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火丹王

第25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靖南王,战龙。
圣皇面前的龙案上,放着厚厚的一摞卷宗,全部是他派出的情报人员在南方三郡搜集的,关于靖南王战龙的罪证!
他在自己所辖的闵州,南州,台州三郡内,完全就是一手遮天。三郡的子民只知道有靖南王而鲜少提及圣皇。
圣狮法典明文规定,虽然藩王拥有封地,但是朝廷依然拥有着收取赋税的权力和人事任免的权力。藩王所辖郡县,百姓上缴的赋税,朝廷和藩王各收取百分之五十。可是南方三郡已经四年没有交给朝廷哪怕一个铜子儿了。
朝廷名义上还是可以向南方三郡指派地方官员,可是战龙那边同样会指派一个,搞得同一个部门里面,往往有两个当家作主的人。
俗语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最后真正说话算话的,自然是战龙指派的官员了。搞得官员们人人谈南方三郡色变。谁要是不小心被分派到那里,那简直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做一名执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无疑是很多京官的梦想,可是如果过去只能做一个傀儡,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圣皇越看越是恼火,这个战龙,胆子愈发没边了。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南方三郡恐怕很快就要改弦易辙,从宋家的江山版图中划分出去了。事实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朝廷已经失去了对这三个地方的实际掌控权。一切都是战龙说了算。
其实,在圣皇还没登位的时候,和战龙的关系是相当融洽的。圣皇的正妃孙氏,是内阁大学士孙洋的长女,而孙洋的次女,嫁的就是战龙。有了这层关系,圣皇和战龙的相处的自然是不错的。
后来南方三郡叛乱,战龙被派去平叛,由于他有勇有谋,是个天生的军事奇才,所以在平叛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他在军中的地位飞快提升,从一名千夫长一路做到执掌数十万大军的元帅,硬是凭借战功成为了军中的传奇。
圣皇和忠亲王等争夺皇位最吃紧的时候,战龙达到了他军旅生涯中的巅峰,被封为靖南大将军,麾下拥有五十万雄兵,正式坐稳了圣狮帝国第一武将的位子。
其实当时的圣皇比较青睐忠亲王做皇储,因为忠亲王的形象工程搞得不错,在帝都很得民心。对于沉默寡言的宋星天,前任圣皇不是很中意。认为他看上去过于低调了,没有一国帝王应有的堂皇之气。
就在这个时候,战龙班师回朝,他在军方的地位举足轻重。任何一句话,代表的都是军方的立场。由于他和圣皇的那层姻亲关系,再加上二人私交不错,所以战龙在皇储的选择一事上,力挺宋星天。
圣狮帝国是个以武立国的皇朝,花花江山都是靠武力打下来的,所以朝廷对于军方一向很重视。大将军战龙无疑是军方的第一号人物,他说的话,圣皇不得不慎重考虑。最后综合了种种因素,选中宋星天作为皇储。
可以说,当时的情况非常明显,宋星天在争夺皇储的几名皇子中,并不是很占优势。忠亲王在朝野之间的名声都非常好,先任圣皇也很喜欢他,所有人都认为皇储的位子就是他的了。
可就因为战龙的力挺,帮助宋星天硬生生完成了逆袭,将忠亲王从准皇储的位子上彻底拉下马来。
289.第289章 圣皇的算计
所以宋星天内心对战龙还是非常感激的。他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大将军战龙自然是首席功臣。宋星天也投桃报李,封战龙为靖南王,执掌南方三郡。当初送战龙前去南方三郡上任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想到,事情会演化到现在这种局面。
战龙一个外姓的武将,爵封靖南王,这已经是一个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誉了。除了开国之初那位惊天动地的战神李将军,纵观圣狮帝国的历史,没有哪一位将军比战龙更风光了。也就是说,战龙就是帝国军方有史以来第二牛逼的人物!
人的本性也许都是贪婪的,按理说,战龙以武将身份爵封王爷,应该满足了。可是他并没有满足,随着实力的增强,他开始拥兵自重,并且将南方三郡视为自家的后花园。占有欲越来越强,到现在,好像已经不容许朝廷插手了。
南方三郡,俨然已经成了国中之国。这对于统一集权制的圣狮帝国来说,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也正因为此,圣皇和战龙的关系从原来的融洽演化到现在的尔虞我诈。战龙就想占据那一亩三分地,不想朝廷插手,而圣皇自然不可能同意。他虽然看上去很低调,但骨子里是个极其强势的人物。如果他任由战龙将南方三郡据为己有,默认这种国中之国的情况,那就会在历史上留下万世骂名。后世的人评价他这个圣皇,就会讽刺他懦弱无能,连一个臣子都制不住。
从他的角度讲,当然想将战龙抓过来,一刀砍了了事。什么姻亲关系,曾经的恩情,在江山社稷面前全都可以忽略不计。
可战龙是军方的第一号军事天才,坐拥五十万雄兵,本人又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如果真派军队去征伐他的话,还真没有哪个武将能够与之匹敌。没有把握的事情,圣皇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硬的不行,就只有来软的。
圣皇曾经找过无数借口,要将战龙调回京师,只要离开南方三郡,离开他的五十万雄兵,战龙就变成了没牙的老虎,任由圣皇收拾了。到了帝都,那就是圣皇的一亩三分地,战龙还跑得了吗?
可是圣皇能想到的事情,战龙那老小子自然也想得到。所以他频频以边疆小国时有挑衅,战事吃紧为由,婉拒圣皇的诏谕。就是不肯离开他那个龟巢。双方僵持了好长一段时间,圣皇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方法。再加上朝中还有忠亲王虎视眈眈,所以他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照顾战龙了。只不过派过去的探子一直有增无减。
主要是注意战龙有没有谋反的倾向。如果他只是偏安于一隅,做个太平王爷,倒可以暂时放一放。可如果他开始嫌弃屁股底下的位置不够高,而看上了圣皇的龙椅的话,就要引起足够的警惕了。
内有忠亲王谋反,外有战龙作乱,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这腹背受敌的滋味,可就不是那么好受的了。
前段时间还相安无事,不过这次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让圣皇有些坐立难安。
战龙这老小子还好,让人感到头疼的,是战龙的儿子战春雷。
战春雷自小就被派到密云宗修炼,由于天赋异禀,修炼进境飞快,所以已经是密云宗的内堂弟子了。
这密云宗是圣狮帝国境内排名前三的大宗派了,宗派中强者如云,实力不可小觑。据说战春雷自从下了密云山之后,就开始招兵买马,麾下聚集了不少强者,虽然目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迹象表明战春雷有谋反之意,可是如果他不谋反,干嘛要招兵买马呢?以他父亲五十万兵力,统治南方三郡绰绰有余了。何必需要他再招揽宗派中的强者?
这个讯息让圣皇感到不安,他本能地感觉,这个战春雷恐怕不是什么善茬。战龙虽然勇猛,但是过了这么些年太平王爷的日子,整日价泡在酒池肉林,环肥燕瘦之中,斗志只怕早就被消磨光了。他最大的希望,大概就是保住南方三郡,并没有什么进取之心。
可这个战春雷就不一样了。本身具备很强的实力,背靠父亲这棵参天大树,拥有数十万雄兵,关键的是他年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点野心的话,是不是太不正常了?
这小子是个不可测因素,非常危险。危险的程度甚至不亚于宋立。
“启禀陛下,奴才小安子有要事禀报。”圣皇大人正凝神思索战春雷招兵买马的动机,负责和宫外的探子联络消息的内侍官在殿外请求觐见了。
“进来吧。”圣皇淡淡说道。
小安子弓着身子走了进来,跪倒问安,然后说道:“启禀陛下,宫外传来消息,立郡王宋立和明王妃云琳,双双晋升为炼丹大师,而且,明王府还和炼丹师公会的会长崔鹤龄联姻,宋立已经成为崔会长的准孙女婿。”
“什么?”本来手持一本典籍装勤奋的圣皇立马就不淡定了,手一颤,那卷典籍就落在了龙案上。“你是说,宋立和云琳都成为炼丹大师了?消息确定吗?”
“千真万确!是从炼丹师公会传出来的消息。整个帝都恐怕都传遍了。”小安子肯定地说道。
圣皇相信,这件事已经确定无疑了。这么大的事情,情报人员不可能搞错,除非他们不想要吃饭的家伙了。
宋星天的脑仁更加疼了,什么叫雪上加霜?这就叫雪上加霜。
按理说,明王府和圣皇是一挂的,宋立的实力实现了大幅度跨越他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事实恰恰相反。
在宋立和宋思德的冲突中,圣皇将局势看得很清楚。以明王府今时今日的实力,他如果想动宋立,后果是灾难性的。他动了宋立,明王府势必和他决裂,没有了明王府的帮助,他自己是搞不定忠亲王的。如果能搞定的话,早就搞定了,不会拖到现在。
忠亲王还没搞定,又树立了明王府这个强大的敌人,这么愚蠢的买卖圣皇不会做,所以他选择了隐忍,明明儿子挨了打,整个皇室因此蒙羞,但他还是选择了息事宁人,并且将宋思德赶出帝都。这是皇室立国以来从来没有做过的重大让步。
实际上,等于圣皇向明王府示弱了。表面上这件事是过去了,其实无论是宋立还是圣皇,内心都很清楚,这件事在双方心里都落下病根了。一旦忠亲王倒台,明王府就成为了最扎眼的一股势力。圣皇是绝不会允许任何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势力的,那个时候,秋后算账恐怕是难免的了。
可以说,圣皇的心里已经想好了后续的计划。他认为忠亲王的倒台的日期已经不远了。所以他已经开始部署对付明王府的棋子。但是宋立和云琳双双晋升炼丹大师的消息一下子将他的满盘好棋打乱了!无他,就是因为对方的实力增长太快,他的那些部署已经不足以对人家造成威胁。
开国圣祖说过,一个炼丹大师的影响力,有时候胜过一支军队!明王府一下子多出两名炼丹大师,就等于多出了两支军队。甚至比两支军队还要可怕。圣皇暂时还拿不出像样的棋子可以抵消两名炼丹大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