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修蜀道恐怕更是难上加难,而墨家子竟然用一首诗词改变了局面,墨家子不愧是墨家子。”马总编感叹道。
原本墨家子主张修蜀道可是所有人都反对,孤立无援,如今墨家子的这首诗词一出,兵部的态度则会立即大变,而川蜀之地的官员则会立即倒戈,带头主张修通蜀道,朝中的形势立即有利于墨家子而来。
韦思安冷笑道:“不可能,想要修通蜀道除了朝堂争锋之外,还有一个最实际的问题,那就是钱,这几年朝中大肆修路,早已经掏空了国库,根本拿不出来修建蜀道的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墨家子又拿什么修建蜀道。”
“可是万一墨家子再次提议发放债券呢?”马总编皱眉道。
韦思安摇头道:“利用墨家先进的墨技吸引朝廷大肆基建,此乃墨家子的阳谋,一来朝廷因此而重用墨技,二来,朝廷则需要从工业汲取大量的税收来弥补亏空,就更加离不开墨家,如今儒家已经洞察了墨家子的阳谋,墨家子想要再故技重施,恐怕就要难上加难了,本公子可以保证,只要年初大朝会一开,国库那点钱财根本过不了夜,发放债券更不用想,除非墨家子还想用墨家村一己之力来修建蜀道,可是蜀道可不比渭水大桥,就是十个墨家村也填不上这个大窟窿。”
“全面围困墨家子,此乃儒家已经达成的共识,从现在开始,墨家子想要成事已经是千难万难了,更别提像修蜀道这等超级工程。”
听到韦思安的话,马总编不知道该是高兴还是悲哀,堂堂儒家因为一己之私,竟然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一刻,他隐隐约约竟然期盼墨家子再创奇迹,修成蜀道这个惠及万民的工程。
果不其然,随着脍炙人口的蜀道难的广泛传播,蜀地的困境清晰的摆在大唐面前,全民掀起了需不需要修建蜀道的热议。
“川蜀之地苦路久也。”
当蜀道难传播到川蜀之地的时候,百姓闻之无不潸然泪下,川蜀之地受困于蜀道,每次出川都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现在终于看到了曙光,只要能够修通蜀道,日后川蜀之地和关中连成一片,这其中的好处足以让所有蜀民心动。
在治下百姓的不断请命之下,蜀地的官员再也坐不住了,联名上书朝廷,请求修建蜀道。
蜀地官员的上书才刚到,半退休的李靖也上书陈述蜀地的地势险要,一旦有突发状况,必成后患。加强蜀地和关中的联系,修建蜀道乃是势在必行。
顿时朝堂形势大变,原本胎死腹中的蜀道计划再次成为朝堂的焦点,而这一切的变化竟然是墨家子的一首诗所引起的。
“墨家子一诗之威竟然如此。”所有知道内情之人无不咂舌道。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蜀道计划
新年大朝会。
太极殿内,百官云集,而一两个陌生的身影出现在太极殿内,引起了众臣的惊讶。
“益州令、汉中令!”
当文武百官看到这两个身影的时候,不禁一片哗然,他们没有想到蜀地官员的上书刚至,益州令和汉中令竟然联袂而至,其目的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蜀道计划。
汉中距离长安城不远,能够短时间赶到长安城并不令人奇怪,而益州距离长安城却相距千里,却能在最短的时间赶到长安城,这不禁让人感到益州令对于修建蜀道的迫切。
一直以来,世人皆传扬一益二,可见益州的繁华,然而随着砖路的大规模修建,各大城市异军突起,兰州,开封,甚至连原来益州根本不放在眼中的汉口都隐隐约约超过益州的迹象,再加上朝廷禁酒令的下达,让川蜀之地的酿酒业找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原本高额的酒税立即成为空谈,益州的赋税一落千丈。
近年的了吏部考核,兰州,开封汉口等县令皆是上等,而他这个益州令却是中,再这样下去,他恐怕益州令的位置难保,这怎能不让益州令焦急。
当听闻墨家子的蜀道计划以及蜀道难之后,益州令顿时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一旦修通了蜀道,将川蜀之地和长安连接起来,益州的发展定然可以突飞猛进,更甚者他还可以借助蜀道这个功绩更进一步,位列朝堂也未尝不可。
“臣益州令冯冠,挟益州百姓万民书祈求陛下修建蜀道。”太极殿内,益州令冯冠手捧蜀地百姓的万民书祈求道,声声恳切,直言蜀地百姓苦路久亦,犹如杜绝啼血,朝堂百官闻之无不动容。
“益州令未免太过于心急了,此事朝廷早有决议,修建蜀道为时过早,而且牵涉到火药泄密的风险,更别说修建蜀道巨大的所需要巨大的造价,据目前来说,修建蜀道根本不可行。”新任国子祭酒马嘉运勃然反驳道。
汉中令梁明哲躬身再拜道:“并非下官心急,而是蜀地实在是等不了了,众所周知从长安到川蜀之地的路有四条,第一条则是众人皆知的金牛道,金牛道路程最短,但是最为险要。墨侯的诗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此地。”
百官微微点头,他们虽然在朝中,依旧对金牛道久闻盛名。
“除此之外,还有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这些入川蜀道要么距离长,要么地势险恶,不利于修路,而且全部不能通车,只能靠马队人力运输,如果能够建成蜀道,定然能够改变千百年来川蜀之地不通车的历史。”汉中令激动道。
连小小的兰州令都可以凭借陇海线一跃成为大唐政坛新贵,如果能够修通蜀道,那他汉中未来的成就定然不会逊色于兰州,至少现在整个川蜀之地的产出要远远大于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包括西域在内也比不上川蜀之地重要。
益州令躬身道:“自古以来,战国时期,秦国得川蜀实力大增,最终一统六国,楚汉争霸之时,刘邦蛰伏蜀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方一统天下,而我大唐开国之时,川蜀之地更是出钱出力出人,立下汗马功劳,自古以来,川蜀之地的命运就和关中连在一起,如今有了蜀道计划,川蜀之地即将和关中连成一片,这其中的意义,下官相信诸位位居朝堂要比下官更加清楚。”
朝堂诸公纷纷沉默,他们自然清楚这其中的好处,但是如果通过了蜀道计划,那他们限制墨家子的计划恐怕就要落空了。
“火药之密对大唐太过于重要,火药民用,泄密的风险实在太大。”李绩依旧有些犹豫,反对道。
冯冠昂然道:“江山永固在德不在险,火药的确重要,但是昔日我大唐并未有火药,不是依然震慑四方,更别说墨侯已经提议组建工兵营,避免火药泄密风险。”
“然也,正如墨侯所说。军用墨技的最终目的乃是为民用,无论是御敌于外,还是炸山修路都是火药的无上功绩。”汉中令接着说道。
墨顿不禁暗中喝彩,这些官员的嘴皮子的确能说,竟然说的满朝百官哑口无言,看来他让川蜀之地的官员出面打前锋是正确的选择。
“修通蜀地出川之路,实乃是川蜀之地千百年来梦味以求的事情,还请陛下怜悯蜀地百姓千百年的愿望。”益州令和汉中令声音凄厉的恳求道。
听着益州令和汉中令声声泣血的恳求,再想想川蜀之地千百年来的困境,满朝文武大臣不由一叹,再也无法违心的驳回蜀道计划,他们可以围困墨家子一人,却无法继续围困几百万川蜀之地的百姓。
工部尚书张亮皱眉道:“根据墨祭酒所提议从截取金牛道和褒斜道部分共同修建蜀道,需要挖开近十个隧道,十多架桥梁,更别说需要环山路不知有多少,而从陈仓道或者子午道修建蜀道其中的工程量却小了很多,不知墨祭酒为何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该不会因为这条新蜀道是途径墨家村吧!”
工部尚书张亮心中一动,既然从大义上无法阻止蜀道计划,那就从私德上攻击蜀道计划。
顿时满朝官员的纷纷向一旁墨家子而看去,只见墨顿昂然出列道:“诸位只看到蜀道计划的困难,却没有意识到蜀道计划的好处,截取金牛道和褒斜道修成新的蜀道虽然工程比较困难,却是最近的一条路,从长安城到汉中城仅仅七百里,新蜀道的确可以走其他路线,但是从陈仓道出发,还是走子午道都会有多出五百里路程,这五百里路的造价恐怕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既然这三条路的造价相差无几,为何我等不选择一条最近的,一旦新蜀道修建完成,从长安城到达汉中的时间就可以从原来的十天,缩短到一天一夜即可到达,而且是全程车马不停。”
“一天一夜入川!车马不停!”益州令和汉中令不由激动地老泪横流,这将会是何等的神迹,非但出入川蜀的时间大大减少,就连运输工具也由人力变成了车马,运载量大增,这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价值三百万贯的墨技
“启禀陛下,蜀道计划可以将川蜀之地和关中平原连成一片,既解决了川蜀之地出川之路,又打通了长安城南下通道,此乃共赢之事,还请陛下三思。”出人意料的是长安令苏洛生竟然顶住儒家压力,率先支持蜀道计划。
其实也不怪苏洛生倒戈,毕竟苏洛生和益州令和汉中令的情况一样,不,甚至比他们更加不妙,益州和汉中对标的乃是汉口和兰州,这两个城市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并未超越益州和汉口,然而长安城如今已经完全落入了下风,在税收人口等方面被洛阳超过,如果不是长安城还有帝都的光环,恐怕长安城早已经落败。
如果能够修建新蜀道,苏洛生的政绩也能好看一些,否则就等着丢掉长安令的位置吧!
“叛徒!”儒家官员顿时心中大怒,一个个怒目等着苏洛生,然而苏洛生却摇头苦笑,正如益州令和汉中令,他们也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