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144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陛下可曾让徐充容受孕?”
充华殿内,郑充华焦急的等待,看到小阳子进来,迫不及待问道。
徐充容有多么受宠,郑充华并不在意,她现在已经全心的被子嗣的问题占据,他并非一失宠就哭哭啼啼的寻常女子,也不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徐充容,她已经失去了爱情,如今所求的乃是荣华富贵。
她并非短视之人,李世民只能保证她生前受宠时候的荣华富贵,却保证不了他死后的荣华富贵,她只能趁着自己还受宠的时候,能够有个一子半女,从此就有了在后宫长久立足的资本,而不是到感业寺中孤苦无依一生。
小阳子缓缓摇头道:“陛下并未让徐充容受孕,依旧有人按时给徐充容送避子汤。”
郑充华闻言,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听到徐充容和自己同样的待遇,她没有丝毫的快意,只有无尽的空虚,难道此路真的走不通了么?
小阳子看到郑充华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由担心郑充华自暴自弃,当下沉声道:“陛下还春秋鼎盛,娘娘也正受恩宠,莫要操之过急。”
郑充华平复一下情绪,露出一丝坚定道:“本宫明白,既然此策不成,那本宫就必须另谋他路了。”
“娘娘的意思?”小阳子皱眉道。
郑充华睿智道:“男人除了喜欢倾国倾城的美色,同样也喜欢同甘共苦,风雨与共的女人,原本这个女人就是长孙皇后,如今长孙皇后过世,本宫就顶替陛下心中的这个位置。”
随即郑充华开始改变策略,不再以色固宠,在尽心照顾城阳公主的同时,同时肩负起照顾李世民起居的任务。
照顾李世民的起居通常都是皇后来做,然而长孙皇后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这份工作通常是交给后宫的一个才人来做,如今郑充华主动接过来,小小的才人自然不敢违抗郑充华的命令,很快就被郑充华全面接管工作。
“这些都是才人做得,你堂堂贤妃不好好地享福,怎能如此操劳?”李世民看着郑充华忙来忙去,一脸心疼道。
按理说后宫诸妃大多都是在后宫中享清福,根本无需操心这等劳心事。
郑充华一脸温柔道:“臣妾不累,正好城阳特别黏陛下,难不成陛下上朝会见大臣还要带着城阳公主么,臣妾正好无事,带着城阳公主的空隙,顺手就将这些事情安排了。”
不得不说,郑充华乃是世家之后,无论是地位还是心思都远胜于后宫普通的才女,有了郑充华的打理,李世民的日常生活大为便捷。
这让李世民竟然有种回到了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感觉,前有郑充华将他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后有徐充容可是和他谈论诗词,更有两个年轻美貌的绝色双殊交替陪伴,尽享齐人之福。
与此同时,郑充华还效仿长孙皇后,建议李世民莫要冷落宫中其他后妃,要做到雨露均沾,一时之间,后宫之中,皆流传郑充华贤良淑德的美名,一跃成为后宫诸妃之首。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外十道计划开始
“陛下,这是你今日要处理的奏折,臣妾已经分好类了,还请陛下尽早处理。”
郑充华手捧一大堆奏折,恭敬的放在李世民的面前。
“近日又有什么要事?”李世民伸伸懒腰道,有了郑充华的打理,整个后宫不但井井有条,就连他处理政事也都顺畅了不少。这让他大为顺心。
郑充华麻利的回答道:“今日只有两件事情需要陛下处理,一个是追封长孙府,另一个则是突厥各部的之事,还望陛下召集决断。”
“追封长孙府!”
李世民微微颔首,如今长孙皇后过世,是时候对长孙府追封,以表达对长孙皇后的恩宠。
“依你之见,应该如何追封长孙府?”李世民看着郑充华,不由心中一动道,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当时朝廷提议立后的时候,长孙府可是倾向于郑充华。
郑充华心中一突,连忙藏拙道:“臣妾可没有充容妹妹的满腹才华,哪里懂得这些,再说,我等后宫之人,又岂能干政。”
李世民心头略微满意,但是依旧不想这么轻易的放过郑充华,继续试探道:“朕赦你无罪,你尽管直言。”
郑充华无奈道:“根据皇后娘娘的遗命,并不希望陛下让长孙府位居高位,以免出现西汉后戚之祸,如今长孙皇后过世,长孙府又不能不赏,臣妾以为对于长孙府陛下可以大赏,但是不可以重赏,可以赏赐长孙府后代,不必对长孙大人厚赏,相信长孙大人定然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长孙府曾经帮过她,更是未来的国舅,郑充华此举让长孙府荣耀更甚,也算是还了长孙无忌的人情。
“不愧是朕的贤妃,果然是贤良淑德,深知朕心。”
郑充华直接点出了外戚干政的隐患,更是隐晦的表明了不可大赏荥阳郑家的意思,这才让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快,李世民大手一挥,隆重的赏赐长孙府大批财物,同时让长孙冲官复原职,暂时先挂一个闲职。
……
“臣多谢陛下隆恩!”
朝堂之上,长孙无忌感激涕零道。
此次封赏虽然没有让他更进一步,能够让长孙冲官复原职,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只要长孙家后继有人,那长孙家就不会失去百年富贵。
“恭喜长孙大人!”
满朝大臣也纷纷祝贺,长孙无忌一一回礼,不骄不躁。
“今天要谈的乃是突厥各部之事,思摩可汗屡次上表,薛延陀不断攻击突厥各部,礼部可曾前往斥责真珠可汗?”李世民皱眉道。
礼部侍郎令狐德棻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早已经多次派使者前往斥责真珠可汗,然而真珠可汗明面上极为恭敬,但是等到唐使一走,立即故技重施,继续攻击突厥各部,非但如此,在薛延陀的连连攻击下,突厥各部也纷纷反击,开始袭击薛延陀各部,如今两个部落已经不是简单的恩怨了,而是新仇加旧恨,恐怕已经无法调节了。”
“那兵部觉得,突厥各部是否能够挡住薛延陀,以卫我大唐边疆。”李世民皱眉道。
兵部侍郎李绩摇了摇头道:“上一次北征,薛延陀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其实力依旧是草原最强,突厥各部刚刚回归草原,实力弱小,这一次,如果没有大唐出兵相助,恐怕突厥各部败局已定。”
“大唐不可能再出兵,大唐已经出兵一次了,岂能此次出兵相助,否则草原各部人心不服。”房玄龄反驳道,大唐的钱财也不是天上掉的,每一次出兵都让大唐损失惨重,而且落不到任何好处,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多干。
民部尚书唐俭同样赞同道:“竟然突厥各部已经靠不住,那不如启动外十道计划,由大唐把控漠北故地,如今大唐各地急缺肉食,整个漠北之地每年将会为大唐供应多少肉食和奶制品。”
突厥占据的漠北故地乃是整个北方草原最精华的地带,每年可以产出大量的牛羊马,大唐已经将漠北故地还给突厥各部,既然整个突厥各部守不住,那就别怪大唐没有机会。
反正,大唐不可能将整个漠北故地交给薛延陀,否则大唐又将会面对新的草原霸主,这并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好,既然条件成熟,那就启动外十道计划。”李世民大手一挥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