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138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原本真珠可汗夷男最为看重乃是长子大度设,然而草原之战大度设惨败,已经失宠,如今薛延陀牙帐之中,最得势就是嫡子拔灼。
“我部受灾严重,回纥契丹等部落本应支援,传令下去,现在其他各部征调一些牛羊,将今年的灾年度过。”夷男眉头一皱道。
“父王有所不知,如今薛延陀战败,突厥回归,其他各部已经有了异心,恐怕难以听从薛延陀的号令。”拔灼皱眉道。薛延陀受灾严重,其他各部也同样损失惨重,如果强行征收诸部落的牛羊,恐怕会引起众怒。
“不听号令那就杀光他们,将他们的牛羊都抢过来。”此时一个粗鲁的声音传来,正是夷男最受宠的儿子曳莽。
听到曳莽的粗鲁之言,夷男并没有大怒,反而欣慰一笑,他之所以宠爱曳莽并非仅仅是因为曳莽的母亲是他的宠妃,而是曳莽最为像他,凶狠残暴又有计谋,而自己的嫡子拔灼,只学会了他的行,而没有他的骨子里的那股狠劲。
“传令给那些部落,如果他们不想现在灭族,那就乖乖的送上牛羊,现在的突厥可不是十年前的突厥,而且大唐远在千里之外,可救不了他。”夷男残酷一笑道,如果那些部落胆敢不停号令,他并不介意将其屠戮一空,弥补薛延陀的损失。
“父皇英明!有了这些部落的牛羊,我薛延陀定然可以恢复元气,无惧大唐的威胁。”曳莽一脸得意道。
“一群蠢货,如今大唐的势大,更是拥有威力绝伦的火药武器,已经是天下无敌,对于大唐我们只能求和,不可与其交恶。”夷男呵斥道,大度设虽然战败,但是战败的原因并非在他,十多万薛延陀骑兵,围攻三千火器军还损失惨重,这让夷男真正见识到了火药武器的强大。
“难道我们就坐视突厥做大么?”拔灼不甘心道。
“当然不是,我们不能招惹大唐,并不是说不能招惹突厥各部,突厥想要在草原上立足,非但薛延陀不答应,草原各部也不同意。”夷男冷笑道。
“父王的意思是一边向大唐求和,一边继续攻击突厥各部。”曳莽瞬间领会了夷男的意图。
夷男点了点头道:“不过,想要让大唐偏向薛延陀,那就要献上薛延陀的诚意,如今薛延陀名义上仍旧是大唐的属国,自然要纳贡,今年薛延陀向大唐纳贡马一万,牛一万,羊一万,以示诚意。”
“马一万,牛一万,羊一万。”拔灼和曳莽不由一震,就算是平时,这些东西对薛延陀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别说如今薛延陀祸不单行,遭遇天灾,这些马牛羊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对,就是要让大唐看到我们的诚意,除此之外,拔灼也要效仿松赞干布,娶一名汉人女子,请天可汗赐予公主称号。”夷男道。
“汉人女子!”拔灼顿时有些不情愿,他原本认为只有大唐的公主才配得上他,然而拔灼明白如今的大唐已经断绝了和亲之路,再加上就连松赞干布就是这么做的,他也只能顺从。
“如果哥哥不愿意,小弟愿意代为效劳娶汉人女子。”曳莽在一旁插话道。
“不,儿臣愿意。”拔灼连忙道,谁关心娶的是不是汉人女子,他们在意的是公主的名分,一旦有了公主的名分,那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薛延陀的下一任可汗。
“好了,都去准备吧!”夷男挥挥手让二人离去,不由有些颓然。
他原本是要取代昔日突厥和匈奴的地位,一统草原,和大唐分庭抗礼,然而现实的残酷却给了他一盆冷水,大唐是不可力敌,但是并不代表薛延陀就要任由大唐宰割。
当下,夷男可汗双手一拍,牙帐后面,早已经战败的大度设突然出现在夷男面前。
“我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夷男沉声道。
“儿臣已经仿制出了墨家子雪地赶路的雪橇和滑雪板,上千薛延陀勇士不日即可学会在雪地赶路,袭击突厥部落。”大度设沉声道。
“立即出发,不会就在路上学,学不会就将其抛弃,让他冻死在雪地中。”夷男可汗森然一笑道。
“是!”大度设顿时心中一寒,立即转身离去,这是他唯一将功赎罪的机会。
夷男冷冷一笑,他可以对大唐俯首称臣,但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绝对容不下突厥。
突厥,薛延陀灭定了,就是大唐也留不住。
随着大雪纷飞,薛延陀使者不畏风雪,奉上厚厚的礼单朝着长安而去,与此同时,大唐周围诸国的使者纷纷开始启程向大唐朝贡。
疏勒、于阗、焉耆等国从西域而来,吐蕃从西南而来,回纥、铁勒,突厥各部从北方而来,东方的高句丽,百济新罗,甚至还有扶桑跨海而来,向大唐朝贡,南方更有林邑,占城等国从南而来,其他小国更是数不胜数。
一时之间,大唐万国来朝,四方来贺,长安城再次成为天下中心。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万国使者VS诸子百家
万国来朝。
随着一个个万国使者进入大唐,一路跋涉来到了长安城,不禁为这座雄城所震惊。
高大雄壮的城墙,足以让任何敌人都望而生畏,城内红砖铺路,脚不沾泥,商铺林立,人声鼎沸,仅仅一城之人,恐怕就堪比一个小国的人口,这不仅让万国使者为之震撼。
当他们被安置到鸿胪寺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走出鸿胪寺,想要欣赏这座举世瞩目的城池。
琳琅满目的商品,天南海北的商旅,外加一座座奇迹般的建筑更让一众使者惊叹不已。
“大唐不愧是天朝上国,富甲天下。”一个林邑使者惊叹道。
不少小国的使者纷纷颔首,不禁醉心于大唐的繁华风情之中,一个个争相购买奇珍异物,准备回国之后献给自己的国主。
“还真是没有见识,大唐的繁华乃是表相,而造就大唐繁华的乃是诸子百家,只要能够学的诸子百家一家之言,就可以我国富强起来。”一旁的扶桑使者不由心中冷笑道,扶桑跨海而来,就是要学习大唐的先进知识,而大唐诸子百家,最为显赫的就要数儒墨两家了。
而儒家的成就则在政治制度上,而墨家的成就则在经济建设上,恢弘大气的墨家机关城,精巧绝伦的四面钟,已经横跨渭河的渭水大桥都是墨家的杰作,这不禁让不少有眼光的使者心动不已。
扶桑使者有备而来,早已经探查到了诸子百家的情报,当他得知如今儒墨的关系骤然交恶之时,不由心中一叹,看来儒墨只能选其一家,否则只会一无所获。
“化外之民仰慕孔圣,特来拜访,还请圣人之后垂怜,赐下圣人学问,以教化世人。”最先行动的乃是扶桑使者藤原,藤原以扶桑舒明天皇的名义,亲自拜访孔府,请教儒学。
孔颖达脸色一喜,他没有想到扶桑使者竟然如此仰慕儒家,如果他能够将儒家学问在周围诸国盛行,这场百家争鸣,儒家岂不是先胜一筹。
当下,盛装出迎,将藤原请到孔府,当着孔圣画像面前,讲述孔圣之事迹,并直言是否向扶桑传播儒学,还需等到陛下许可。
消息一传出,儒家顿时人心鼎沸,自从墨家崛起以来,儒家渐渐式微,如今扶桑跨海而来,专门学习儒学,这不由给儒家打了一剂兴奋剂。
至于陛下是否同意,传授扶桑儒学,在儒家看来孔颖达此举不过是客套之词罢了,陛下恐怕不会放过扩大大唐影响力的机会。
然而还没有等儒家高兴太久,就传来了高句丽使者亲自拜访墨家的消息,并亲自许诺墨家同意,高句丽亲自册封墨家为国教,独尊墨家。
“独尊墨家!”
此消息一出,诸子百家一片哗然,一家独尊此乃多少诸子百家的梦想,如今只有儒家一家实现,其他百家又岂能没有如此梦想,如今墨家竟然唾手可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