞,根本不足以支撑佛家吃素,佛家要想在吐蕃大兴,必须要迎合吐蕃的特点,不戒荤,不戒色。”
法琳大师勃然变脸道:“绝不可能?不戒荤,不戒色,那还能是佛家么?”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想要弘扬佛法,必须要做出牺牲。”
法琳大师顿时一脸纠结,这他一生所坚持的佛家实在是相差太大了。
墨顿继续道:“并非墨某故意为难,破戒是为了第三策,重修经书,墨某抽空写了几本佛经,还请法琳大师指点。”
墨顿说完,转身在书桌上拿出几本佛经,递到了法琳大师手中。
法琳大师伸手接过翻开一看,顿时脸色凝重,这几部佛经和大唐佛经迥异,但是其哲理却依旧高深,当他翻到最后一本欢喜佛经的时候,不禁脸色一变,好在他佛法高深,忍住心中的悸动,将其看完,合上经书久久不能言语。
良久之后,法琳大师这才恢复平静,一脸震惊的看着墨顿道:“如果此时有人给我说,你乃佛祖的灵童转世,贫僧也深信不疑,可惜你慧根如此深厚,却生在了墨家。”
“万法归一,诸子百家道法各异,最后也是殊途同归。”墨顿打了个自己也不理解的禅机道。
“万法归一。”
法琳大师果然顿悟,双手合十道:“墨施主果然是大慧根,贫僧着相了。”
“如果佛家不愿意,那此事对你佛家并无损失,等到玄奘大师归来,西方佛国之事就此作罢!如果佛家愿意,那就好好领悟这几本佛经,如果佛家需要,无论是墨家还是大唐都会相助佛家一臂之力。”墨顿不可置否道。
法琳大师心中一震,他并非只会念经的傻和尚,而是佛家的护法沙门精通世故,自然听懂了墨家子的话中的意思,未来如果佛家在吐蕃受挫,也将会有强援相助。
“容老衲回去商议一番。”
法琳大师行色匆匆的离开墨府,落在有心人眼中,这定然是法琳大师和墨家子闹掰的表象。
然而众人却不知道法琳大师已经心神失守,此乃关系佛家的未来,法琳大师自己一人自然做不了主,他需要和长安城的佛家高僧共同商议。
济法寺。
长安城的高僧再一次齐聚,一个个默然的盯着眼前的数本佛经,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平静,如今一个巨大的抉择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法琳大师一脸凝重的看着诸位高僧道:“诸位,墨家子已经将此路摆在我等面前,我佛家如何抉择,还请诸位拿定主意。”
“阿弥陀佛,我佛家六根清净,岂能破戒,贫僧认为墨家子的计划颇为周详,哪怕不破戒,我等也可以在吐蕃建立西方佛国。”会昌法师皱眉道,他实在是对西域佛国计划心动,但是却不愿破戒。
法琳大师摇了摇头道:“难!老衲也曾问过墨侯,但是墨侯却认为,如果佛家不破戒,佛家将始终不能融于吐蕃,谈何建立西方佛国。”
一众高僧微微颔首,他们或许对墨家子限佛不满,但是不能不承认墨家子的眼光,既然墨家子说难,那恐怕是真的不行。
“佛祖尚且割肉饲鹰,我等为了弘扬佛法,也只有舍弃这身臭皮囊了。”同仁方丈叹声道。
“然也!如今大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皆有精进,而唯独佛家被处处排挤,否则我等也不会费劲心机想要赢回玄奘,西方佛国绝对不能错过,一旦大唐攻下吐蕃,佛家将会遗憾终身。”法琳大师叹声道,他自然知道墨家子和朝廷扶持佛家的意思,如果此刻佛家不出力,那一旦吐蕃并入大唐,西方佛国根本是无稽之谈。
“何止是诸子百家,就连诸子百家的后辈也纷纷崭露头角,墨家子暂且不说,就连墨家子首徒武媚娘已经声名赫赫,孔家的孔惠索、算学一脉的祖名君,医家墨五,就连衰败的法家也收了一个徒弟被墨家子评为沧海遗珠,这一点我佛家可是落后太多了。”会昌方丈忧心忡忡道。
同仁方丈看了看会昌方丈身后的辩机,摇头道:“会昌大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依我看,会昌大师的高徒辩机年纪和墨家子相仿,但是颇具慧根,日后定然会成为佛家中流砥柱。”
辩机豁然一惊,连忙从欢喜佛经的震撼中摆脱出来,恭敬道:“小僧愿意为佛门献身,入吐蕃传道。”
会昌法师却摇头道:“辩机,你乃佛家下一代少有的聪慧弟子,但是相比于这几人也是相差甚远,此次玄奘法师归来,本师想推荐你跟随玄奘法师学习佛法,吐蕃传道自有我等老僧献身,希望你莫要让佛门失望。”
辩机顿时遗憾道:“多谢师尊栽培。”
至此,长安佛门定下了决策,全力配合吐蕃和墨家子演好这出戏,毕竟西方佛国关系到佛家的未来,绝对不容有失,哪怕牺牲再多。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吐蕃求和
有了佛家的帮助,终于吐蕃使节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机会,等到了李世民召见的消息。
“吐蕃王松赞干布向天可汗问好。”禄东赞上前,一个大礼拜倒在大殿之下。
一旁的墨家子看到禄东赞顿时露出仇恨的目光,豁然出列上奏道:“启禀陛下,吐蕃狼子野心,在玉门关外伏击火器监正是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而禄东赞正是幕后黑手,臣恳请陛下斩杀禄东赞,为战死的一百八十名火器监将士伸冤。”
“一百八十名!”禄东赞不由心中被重重一击,吐蕃整整损失了五千骑兵,而火器监仅仅损失了一百八十名,他可以想象的到当时的战事吐蕃骑兵是何等的惨烈,自己的儿子论钦陵被墨家子当成受伤的猎物不断追踪的无力和恐惧。
然而如今他只能自己吞下这个苦果,因为这场战事是他一手挑起的。
“禄东赞,此事你如何解释。”李世民脸色一变,冷然道。
感受到李世民强大的压力,禄东赞顿时冷汗直流,他知道此刻一个应对不好,他和吐蕃都难逃此劫。
“砰!”
禄东赞用力的叩首,声音之大顿时传遍了整个太极殿,让李世民也不禁吓了一跳。
顿时禄东赞脸上鲜血直流,然而他却丝毫不顾,凄然道:“逆子大逆不道私自窃取兵符,酿成大祸,外臣无话可说,若非他葬身于沙漠,外臣定然亲自斩其脑袋献给大唐。”
大唐众臣不由一阵愕然,没有想到禄东赞已经毫不犹豫的承认了。
墨顿冷然道:“禄东赞不要以为你儿子死了,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所谓子债父偿,吐蕃无故伏击火器监,图谋大唐火药,罪不容赦,这件事情你禄东赞还有吐蕃都要负责任。”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经过高昌之战,火药的重要性得到无限拔高,吐蕃已经触犯了墨家子的逆鳞,若不惩罚吐蕃,那大唐如何能够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