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136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墨顿朗声道:“火器军本就是以攻击力著称,防御力较弱,如果人数上满万,攻击力会倍增,以攻代守之下,火器军的短板将会彻底弥补,防御力和进攻力会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退可守,进可攻。”
李世民闻言一震道:“既然如此,不如将火器军扩充到两万甚至是五万,那天下又有谁是大唐的对手。”
墨顿摇头道:“万万不可,如今的火器还不完善,再加上火药沉重,上万火器军的辎重已经是很沉重的负担,人数再多就会拖累火器军的行军速度和进攻效率,而且靡费过多。”
李世民这才从兴奋中反应过来,想象也不现实,三千火器军的花费就已经远超上万骑兵的花销,尤其是火药,的确是好用而且威力巨大,但却是一个吞金兽,上万火器军恐怕已经是大唐所承担的极限了。
“除此之外,火器军乃是新式兵种,不能再任用大字不识的悍将,而是需要从军校中挑选佼佼者填充军官层,如此方可保证火器军的忠心和战力,如此一来,火器军战力激增,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墨顿再次提议道。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看来将是时候将火器军重新交到你的手中了。”
墨顿讶然抬头,吃惊的看着李世民,他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要将上万火器军交到他的手中,要知道能够统领万军的无不是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将,而他不足三十就已经跻身此行列了。
“怎么,还在怪朕将夺你火器军将军的职位。”李世民佯怒道。
墨顿苦笑一声,坚定的摇了摇头道:“陛下厚爱,臣受之有愧,然而经过臣复盘草原之战发现,一个柔弱的文官并不适合统领火器军,火器军虽然是微臣一手创建,但是微臣也并非武将,有一个人选比臣更加合适火器军将军之选。”
李世民眉头一挑道:“怎么?墨爱卿是要向朕举贤荐才。”
墨顿点了点头道:“不错,臣要举荐的是原火器军校尉薛仁贵。”
“薛仁贵!”李世民不由讶然道,此人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校尉,但是在火器军的战报上,都有此人的名字。
墨顿点了点头道:“不错,如果单论对火器军的了解,除了微臣之外,天下就要数薛仁贵了,而且当时微臣醉心于火器监,火器军几乎是薛仁贵一手组建,再加上其乃是第一批军校学员,而且其本人箭法超绝,作战勇猛,乃是难得的猛将,乃是火器军将领的不二人选。”
“竟然有如此良将,此人现在何处?”李世民大感兴趣道。
墨顿回答道:“薛仁贵如今正在秦岭之中,率领新组建的工兵营开凿新的蜀道。”
“传令下去,让薛仁贵立即回京,筹备重建火器军事宜。”李世民大手一挥道,吃一盏长一智,经历过空降长孙冲和孙武开的惨痛教训之后,李世民决定听取墨顿的建议,重用从火器军一步步爬上来的薛仁贵,确保火器军的战斗力。
“不过,薛仁贵毕竟是一个校尉,骤然官升两级成为火器军将军未免惹人非议,就认命薛仁贵为折冲将军,为火器军副将,由老将张士贵遥领火器军将军一职位。”李世民想了想道。
墨顿闻言不由一叹,历史的惯性是何等的强大,原本已经偏离轨道的冤家二人,竟然又撞到了一块。
“微臣遵旨!”墨顿虽然历史惊人的相似,但是依旧领命,一来,薛仁贵一跃成为火器军将军的职位的确是升迁过快,不利于他的成长。
二来前世的薛仁贵所率领的是缺兵少将的伙头兵,而如今薛仁贵所率领的乃是兵强马壮的火器军,要比前世的开场强上太多,区区一个张士贵恐怕根本压制不住薛仁贵,有时候,磨难才是一个人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武媚娘的逆袭
薛仁贵的磨难还在未来,武媚娘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现在的武媚娘正处于上穷水尽之时,现在所用的纺纱机可以传承千年的成品,已经是经历过上千年的改进臻至完美,想要改进那就必需有大的突破,小打小闹根本无济于事。
武媚娘一连改进了数种纺纱机,最后都功亏一篑。
“难道女人成就一番事业就如此之难么?”武媚娘不禁颓然道,曾经的她跟着墨顿那可是顺风顺水,现在豁然醒悟,原来她的之前的顺风顺水都是师父已经给她指好了方向,这才让她一撮而就。
现在的她自己主掌纺纱作坊,再无师父在一旁指点,这时的她才感觉到创业之艰难。
“如果是师父处于这种处境会被困住么?”武媚娘不禁反思道,然而随即就摇了摇头,师父不是没有遇到过困境,反而哪一次师父遇到的困境都要比她困难得多,但是每一次都能轻松应对,甚至是更上一层楼。
“如果是师父在此,他会怎么做呢?”武媚娘忽然心中一动,开始反向思考。
“墨家机械!”
武媚娘心中一动,最先应用的定然将墨家机械运送到纺纱之中,尽可能的节省时间,以达到更加高效纺纱效果。
除了墨家机械之外,师父还会应用其他百家学识为墨家所用,哪怕是一点点改进,也会引起画龙点睛的效果。
武媚娘仿佛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豁然开朗起来,这一刻,她的脑海中灵感迸发,思如泉涌,将自己关在房间之中,闭门研究。
几天后,武媚娘正式出关,无视一旁担忧的墨家女子,简单梳洗一番之后,直奔城外而去。
武媚娘沿着砖路纵马狂奔,不一会就赶到一个偌大的作坊面前。
“还请通禀一声,墨家武媚娘求见织娘。”武媚娘翻身下马朗声道。
“墨家武媚娘。”门房一听,不由心中一震,在长安城中,墨家大师姐武媚娘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尤其是经历过晋王选妃风波之后,武媚娘更是妇孺皆知,当下门房不敢耽误,连忙进去通禀。
“原来是赫赫有名的墨家大师姐驾到,织娘真是三生有幸呀!”不一会,一个干练的中年女子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此人正是长安城赫赫有名的织娘,掌控着长安城最大的棉纺作坊。
织娘虽然掌控着长安城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面对武媚娘却不敢小觑,一来墨家大师姐的威名远扬,二来据她所知,武媚娘现在可是她的竞争对手,手中同样有一个棉纺作坊,如果是其他人织娘并不忌惮,但是出身于墨家的武媚娘让她如芒在背,毕竟墨家的实力对一个普通的作坊乃是绝对的压制。
“织娘客气了,媚娘刚刚入行棉纺作坊,方知女子创业乃是何等的艰难,织娘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在长安城立足,实乃让媚娘佩服。”武媚娘恭维道。
“媚娘过奖了,媚娘才是女中豪杰,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名满长安!”织娘口中谦虚,实则警惕道。
“媚娘今日前来,是想和织娘谈一桩买卖。”武媚娘直截了当的说出此行的目的。
“哦!媚娘请讲!”织娘眉头一挑,静待武媚娘下文。
“媚娘新造一台纺纱机,乃是水力驱动,一次可以纺纱十根棉线,一台纺纱机堪比十个女工劳作,不知织娘是否有意向。”武媚娘直接道。
水力纺纱机乃是她逆推墨顿的思维得到方法,纺纱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问题,需要人工摇动费时费力,如果能够解决动力问题,那将大大提高效率,而墨顿的提出的化天地之力为所用的观念,让她瞬间想到了水力代替人力。
“当真!”织娘心中一震,满脸惊讶道,她现在满打满算才上几十台纺纱机,如果有了水力纺纱机,那岂不是产能暴增十倍以上。
然而织娘仅仅是心动一番之后,随即苦笑摇头道:“媚娘实在是高看织娘了,长安城的纺织现状你是清楚的,织娘就是可以纺织出来更多的布匹,那也是枉然,在长安城根本卖不出去。”
和武媚娘分析的一样,织娘心中明白,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纺纱、织布,乃是家家户户必备技能,商业产出的布匹哪怕是长安城也需求有限,富贵人家看不上,普通家庭人人会做,否则以武媚娘的才能,她的棉纺作坊也不会濒临倒闭。
武媚娘有备而来,胸有成竹道:“织娘这就有些偏颇了,你可知道在长安城除了中户人家需要布匹之外,还有几十万人需要购买布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