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戏班子的当家花旦,后来凭着自己的艳名带着戏班子成为那个年代最红的一支。
这世间最醉人的,不是那烧心老酒,而是那红艳朱唇。
他,是京国皇子,她,是戏子之女,与他,无丝毫缘分可言。偏偏那日,她执伞望花,在戏台上娇媚如画。他站在台下,锦衣加身。他淡笑,眼前花开正艳,她笑颜如花。他仍然一身白衣,望着她出神。
她与他的相爱,终是一段孽缘。
她红艳高歌,一身霓裳轰动京城。
她怕黑,建国头一晚,他把京城城楼上挂的大红灯笼摘下来送给亲赠于她。
那晚,万人哭,一人笑。
她初遇他,是一次离家出走,为了他,她丢了所有。
走到他的国,那时她十分落魄,是他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当今皇上昏庸无道,他筹划了很久,终于决定夺权。
他成功了,登上了皇位。
那日,她问:“你可会负我?”
他道:“朕宁负天下人,也绝不负你。”
她笑了,将自己交给她。
她兄长与他谈过,他也是如此回答。
她信了,彻底沦陷。
但一日,一绝色女子找到她道:“姐姐,以后我们就一起服侍殿下了,奴家唤茹儿。”
那一刻,心痛,但,她还是笑了。
那日后,她失了宠,但也未说什么,就这样朝朝暮暮的过了清淡的日子。
那日,皇子逼宫,她为人质。
皇子说:“皇兄,你把玉玺交出来,我便放了她!”
她等他的回答,脸上未有半分恐惧,反之是淡然,他平淡道:“即刻起,废后,昭天下。”
他又道:“她已不是我的皇后,我又为何顾及她性命。倒是皇弟,如果你投降,朕念往日情分,可给你痛快。”
皇子急道:“你难道不要你的孩子了!”他看向茹倪道:“倪儿已有身孕。”
那日,皇子赐死,她哑然失笑,“不信了…再也不信了”
世人多凉薄,她付出一切,可他的身旁却早已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她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
那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回到了家乡,穿上那大红戏服,悲痛欲绝投向滚滚长江。
故事原本到这里就已经完了,可是命运又岂是人能琢磨,他醒来之时,发现自己却身处山中老旧小屋。
原来,她投江后,被一个文弱书生所救,他正在篝火让烘烤衣物。
见她醒来,他问,“姑娘,这人生短短数十载,你又何必想不开,若不是我刚好路过,怕是姑娘……”
她未曾言喻,他亦不在说话。
后来,书生终于知道了她的一切,但是书生却轻笑,书生一生坎坷,在十一岁的时候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才活下来,满怀大志想考取状元,但每年成落榜生。
而如今在这个破烂寒窗苦读之余,还得养活自己。
第182章 一场轮回(3)
“比姑娘不顺的人这世间大有人在,若是遇到一些不顺个个去投江,那世间恐怕就没有人了。”
那时天下处于动荡不宁的局面,她已无处可归,书生竭尽所能的照顾她,那年高考将至,他进京赶考。
临别时他送她一件火红的嫁衣,笑问:“若是这一生我有配得上你的一天,你便穿它嫁与我可好?”
她望着他,却没有回答。
她开始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颠沛流离,那年,一向交好的墨国大举进犯,她却成了墨国俘虏,再见到书生的时候,那时的他果然已经是状元郎,成了渊国将军。
她在城楼下,他站在城楼下,那天,渊国受令避战,城楼下所有将军率领兵马退后,但唯独他亲自率军攻入都城。
一番惨烈的厮杀后,他身负重伤,浑身浴血来到她的面前颤着声音道:“我来带你回家了!”
她心疼的抚着他身上无数的伤口,泪水潸然而下,哑着嗓子问本“不必为我这样的,你这是何苦!”
他笑:“你是我的妻,我又怎能抛下你一人。”
这一闭眼,把所有的思念零落成千回百转的片段,在记忆里搁浅。
这一闭眼,主这些转瞬即逝归于静灭,可却在隐约间,风雨里,不知是谁敲着回忆。
这一闭眼,多少前尘往事,怎能忘……或许,那些无奈也抵不过世俗的长空,终将烟消云散。沧海桑田,芸芸众生,默默承受着岁月的侵蚀。
这世间本就是如此,有一个伤你的人,也必定会出现一个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