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126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阿史那结社率冷笑道:“中郎将,谁稀罕你大唐的官位,我乃是阿史那家族之人,我想要的是可汗之位。事到如今也不怕告诉你们,不只是告密突利谋反,就连突利之所以会死,乃是我下的手。”
阿史那结社率明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毫无顾虑的揭开了当年的真相。
贺逻鹘顿时犹如五雷轰顶,突利早逝之后,贺逻鹘对阿史那结社率这个叔父向父亲一样对待,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认贼作父。
顿时一众突厥官员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阿史那结社率竟然下此狠手,杀害兄长突利。
“阿史那结社率,你简直是狼子野心,竟然为了一己之利,残害兄长。”阿史那思摩怒发须张道。
“一己之利,不,我自始至终可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我如果想,只需像你们一样跪在这个狗皇帝面前即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突厥汗国,当年我力劝突利乘着突厥内迁,部落大多不满之际,带领突厥各部起兵,趁机消灭大唐,一举成就先父始毕可汗未成之大业,可是我没有想到突利如此软弱,竟然畏惧不敢。
既然突利软弱,那他就没有必要占据可汗之位,所以我就先告突利谋反,再密谋将其毒死,可惜李世民对我有偏见,拒绝沿用草原之上兄终弟及的习俗,反而扶持你这个幼子继位。否则如今入主中原的乃是我突厥汗国。”阿史那结社率狂妄道。
一众突厥将领不由一震,不知道是为阿史那结社率的雄心还是野心所震撼。
“你简直是疯狂!突厥要是跟着你早晚会族灭的。”阿史那思摩难以置信道。
阿史那结社率狂妄道:“那又如何,跟着大唐何尝不是!如今大唐接连扩地数千里,这其中又有多少是我突厥儿郎打下来的,这都是我突厥儿郎的鲜血换来的。”
墨顿上前怒斥道:“简直是可笑,两次西征的将士七成是大唐将士,三成是突厥和其他各族的联军,伤亡最多的也是大唐将士,而且此次西征高昌,突厥将士更是一人未伤。”
墨顿用铁一般的事实打脸阿史那结社率,第一次西征吐谷浑,突厥将士虽然有伤亡,大唐并没有亏待他们,给阵亡的将士丰厚的补偿,那些将士的死亡也为突厥将领赢得了荣华富贵,在场的突厥官员都是既得利益者。
至于第二次西征高昌,由于火器监一击破城,突厥将士更是一人未伤,更说不上突厥将士流血牺牲为大唐打下来的江山,对此不少突厥官员倒有跟对大唐的想法,不用出力也可以获得功劳。
阿史那结社率惨笑道:“就像是猎人打猎牵着的狗一般,我突厥人天生是草原上的狼,在草原上奔跑,不是你大唐的狗。为主人看家护院,追逐猎物。”
一众突厥官员不由脸色难堪,阿史那结社率表现出疯狂的狼性,比他们所有人都更像突厥人。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突人和汉人之争
“这就是你叛乱的理由,朕从未轻待突厥各部,反而倍加厚赐,突厥和大唐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朕待突厥百姓更胜大唐子民,突厥南下不用再忍受酷寒,不由再忍受饥饿疾病,有何不好?”李世民怒斥道。
他原本想要公审阿史那结社率,以儆效尤,却没有想到阿史那结社率竟然公然鼓动突厥和大唐对立。
“那又如何?还不是先让我突厥人为大唐征战。”阿史那结社率冷笑道。
李世民心中一叹,他知道一旦出了刺杀这件事情,无论在大唐和突厥之中心中都埋下了一个刺,再也回不到从前亲密无间的合作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阿史那结社率。
“阿史那结社率恶意破坏两族和平,阴谋刺君,罪大恶极,抄家论斩。”李世民冷声道。
一众突厥将领听到李世民的判决顿时松了口气,李世民仅仅斩杀了阿史那结社率并未株连,可以说是网开一面了。
按照大唐律,刺杀君王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然而阿史那结社率却是阿史那家族之人,乃是突厥人的领袖,一旦要株连九族,恐怕整个在场的突厥将领没有几个能够置身事外。
“哈哈哈,你杀了我又如何,突厥永远不可能寄人篱下,我突厥总有一天回重新回到草原之上。”
顿时几个侍卫立即将阿史那结社率押了下去,而阿史那结社率依旧猖狂无比,大声的离间突厥将领和大唐的关系。
然而,阿史那结社率虽然是主谋,但是地位并不重要,一众突厥将领关注的则是另一个人,那就是倒霉的贺逻鹘。贺逻鹘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他痴迷于可汗之位,却又没有实力,他依仗的叔父竟然是杀害父亲的真凶,从头到尾仅仅是利用他而已。
“贺逻鹘,你阴谋刺君,本该千刀万剐,但是念在你被人利用,你父突利更于大唐有功,今日就饶你一死,夺你可汗之位,流放岭南。”李世民看了看一众突厥将领,最终还是没有下杀手,放了贺逻鹘一马。
“父汗,儿臣不孝呀!”贺逻鹘听到李世民赦免,非但没有露出欣喜,反而更加心如死灰,他被杀害父亲的贼人蒙蔽不说,又用父亲的功劳躲过一死,实在是愧对父汗。
李世民之所以绕过贺逻鹘,自然不是因为贺逻鹘被人利用,或者是突利的功劳,这些和刺君之罪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真正让贺逻鹘逃过一劫的乃是一众突厥将领,李世民要用饶他一命来收拢一众突厥将领的心。
“多谢天可汗圣恩!”一众突厥将领感激涕零道。
“尔等也担惊受怕一天了,都回去歇息吧!”李世民伸手一挥,意兴阑珊的回宫。
满朝重臣对望一眼,不禁叹了口气,陛下待突厥如同手足,而突厥却深深的给李世民来了一刀,这对李世民的打击可想而知。
一众突厥将领满怀愧疚的离去,而不少汉臣却是眼神一闪,默契的留了下来。
阿史那结社率虽然罪该万死,但是有一点没有说错,突厥和汉人的矛盾已经很深,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尤其是经历过刺杀事件之后,非但突厥人心中有裂痕,大唐百姓同样群情激奋。
“启禀陛下,臣认为突厥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魏征率先进谏道。
“诸位爱卿,这是何意?此事就此揭过即可。”李世民看到群臣到来,不由诧异道。
魏征摇了摇头道:“陛下想的太简单了,臣曾经谏言,反对突厥内迁,今日之事恰巧证实了微臣的忧虑,阿史那结社率绝非一人如此之想,想来突厥各部之中想回归草原之人并不少,长此以往,必生祸乱,甚至五胡乱华之危机重现,是时候让突厥各部迁回长城以北的草原了。”
李世民眉头一皱,如果是之前,李世民定然是认为魏征是危言耸听,而阿史那结社率竟然在突厥内迁之际就想着鼓动突利造反,幸亏突利并未听从,否则以突利的声望,定然一聚突厥各部,在大唐内部造反对大唐造成致命的伤害。
然而李绩却摇了摇头道:“臣反对,放突厥回归草原只能是放虎归山,当年突厥何等的强大诸位难道都忘了么?”
李绩站在军方的角度上,坚决反对将突厥各部放回草原,否则一旦突厥再次做大,恐怕大唐北方边境再无安稳之日。
李世民脸色一变,当年的渭水之盟乃是他一生中的耻辱,最后举国之力击败了突厥这才一雪前耻,而如今又要放突厥各部回去,李世民怎么也无法办到,而且刚才阿史那结社率表现出来的狼性更让李世民心惊。
“突厥本就属于草原,如今却迁入黄河以南,自然思念故乡,迟早生变。”文官一脉力主让放归突厥回草原。
“不可,突厥各部能征善战,乃是我大唐屡次作战最精锐的战力,绝对不能放其离开。”突厥各部都是最精锐的骑兵,乃是大唐军方重要的组成部分,军方自然不愿舍弃这股精锐的战力。
一时之间,文武双方争执不断。
“好了,朕如此优待突厥各部,难道还不能让他们归心么?”李世民经历过开国之战,自然知道突厥骑兵的重要性,自然不愿意轻易舍弃这股力量。
长孙无忌苦笑出列道:“陛下有所不知,如今的突厥各部的日子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心中恐怕早有了怨言。这才让阿史那结社率找到了机会,聚拢如此多的叛徒。”
“长孙爱卿何出此言?”李世民不解问道。
长孙无忌回头看了一下众臣最后的墨家子,苦笑道:“这事恐怕还要从墨家崛起来说,在此之前,突厥各部在黄河以南过得极为自得,自然无人愿意造反,哪怕是突利的威望和名声,恐怕也是无能为力,这恐怕也是突利安分守己的原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