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超级警察

第282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然,这里的信息我们也不是乱发的,关系到我们加上好友后的排疑工作。
一般人看到这样的信息,大多都会通过你的请求,毕竟他也有疑惑,那个月月?那个张叔?对吧,人都有这样一个好奇心。”
“说到这我补充一点,就是你们在用业务号的时候,你们也是要设置头像、昵称、个性签名的对吧,当然还有朋友圈。不过朋友圈,这个你们跟着你们师傅发就行了。
我要说的就是,我们在设置头像昵称的时候,也要相对的显的成熟一些,毕竟梁婧她的真实年龄也是二十八岁了,而且有着相对丰富的生活阅历,那些小姑娘的风格在她身上显然不适合。
所以我们在选取梁婧的照片做头像时,要选相对端庄但不失乐观向上、有活力的那种,昵称也应该是这种风格,最重要的,就是我反复强调的,要有格调。”
黄曲阳拿着中性笔转身在‘格调’这两个字外面又划了一个圈:“刚才说到加上人了是吧,加上人之后,我们的第一步核心目的是什么呢?
对,了解客户的信息。
我们的目标人群,是在三十五岁以上,最好是四十七、八岁左右的,也不排斥五、六十岁,有投资能力、想要投资的男性。注意是男性,因为我们这个投资项目,关系的金额都是几十万起步。
虽然现在是女性掌家,但是女性的性格方面是很犹豫的,而相对成功的男性,比如说工厂老板,他的资金一般都是自己掌控,我说的是一般,不绝对。”
“那么你们应该又要问了,为什么三十五岁以下的我们不要,他们有的也很有钱啊,而且有的还是富二代。我们大家又这么年轻,和那些大叔们交流肯定会有代沟,而与相对年轻的交流起来,有共同话题,能聊得来不是更好吗?”
黄曲阳主动解释道:“关于这个问题,是我们全体从业人员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之后,得出来的经验。
第一,相对年轻的人群,我们不否定他们有的很有钱,但是比较来说,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三十多岁的年纪,房子、车子、孩子,三座大山压着,而且大多数都是处在事业的上升期,让他们一拿几十万、上百万出来做投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我们用的是网销的形式,80后的年轻人对网络很熟悉,也很敏感,我们很难取得他们的信任。第三,我们用的是梁婧的身份,等她拍戏回来你们可以亲眼看看,的确是个很漂亮的美女。
面对这样的美女,三十岁左右,手上稍微还有个几十万的小钱,他们不会和你聊什么理想啊、人生哲理啊,他们想的基本都是怎么和你去酒店来场外遇,所以一旦相熟之后,几乎就是全程开车。”
说到这里,新人中的几名男性会心笑了起来。
“所以,这样的人我们是聊不进来的。另外,在你们以后的工作中,无论是谁,哪怕是特别特别有钱的客户,只要他敢跟你们开车,一次警告,二次直接删除。”
黄曲阳很果断地说道:“他有钱又怎么了?我们不缺有钱的客户。只要有这个倾向,我们基本是做不成单子的,那又何必浪费时间呢?不如去找下一个优质客户。
最关键的,我们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家境优渥的白富美,不是花瓶,所以我们一定要表现出傲骨。客户有钱,我们一定要表现出比他更有钱,客户说话很拽,各种看不起,我们要表现的比他更拽。
切记,千万不能被这些人的气势给吓住!”
第229章.229、套路(2)
“以上都是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正式进入聊天环节。我们聊天是首先要做的,叫‘排疑’。”
黄曲阳又转身写下这两个字:“排疑,顾名思义,就是排除客户的疑虑。
毕竟我们刚才说了,加人的时候我们发送的是类似‘我是某某朋友’这样的验证消息,那你加上客户之后,总不能直接上来,就跟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吧,这会被当成神经病。
所以,我们最开始发送的验证信息,那就是我们的引子,至于排疑手段,有很多很多种,比如说你们看的成功案例中的,报私人订制游的这种方法。
我们这边肯定是知道客户不是做旅游产业的,但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必须真心的以为自己就是来报名旅游的,只有你自己相信了自己说的话,客户才会觉得你说的真实。
千万不要小看的那开头的冷冰冰的几十个字,看着是方方正正的汉字,但从你内心中产生出来的,与你刻意发送给客户的,这种真情实感客户是能感受到的。
这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就比如你们看的成功案例,从始至终的聊天是不是都特别自然,所以你这边感情到位了,客户其实是能感受到的,我和好多同事交流过,他们成的单子都有这种感觉。”
黄曲阳说到这里,表情十分认真,感觉与天桥下面那些摸骨算命的都有一拼。
难道这就是‘欲要骗人,先骗自己’?
肖然一阵腹诽,不过看其他几名新人认真的模样,显然已经受了黄曲阳的传染,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比如成功案例中的那样,开头就问‘私人订制游还能安排吗’,客户直接的话就会问‘你是谁’,不直接的话就溜你一会儿,当然,不排除客户会都没回你,就直接把你删掉了。
但是我们接下来的主旨就是一个,让客户相信你真的是加错人了。当我们‘得知’客户不是我们要找的人时,我们就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再去问问’,以此结束排疑。
排疑结束之后,我们就可以停个一、二十分钟不回复,因为这个时间段,我们是‘在’向朋友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吧,不可能立刻就回他,毕竟我们自己的事是第一位的。”
黄曲阳转身写下‘二次接触’这四个字:“过了一会儿,我们问清楚了,这时候我们就到了二次接触阶段。也就是与客户的第二段对话。
因为我们加错人了嘛,作为一个有素质的女生,虽然我们有钱有地位,但主动道歉还是会做的。所以二次接触开始的格式一般是‘刚才不好意思,朋友给错号码了’之类。”
“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排疑时也不是随便找个理由排的,其实从第一句话时,你就已经是在像客户展现你这个人,并且为接下来了解客户信息做铺垫了。”
黄曲阳顿了顿,左手右手不断在空气中比划,“就比如你们都看过的成功案例,她排疑用的是定制旅游是吧,是不是给人一种很高端的感觉?
所以从第一句话开始,我们就在无意中体现着我们‘梁婧’的格调,我们不是普通人,从来不会跟着什么旅行团出去,那样丢份。
当然,排疑的理由远不止旅游这一种,比如鉴定字画、古董,比如去自驾游,比如购买高档鱼竿,等等,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格调、做铺垫。
这些都是为我们排疑之后,与客户二次接触做铺垫。
你跟客户道歉之后,有的人素质比较高,会和你说,没事没事什么的,到时候你随口一问‘你喜不喜欢去旅游啊’,客户要是回复‘从来没出去走过’,那他就有可能是个low比,他如果回‘经常或者偶尔’,那就可以谈谈都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他比如说‘我去过西南’,那你们不就能聊得上了么,高原上的风景、人文,再自己构思几个在高原上经历的小故事,比如在雪山脚下遇到什么人,请你吃了什么什么,你不适应那个味,还吐了好一阵。
这些话一说,真实感是不是就上来了?然后还能无形中体现你们的格调,你去的那些地方我都去过,而且还有很深的心得体会,一个有修养有品质的姑娘,是不是就在客户眼中出现了?
末了你再装作不经意地随口一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这么悠闲’或者‘旅游现在很平常啊,你做什么工作的,平时都没时间吗’,客户一回答‘我是厂里一线工人’或者‘我开个小厂’。
如果我们反复查验过之后确实如此,那前者我们就可以直接毙掉,基本不用接触了。
至于后者,我们就要在日后的接触中继续观察,他开个小厂,厂子是多大,有多少员工,要是四五个员工,那就是家庭作坊,基本也不需要接触了,如果规模还可以,这就是我们初步选定的优质客户了。”
“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太过热情地和客户聊太久,也不要一个劲的打探客户信息,这些小信息,在我们聊旅游聊生活的时候稍稍提及即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