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三匆匆而来,递上给墨顿一本《秘史》,他负责墨家的情报消息,及时的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即知道大事不妙,开始向李世民禀报。
“《秘史》”
墨顿看着手中的书册,心中一惊,不禁想起了历史上那个最赫赫有名的乱世谶言,果然当他翻阅几页之后,果然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谶言。
“可曾追查到来历。”墨顿皱眉道。
墨三摇了摇头道:“对方极其狡猾,放出《秘史》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墨家追查书册,最后查到了长安城的一家印书坊,可以早已经人去房空,单单从手段的来看,恐怕是新任阴阳子的所为。”
“阴阳家!”墨顿心中一叹,阴阳家果然难缠,盛世谶言女主昌虽然是直接指向墨家,然而却仅仅是女权崛起而已,并未牵涉到谋反,墨顿顺势将其破解。
这句乱世谶言直接将墨家置于尴尬的地位,墨家虽然已经从女主昌脱身,但是若没有女主昌这个势头,又岂能会顺势推出女主代有天下。而且墨家既可以实现盛世谶言女主昌,那岂不是也有能力实现乱世谶言。
要知道关于谋反篡位之事,别说有真凭实据,就是有能力就是一种原罪,而恰好墨家就有这个能力。
“侯爷,墨家该怎么办?”墨三一脸愁容道。
墨顿却晒然一笑道:“女子称帝自古未有,阴阳家想要凭借一句乱世谶言,就要动摇墨家的地位,那就大错特错了,越是这等时候,墨家越要镇定,不可自乱阵脚。”
“侯爷所言甚是。”墨三稍微镇定道。
“阴阳家认为墨家在明,阴阳家在暗,就会拿他没有办法,然而他却不知道太阳所到之处,阴霾就会散去,这一次,墨刊将会再次回应乱世谶言,历数历史上的谶言之祸,痛斥阴阳家为一己之私,意图霍乱大唐之举。”墨顿朗声道,上一次,墨家就会公开回应盛世谶言女主昌,如果这一次墨家不公开回应乱世谶言,恐怕会被有心人利用。
藏在暗中有暗中的优势,而在明面上也有明面上的便利,如今墨家要利用墨刊的优势,公开斥责阴阳家的谋逆行为,最大程度的弱化乱世谶言的破坏力,这就是阳谋。
“是!侯爷!”墨三郑重点头,立即领命而去。
墨三离去之后,长乐公主这才从后堂走了出来,一脸愁容道:“要不本宫立即进宫,向父皇禀报《秘史》,以消除父皇戒心。”
她作为皇家,自然知道皇家对这种事情是何等的忌讳。
墨顿苦笑摇头道:“连为夫都能够得到消息,你以为皇上会没有得到消息,说不定现在陛下正在看着《秘史》。”
“啊!那该如何是好?”长乐公主大惊道。
墨顿镇定道:“陛下乃是千古一帝,自然不会被阴阳家这种小手段所迷惑,放心,陛下定然会明辨是非,让阴阳家无功而返。”
在墨顿的安抚下,长乐公主这才放心离去,看着长乐公主离开的身影,墨顿顿时脸色凝重,既然历史重演,那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历史上李世民可是三人成虎,冤杀了李君羡。
可见,关于皇权,李世民并没有想象的明辨是非。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女主武王是谁?
“唐三代之后,有主女王代有天下。”
皇宫之中,太极殿一片寂静,李世民看着面前的《秘史》根本不禁眉头一皱。
大唐虽然如日中天,任谁也看不到有亡国的迹象,然而李世民却不得不防,想当初,隋朝是何等的强大,比如今的大唐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却二世而亡,而大唐三世而亡也未尝没有可能。
“可曾查到这背后散播《秘史》之人。”李世民冷喝道。
百骑统领李君羡躬身道:“回禀陛下,散播《秘史》之人极为狡猾,一旦将《秘史》抛出之后立即藏身,不过百骑还是得到了密报,此乃是阴阳家新任阴阳子的手笔,目的就是传播这道乱世谶言。”
“阴阳家!”
李世民不由心中一冷,这些百家为了自家的学说,连命都不要了,不久前服毒自杀的前任阴阳子就是例子,这才没多长时间,新任的阴阳子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
“而且据百骑所查,前一段时间在长安城盛传的玄幻版的百家争鸣,就是出自于此人之手,其目的就是让阴阳家气运暴涨,弥补之前败给墨家所损失的运道。”李君羡禀报道。
“阴阳家擅长阴阳之术,气运之道,竟然在短的时间竟然弥补了运道,可见新任阴阳子手段之高明。”李世民皱眉,一个如此难缠之人发出了乱世谶言,怎么不让他如坐针毡,要论对气运的崇信,皇家可以说当排第一,因为历代王朝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国运,而且盛世谶言已经应验,而再次出现的乱世谶言怎能不让李世民忌讳不已。
李君羡心中一动道:“启禀陛下,据民间的传言,阴阳家短时间内最多创出一道谶言,而阴阳家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内连出两道谶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任阴阳子临终创出的奉天承运的阴阳之术,以及墨侯创出集大成的太极阴阳图。”
“奉天承运、太极阴阳图!”李世民默然点头,他的眼光卓绝,自然知道奉天承运和太极阴阳图高明之处,百家争鸣固然给他带来很多惊喜,但是也有很多惊吓,这恐怕就是百家争鸣的后遗症之一。
“传令下去,继续追查阴阳家,一有风吹草动都要向朕禀报。”李世民一脸冷喝道。
“是!”李君羡应声道。
李君羡退出太极殿中,并未离去,而是继续守卫在皇宫之外,宿卫李世民,这也是他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原因,极为的尽忠职守。
很快天空中太阳西斜,李君羡伸了伸懒腰,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忽然一阵喧哗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君羡眉头一皱,大手一挥,带领一队宫中侍卫上前查看,却发现是一群正在干活的太监在对着天空指指点点。
“何事在此喧哗。”李君羡冷喝道。
一个小太监一脸惊恐的指着西方的天上道:“启禀将军,天降异象,太白屡昼现,这也已经是第五天了。”
李君羡目光一凝,死死的盯着西方天空,哪怕太阳还么有落下,然而天空上的太白星依旧清晰可见,他的冷汗不由滴下。
长夜的守卫极为漫长,而天上的星星就是最好的陪伴,久而久之,他已经对天上的星象了如指掌,太白星的地位和白昼出现的意义让他不能不多想,尤其是,阴阳家刚刚发布了乱世谶言,这未免太过于巧合了。
“尔等莫要胡言乱语,如果乱传谣言,小心尔等的脑袋。”李君羡恐吓道,他就在宫中守卫,自然知道现在最先,一群太监连忙应声点头,一哄而散。
李君羡本能知道不能过多的参与乱世谶言,他看了看这群太监,顿时一阵无奈,如果是平常他定然装着没有看见,可是这群太监已经大声的嚷嚷出去,再加上李世民刚刚命令他如果有异常立即禀报,他如果装着视而不见,日后传出去,恐怕也牵涉不清,有故意隐瞒之嫌疑。
当下,李君羡只能无奈的朝着太极殿而去,然而他却不知道在这群离去的太监之中,一个太监露出诡异的笑容。
“太白星屡昼现。”
听着去而复返的李君羡的禀报,李世民眉头一皱,走出宫殿抬头看向西方天空上白天清晰可见的太白星,不由脸色一沉。
“就连彗星现世都是正常的天文现象,太白星昼现想来也是如此,无需大惊小怪。”李世民冷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