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部军区一旦服从,那么就只剩下南方四大军区了。
到那时,不论是打还是服从,大义和军力都将稳稳地站在朱禁城这边。
凯拉尔的册算不能说无疑,但是不论是人心还是计谋,都是稳稳当当的,他用EU的西伯利亚军和当先的三百天狼星的新机体作为一个杠杆,非常轻松的就把整个中华联邦的局势给翘了起来。
而如果没有这EU的西伯利亚军的一千knightmare和支援的三百天狼星的话,恐怕凯拉尔要做的事情要困难三十倍有多。
这就好像黎星刻所说的,所担心的那样——中央军区的军队钢骷髅只不过八百有余,内斗之后能用的只剩下五六百,想要和其他八大军区的联军所抗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再加入一支外来的生力军的话,那么这就是两千到三千的knightmare的战斗力,就足以对整个局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更何况凯拉尔为了不让他们联通串联起来,直接将他们的首脑和高级将领们斩杀殆尽,为的就是这一刻。
内部混乱,外部有威胁的情况下,除非出现一个如同凯拉尔,黎星刻这样的麒麟儿,红龙子,否则的话,这些军区绝对是内部一团混乱,绝对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的。
在这个军团想要服从皇帝,那个军团想要抗命,甚至是想要抗命的军团内部都有不少人是保皇派,亲皇党的情况下,这场战争怎么打的起来,又怎么打的下去?
要知道越是底层的人,可是越亲近皇权,崇拜皇权的!
否则也不会在二十一世纪还有不少因为【自称是格格,阿哥骗了好几百万】的新闻时有发生了。
到了那个时候,不论打不打都没有意义了,皇帝这边力量足够,他们想打就陪他们打,打完之后诛九族,他们不打正好,可以让凯拉尔稳扎稳打的接收这些军权,为后续的计划打下基础。
凯拉尔在进入朱禁城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赢了。
带他进入朱禁城的刘喜宦官不知道,柳卞大太监不知道,黎星刻不知道,天子不知道,即将被他杀干净的达官贵人们不知道,即将丢官罢职的各大军区不知道,那些茫然无措的各大城市们不知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个人进入朱禁城之后,这世界怎么就如此轻易的
变了天。
第101章 西线无战事
第101章西线无战事
中华联邦西线,士兵们非常的悠闲,这里是属于非常安全的大后方。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军队的数量才是最少的。
普通军人大概10万有余,全部分散在整个大西北的各个要塞之中。
而knightmare则有2000之多,看上去数量及多,但是真正的战斗力面对布尼塔利亚帝国的第五代桑德兰的时候,双方的战损比是1:2.5,桑德兰是1,钢骷髅是2.5。
这代表着这2000钢骷髅,只不过能堪堪底挡住800左右的桑德兰。
当然在真正重兵屯集的北方军区,钢骷髅的数量要多得多,但是实际上,在战斗的时候,这种战损比仍然是非常巨大的。
这是一个正常人都知道要更新换代的时候了。但是因为国库的空虚却无法给八个军区完成换代。
实际上,这也正是凯拉尔将那些达官贵人们全部斩杀殆尽的原因。
这些宦官达官贵人们都拥有着惊人的财富。
这些财富到底有多少数字,就是在那一夜之后清点了的财富,让凯拉尔和黎星刻极为震惊。
没有人能想到大宦官和这些门阀积累了到底多少钱。
如果说门阀的话就算了,他们勉强还能算是世世代代民脂民膏的积累,但是那些大宦官们要知道,上位还不到50年。
那他们的财富,也就是在这50年之内所积累起来的,他们的财富丝毫不逊于那些高门贵族们。
在那一夜之中,凯拉尔抄家灭族,杀戮了无数的人,为的就是这一刻。
这个国家是缺钱的,99%的金钱都被掌控在那1%的人的手里。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凯拉尔杀死那1%的时候,这些财富就全都是凯拉尔的了。
这些财富正在合理的分配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比如说,为整个中华联邦新型机体,以神虎为原型,但是要更加弱的简化版的,第五代knightmare正在制作之中。
这些工厂们一旦得到了订单开始开工,那么这些工厂的工人们就有了消费能力。
而这些工厂的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反而更加促进了农产品。
而农产品则刺激了农业。
只要花钱出去,那么这个国家没有钱的普通人就会获得资金。
就算他们的工资再低,还可以以奖金的形式发出去。
这样以来他们就拥有了消费的能力,而消费力提升之后,很自然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消费一多,自然而然就开始增多起来。
到那时,国库之内的收入也会增加起来。
而这个时候只要能够保证税收的稳定,那么这些钱一定可以全部收回来,而且再收回来的途中,一大群的人民受益,整个国家的GDP都能够暴涨好几个百分点。
这就是经济的流通性,只要稍微学过一点基础经济理论的人,都能够清楚地明白当钱流通起来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钱。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钱放在银行里面的时候,银行会给你百分之几的收益原因,你的钱虽然放在那里,确被银行拿去用来做投资,投资得到的钱要比你原来的钱要多的多,但是因为缺乏一个不亏本的方法,所以存款其实是被银行利用了起来的。
所以说存款是最蠢的一种存钱方式,投资才是真正有效有力的金融收益。
像是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从10%的收益到5%的收益应有尽有,何必抱着每年2%3%年利息不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