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141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父亲,莎儿要听故事!”墨莎偎依在墨顿的怀里,撒娇道。
墨顿哈哈一笑,看着长乐公主手中的绣花针道:“那好,那为父就给你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相传一位大诗人少年贪玩不学,一次前去河边玩耍,看到一个老妪在河边磨铁杵,少年诗人好奇问子,老妪答,‘欲作针。’少年诗人哈哈大笑,‘铁杵如此之大,怎么能够磨成针,’老妪答,‘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少年诗人大为触动,回去用心苦读,终成一代诗人。”
“那她为什么不买一个绣花针呀!现在绣花针很便宜呀!一角钱一个!”墨莎天真无邪的问道。
墨顿语重心长地说道:“因为她没有遇到墨家。”
正在一旁刺绣的长乐公主闻言不由白了墨顿一眼,她知道这个不着调的夫君定然是在调侃儒家,用铁杵磨成针固然有教育意义,要是往常的时候,那自然发人深省,然而在墨家超级工厂大批量的出产绣花针的背景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就有些变味了。
“铁杵磨成针!”
在墨家的刻意传播下,铁杵磨成针很快在长安城传播,儒家闻之,不由脸色铁青,如果是平时,他们定然对此欣喜若狂,将其作为劝学的经典典故,然而儒家如果把铁杵磨成针奉为经典,墨家转身把绣花针变成了白菜价,对儒家来说价值千金的绣花针在墨家这里不值一文,这是何等的讽刺。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一鲸落万物生
墨家超级工厂生产绣花针,那就必须用到工人,并不能做到完全保密,很快,墨家生产绣花针的流程就泄漏出来,铁丝造针!
“铁丝造针,这怎么可能?”于志宁不敢置信道,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绣花针这样精密的活竟然是铁丝打造的。
泄密的工人委屈道:“具体的原理我们也不清楚,每次运来的原料都是用千斤臂吊来的铁丝卷,工人只需将铁丝放入拉直的机器之中,马力机械就会运转,将铁丝切断两根针的长度,然后也无需钻孔,只需水力机械压铸即可成针形。”
“那打磨针头呢?”一直侧耳倾听的公输鸿皱眉道,这个工艺乃是制作绣花针的重点,绣花针过于小巧,打磨针头极为不易,是绣花针扩大生产的最大障碍。
泄密工人亢奋道:“这个更加简单,无数根绣花针被密集依次悬挂,犹如流水一般通过高速旋转的打磨机,只需一刻钟,一次就可以打磨好上千根针。”
“巧夺天工!”公输鸿听闻之后,不禁惊叹道。
“随后再用机械将两根针切断,淬火,再用细细的磨砂将其一大包针放入机械搅动打磨。整个过程只需要少量的人力,大部分工作都是用机械完成,甚至最后的装盒都是用机械分拣,墨家将其称之为机械化!”泄密工人脸色复杂道,身为墨家工人他原本应该为之自豪,然而他却是儒家打入墨家的探子,只能背叛了墨家。
“机械化!这才是工业的未来!”公输鸿不由一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界自古以来,都是人力为主,然而这一次,墨家子真正展现工业的魅力,人力有时穷,而机械之力却几乎无穷无尽,让人仰为惊叹。
“公输家主,你怎么看?”于志宁仿佛读懂了公输鸿的内心,出言警告道。
公输鸿摇了摇头道:“一根绣花针而已,根本改变不了墨家的困局,真正让我们警惕的是超级工厂的机械化,如果是其他货物皆可以用机械化生产,那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于志宁满意的点头道:“不错,一根绣花针改变不了什么,然而儒家要墨家子连见缝插针的机会也不给他,公输家仿制出制造绣花针的生产线需要多长时间。”
公输鸿眉头一皱,不解的看着于志宁,皱眉道:“于大人,绣花针的工艺并不难,如今墨家已经率先将绣花针生产线投产使用,公输家就算是仿制出来,也会慢了一步。”
于志宁冷笑道:“慢一步不要紧,日后只要墨家村出产的工艺,公输家就要用最快的方法仿制,哪怕再大的代价也值得,我要让墨家村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一角钱一个的绣花针又能卖出去多少,哪怕让墨家村先行推出一个月两个月,也该改变不了大局,只要让墨家村保持亏损的状态,儒家迟早有一天会拖垮墨家村。
公输鸿眼神一闪,如今儒墨相争,受益最大的就要数公输家,公输家趁机可以低调扩张,甚至完成公输家的机械化。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百家争鸣,儒墨可以争,我公输家又为何不能争一争!”公输鸿心中顿时涌起豪情万丈,一旦儒墨两家两败俱伤,那他公输家则会趁势而起,成为百家主流。
于志宁看了公输鸿一眼,根本毫不在意,儒家的对手只有墨家,哪怕公输家发展的再强大,只有技术而没有理念的公输家根本不配做儒家的对手,只要将墨家压下去,那时候,公输家这头猪也该肥了,是时候宰杀了。
然而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公输鸿丝毫没有察觉,也许他就是察觉了,也抵挡不了百家争鸣的诱惑,在儒家的扶持下,公输家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再加上公输家传承千年的工艺,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制造绣花针的机器,虽然比不上墨家村的机械化程度高,但是已经足以和墨家抗衡了。
至此,墨家村的超级工厂每投产一个货物,公输家已经立即跟进,开发相同的产品,甚至不惜赔本卖,直接冲击墨家村,当然这赔本亏损的部分是儒家在承担。
在儒家和公输家的步步紧逼下,墨家虽然屡次用机械化抢占先机,但是其优势仅仅只能维持一两个月,随后就会陷入亏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墨家的亏损数额越来越大。
“父亲莫要忘了曾经说过,墨家和公输家唇亡齿寒,如果墨家倒下,下一个就是轮到公输家。”公输浩看到墨家的处境出言相劝道。
公输鸿冷笑道:“放心,墨家家大业大,短时间内根本倒不了?再说,墨家亏损的多,可儒家亏损是墨家的十倍之多。”
公输浩见劝不动父亲,眉头一皱道:“要是如此,父亲何不放长线钓大鱼,既要让儒家看到压到墨家的希望,也要让墨家不能狗急跳墙,要知道,墨家子可是宣称还有伤人又伤己的绝杀技。”
“伤人又伤己的绝杀技!”公输鸿不由惊疑,如果是别人,他定然认为是虚张声势,然而此话出自于墨家子之口,却不得不让他谨慎,万一墨家子伤人又伤己的必杀技一出,短时间儒墨之争分出胜负,那公输家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了。
“唯有让儒墨之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公输家的利益就越大。”公输浩分析道。
公输鸿微微点头,不得不说如今的公输家根本没有实力对抗儒墨两家,唯有让儒墨两家持续流血,才是最符合公输家的利益。
“还是我儿聪明!”公输鸿露出难得的温馨道。
随着公输家有意放水,公输家仿造墨家机械要么不那么及时,要么工艺上稍微落后,这才让墨家稍微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儒墨之间的格局,几乎每一天,儒墨两家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亏损,这场儒墨之争极为惨烈。
然而儒墨两家损失惨重,整个天下却为之受益,儒墨两家亏损的钱财都在市面流通,无数百姓为之受益,一部分庶族地主在这场儒墨之争慢慢壮大,很快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而工界,儒墨之争整合了淘汰了无数落后的作坊,整合了大量的新兴机械化作坊,同时涌现出大批的工人。
一鲸落万物生,更何况这一次是两头巨鲸两败俱伤,大唐一些潜在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战定天山
儒墨两家正在生死交战之际,西域之地也正在进行一场生死大战。
于阗王一脸颓败的跪在皇宫之时,看着大批的唐军顿时心如死灰,唐军横跨八百里瀚海,突然袭击于阗国,于阗国仓促应战,但是却回天泛力,最后被寄予厚望的于阗王城被一击而破。
“敢问上将!于阗对大唐还算是恭谨,每年朝贡不断,从未有过反心,不知天朝为何无故兴兵,难道就不顾天可汗的名声?”于阗王色厉内荏道,他自问对大唐还算恭敬,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唐竟然率领大军来攻,就连赫赫有名的火器军也全部派了出来。
攻破皇宫的薛仁贵冷笑道:“无故兴兵,你自己干了什么事,你自己不清楚么?”
“火器军,莫非是墨家子在陷害于阗,就因为本王曾经带兵拦截过墨家子两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