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财

第119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没关系。
REVERSE一秒钟!
董学斌手上一动,只觉得手心里的收音机破损的零件飞快组合了起来,在轻轻一碰开关,沙沙声骤然一响,修好了!
董学斌也是闲的没事干了,他想听听外面的情况。
“沙沙沙……”
“沙沙……沙沙……”
可能是在废墟下面,和外面交接的空间太小,信号也进不来,鼓捣了半天董学斌也没听到除了沙沙声外的其他动静。
董学斌开始找位置。
终于在一块石头夹缝里,收音机接收到了一些微弱的信号。
“……汾州市发生……8.0级……震……死伤人数进一步……升……中央……昨……总书记……总理……专机抵达汾州市……”
总书记和总理昨天都来了??
董学斌又换了一个频道。
这个比之前的频道清楚一些,“今天,南……区舍身救人的董主任已经被埋二十四小时了,据了解,这次地震最先发觉异常的就是光明街道办的董主任,他在报纸上……文章……地震发生后更是亲手救了不下几百人……最后……第一医院……因为组织群众转移……楼里……被埋在废墟……生死不知……今早我们得到了最近消息,因为救援车辆暂时无法进来,有几百名老百姓自发组织,徒手……去挖废墟……非常感人的一幕……我们也希望董主任平安无事。”
几百名老百姓??
上面在救他的……不仅有救援队?还有老百姓!?
听到这里,董学斌眼圈也湿了,深深吸了口气,一股热气堵在胸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第753章【小董的突出事迹!】
被困第三天。
漆黑的废墟里也分不清是白天还是晚上。
董学斌睡醒了,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他这两天除了睡觉就是睡觉,根本没别的事情可做,看看旁侧,董学斌摸黑找到了氧气罐,REVERSE一秒钟熟练地恢复了罐体内的氧气,再对着自己用了一次REVERSE让饥饿感消失,随即拿起收音机打开开关,却发现许是自己听的太狠了,收音机滋滋了两声就没了声音,显然是电池没电了,董学斌便扒开电池盖,对着上面一伸手,用REVERSE将电池电量调整到前两天满电的时候,继续认真听起来。
“滋滋……”
“沙沙……”
许是今天信号不太好,董学斌调整了好几个位置也什么都听不到,只有一片沙沙沙的杂音。
无奈,董学斌关掉收音机,瞪眼望着上面。
不知过了多久,叮叮当当的声响再一次压下来。
这两天董学斌已不知听过多少次这种声音了,一听就知道,在外面准备救自己的老百姓和救援队的人又开始挖废墟了,每次听到这个响声,董学斌心里都会扬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声音密密麻麻地在四周溅起,显然是有很多人在上面挖,甚至董学斌知道,因为工具不够用,有些老百姓还是用最原始的办法——用手在挖,从早挖到晚,然后第二天继续这项工作。而这些老百姓不顾地震的余波,都是自发来这里救他的,这怎么能让董学斌不感动??
忽然间,大地猛然一晃!
董学斌第一反应就知道是余震来了,慌忙把脚往上一抬,两只鞋子条件反射地扬上去,死死顶住上面的石头,生怕塌下来。
好在余震不大,3级左右的样子,晃了一下就没了动静。
董学斌一松气,见大地恢复了平和,他才小心翼翼地将脚收回来,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三天……
五天……
七天……
转眼间,董学斌已被困废墟下整整十天了。
余震已然平息,上面的救援声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再也没了动静,周围一片阴森森的寂静,静得有些可怕。
没人了?
全都放弃了?
董学斌暗暗苦笑,他也不清楚废墟被挖了多少,更不知道自己里外界还有多少米距离,但救援队的撤离董学斌已经有所预料,并没有什么意外。十天啊,整整十天了,别说自己当初被砸在这里的时候伤痕累累,就是一百个健健康康的人被扔在废墟里面,十天之后也一个都活不了,这是常识,问都不用问的,没食物,没水,没空气,其中哪一个都能要人性命。不用问,他们肯定以为自己死了。与其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挖一具尸体,还不如组织人手去救那些还可能生存着的人呢!
董学斌脱困的希望越加渺茫了,但他却没有抱怨,静静躺在那里,打开收音机找着信号。
“沙沙沙……”
不知是不是上面已经被清理了很多废墟,今天的信号还不错。
只听收音机里播放道:“据统计,这次汾州地震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42326人,受伤人数318923,失踪人数3012……”
听了这个,董学斌心中就是一沉,不过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比起之前看到的那份未来的报纸上记载的伤亡数字,现在报出的伤亡明显要少了一倍。
收音机里接下来做了各地的伤亡统计,“这次地震震源在大丰县境内,当地遇难人数达到了12100人,西平区遇难人数4322人,东海区4566人,南山区3298人,最后是延台县的遇难人数……255人,据我们所知,在地震发生的前十几个小时,延台县县政府就已经发布了强制撤离命令,疏散转移了群众,所以和大丰县相邻、本应该受灾十分严重的延台县却是汾州市所有县区里人员伤亡最小的,再有南山区,区政府在震前也做过宣传动员,防震预警,所以伤亡也相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显然,说的是谢慧兰和耿月华。
延台县只遇难了255人,这是董学斌也没想到的。
“有专家预计,这次汾州市8,0级地震的灾害程度其实远远不止,或许伤亡数字还要增加一倍甚至二倍,但之所以能避免如此严重的伤亡,起源就是光明街道办董学斌董主任在汾州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据悉,当夜和震前看过报纸就连夜撤离的居民足足达到了十一万人,因这篇文章而提前做好了防震准备的……也达到了上百万人,一篇文章,可以说救了无数人的性命。”收音机里一顿,有纸张翻页的声音,“我这里还有几项数字,南山区光明街道办管辖范围内,在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受伤人数是776,但死亡人数只有七个人。”
闻言,董学斌深深一叹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