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闻言,笑了笑,漫不经心地道:“国尉所言正合寡人心意,斯以为如何?”
李斯道:“国尉所言,也与斯之意极为契合。”李斯顿了顿,才接着道:“斯前往韩国时,韩国权臣难以结交,须得用金银来敲开他们的家门,斯便借了金银来,这才将其拿下。”
蒙恬不通此道,便并未开口。
此时嬴政笑道:“既如此,那寡人便将此重任交于国尉吧,寡人这便令人取些金银来交于国尉,国尉可想好何时出发了?从哪一国先开始?”嬴政一串话砸下来,将尉缭砸得有点懵。
他留在秦国,是为了徐福。但现在他献了策,秦王还要把他派出去?那他还不如咬死了不留在秦国!
尉缭顿觉自己受的苦都白受了。
不过尉缭很快便镇静了下来,他抬头看向嬴政,道:“那尉缭要向王上讨一人。”
“哦?谁?”
“徐福。”
尉缭话音刚落,嬴政的脸色就黑了。
寡人没要你的命,如今你还敢要起寡人的人来了?
徐福也顿觉不好,不由得朝嬴政看去。
“奉常寺和王宫之中可离不了徐典事,国尉还是另选他人吧。”嬴政毫不留情地拒绝道。
那尉缭却笑了笑,反驳道:“王上此言差了,王宫之中已有一位老太卜,怎么会离不了徐福呢?若是此话被那老太卜知晓,怕是要不依了。”
徐福不由得朝尉缭那方看了一眼。
他还当尉缭如何一身正气呢,如今听他的语气,似乎也是个记仇的人嘛。不然好端端的提起那老太卜做什么?
他自己尚且如此,竟然还敢指责秦始皇睚眦必报?
徐福站起身,冷声道:“我不便随国尉前去。”
尉缭看向他的目光登时又透着“你怎么如此执迷不悟”的味道。
“为何?”尉缭紧追不放地问道。
“我体弱,不便出行。”
尉缭被哽了哽,但瞧着徐福那张比旁人都要白上一些的脸,又不自觉地泄了气。
此时嬴政开口了,“既如此,寡人记得奉常寺中有个叫……叫王柳的,他与徐典事同出奉常寺,寡人便让他跟随国尉吧。”
尉缭脸色黑了黑,也当即拒绝了嬴政,“多谢王上好意,既如此,那便不必了。”既然徐福带不走,他还带个别的人束缚自己做什么?
李斯和蒙恬感受着三人之间不对劲的气氛,同时聪明地选择了闭口不言,避开个中汹涌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