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长安城缺粮危机彻底暴发,城中人心惶惶,开始大规模囤积粮食,引发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
长安城粮价暴涨,顿时引起了朝堂的注意,李世民立即召开朝会亲自点名墨顿参见。
“微臣弹劾长安令墨顿,此番长安城缺粮,正是因为长安令的招工令所导致,长安城人口骤然增加,粮食压力倍增,这才引起了百姓恐慌。”于志宁率先跳出来,直接攻击墨家子。
“眼下不是攻击谁的错的时候,眼下关键是如何平抑长安城粮价,不能让百姓缺粮之危。”李世民怒喝道。
墨顿不慌不忙道:“陛下莫慌,微臣已经调集了墨家村的存粮,每天按时按量平价售卖,定然会保证长安百姓生活所需。”
李世民这才微微点头,墨家村的存量足够墨家村吃上三年,这么多的粮食足以撑上一阵,如此一来,不至于引起长安城的恐慌。
“老夫承认墨家村有几分底蕴,然而想要用墨家村的存粮来平抑长安城的粮价却是杯水车薪,而长安城的粮食危机真正的源头则是源源不断涌入的人口,这点要是解决不了,下一次缺粮危机就不会这么轻易的渡过了。”于志宁冷笑道。
墨家村不过数万人口,而长安城一下子涌入数十万人口,就算墨家村将全部存粮拿出来,又能撑的了多久。
“要不,我等调用永丰仓的粮食。”房玄龄皱眉道。
“不可,永丰仓的粮食乃是保证军方的用度和灾年备用,现在不过是正常年度就会出现缺粮危机,要是遇到灾年怎么办?绝对不可动用永丰仓的粮食。”兵部尚书徐世绩连忙反驳道。
如果照此下去,长安城缺粮将会成为常态,要是每次都动用永丰仓的粮食,那天下第一粮仓永丰仓也会被掏空。
“那现在只有一个方法,废除招工令。”于志宁皱眉道。
满朝重臣忽然一滞,不由自主的看着为首的李世民,而李世民摇头道:“不可,招工令乃是解决土地兼并的重要一环,乃是关系大唐万世基业的基石,绝对不能轻易终止,而且农民工进城之后,对整个长安城的好处有目共睹。”
无论是长安城如日中天的势头还是土地兼并的难题,都让李世民对农民工进城倍加看重。
“既然都走不通,那恐怕只有一个方法解决了,还请陛下恕臣大胆。”忽然许敬宗出列道。
“请讲!”李世民大手一挥道。
许敬宗隐晦的看了看一旁的长孙无忌一咬牙道:“臣恳求陛下带领文武百官前往洛阳就食。”
“去洛阳就食!”
一时之间,太极殿不禁为之一寂,要是李世民去洛阳就食,定然会带领文武百官和大量的士兵,这样一来,长安城的人口压力骤减,自然没有缺粮之危机。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第一步是去洛阳就食,而下一步,恐怕就是迁都洛阳了。
李世民不禁思索,如果为了大唐的江山永存,他倒不介意迁都。
就在李世民意动之时,忽然墨顿的声音再次在朝廷上响起。
“长安缺粮,何不食肉糜!”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何不食肉糜(二)
“何不食肉糜!”
顿时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一个个都用看傻子的目光盯着墨顿,他们没有想到这句话竟然从墨家子的口中说出。
“墨大人,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于志宁嘴上怒斥道,心中却是狂喜,他没有想到墨家子竟然在朝堂上说出如此混话来。
“当然知道,既然长安城缺粮,我们为什么不吃肉呢?”墨顿神色如常,又用大白话说了一遍。
这一次,所有人都看墨家子的神色都多了几分怪异,何不食肉糜乃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相传晋惠帝在位期间,晋朝发生了大饥荒,百姓挖草根,挖树皮,饿死很多人,晋惠帝听闻之后,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对大臣说:
“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一时之间,何不食肉糜成为昏庸的代名词,就连儒家也经常讽刺墨顿何不食肉糜,没有想到墨顿竟然亲口说出,让长安百姓何不食肉糜。
于志宁冷笑道:“我看你墨家子是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早已经忘了民间疾苦,百姓连粮食都没有如何吃肉,要是喂养家禽,三斤粮食才能养出一斤肉,要是吃肉的话,恐怕粮食危机将会更严重。”
墨顿冷笑道:“所谓何不食肉糜,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晋惠帝仅仅从他的日常行为来认为吃肉是一个良策,而尔等却从长安城来认为吃粮食方可养活更多的人,从本质上两者都没有错,而实际上只会从自己的认知出发,那就都错了。”
“我们错了!”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墨顿点了点头道:“那当然,人一天所吃的饭是定量的,如果你吃的肉多了,那自然不需要吃粮食,从这一点来说,晋惠帝所说的并没有错。”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想到有人会认为何不食肉糜是对的,这句话还是出自于智慧超绝的墨家子之口。
“再说,而如今的长安城粮价翻倍,已经和肉价相差无几,更别说长安城乃是帝都,天下最富裕的地方,如果连长安百姓都不能随便吃肉的话,那就是我等的无能。”
“你有何良策!”李世民明白过来,墨顿定然是意有所指,当下心中一动道。
长安城缺粮乃是历代极为头疼的难题,如果墨家子真的能够解决长安城的缺粮问题,那将会是天大的功劳。
墨顿走到太极殿前,来到一个巨大的地图前,这个地图乃是李泰送给李世民,被李世民显摆放在太极殿内。
“此乃长安城关中平原,关中人口稠密,一直以来,小小的关中平原养活着庞大的人口,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日渐贫瘠,土地产出养活不了关中人口,这才是长安城缺粮的原因所在。”墨顿指着长安城,一针见血道。
满朝大臣默默点头,他们自然知道墨顿所说的是事实。
墨顿话语一转道:“虽然长安城粮食不足,但是长安城并非没有优势,陛下请看,长安城向北,半牧半农,再往北就是辽阔的草原,每年可以为长安城提供多少肉食,向西,还有陇右之地适合放牧之地颇多,还有青海之地存在,这些每年都可以为长安城提供数不尽的肉食,放着如此多的肉食不吃,我等为何还要执着于从关中运粮,只要将这些肉食运到长安城,陛下觉得长安城还有缺粮的危机么?”
墨顿说完,顿时满朝大臣一片沉寂,如果有肉吃,那长安城消耗的粮食自然会大幅度减少,缺粮危机不攻自破,那自然不用再迁都了。
“何不食肉糜!”
此刻的众臣才明白墨顿的意思,如果天下有一个地方能够消耗如此多的肉,那自然非长安城莫属。
“对呀!粮食还需人运送,然而牛羊那可都是张着腿的,只需要将开辟一条牧道,那岂不是可以自己走到长安城。”李世民一脸惊喜道。长安城的缺粮危机由来已久,如果能够将三地的肉都运过来,那将会彻底解决长安城的缺粮危机。
房玄龄却摇了摇头,给李世民泼了一盆冷水,道:“三地距离长安城太过于遥远,等将这些牛羊赶过来的时候,恐怕在路上也会折损过半,到时候肉价过高,恐怕依旧解决不了缺粮危机。”房玄龄大为心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