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官出身的人常在六部兼任职位。余柏林作为皇帝陛下最信任的年轻一辈臣子,其余熬资历的翰林官还未被提报,他又被破格提拔,保持詹事府职位不变,离开内阁轮值,直接去了吏部兼任郎中,掌文职官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
郎中虽只是正五品,但吏部尚书和郎中只管五品以上官员事宜,吏部郎中手中权力十分大,又因京官对外放官员有一个品阶的压制,四品外官升迁,都由余柏林主管。
外官中品阶最高的三司也不过正三品,可想余柏林手中权力之大,也可见皇帝陛下对其有多信任。
虽然封庭知道,余柏林才干,应该在其余几部,更能发挥。但吏部至关重要,又恰逢朝中官职空虚,需要大量选拔人才,皇帝陛下并不放心其他人。
余柏林未及弱冠,已经有如此权力,让朝中官员纷纷侧目。
但若说品级,他不过是以从五品的詹事府谕德之身,被提拔了半个品级,兼任了正五品吏部郎中,谁也不能说皇帝陛下提拔太过。
只是这职位,向来都是熬了许多年的官员梦寐以求之位。余柏林才入朝不过两年,就已经到了比人终其一生都难以爬到的位置。不得不令人嫉妒。
因余柏林还未娶亲,一时间余柏林门槛差点被媒婆踩塌了。
余柏林自然不可能在这种敏感关头定亲,所有说亲的人统统挡回去。
不过不久之后,余柏林就不用担心这件事了。
皇帝陛下公开发话,说余柏林婚事他会做主,谁要和余柏林结亲,请入宫找皇后。
朕是把长青当子侄看待啊,你们要提亲就找朕和皇后吧。
封蔚知道之后,大笑余柏林比他矮了一个辈分。
余柏林:“皇帝陛下的大儿子。”
封蔚:“……我错了。”
小宝从门口冒出脑袋,惊讶的瞪圆眼睛:“王叔不是王叔,是小宝的哥哥?”
封蔚脸一黑,出门捞起小宝就往天上丢,把小宝吓的哇哇大叫,大宝急得围着封蔚团团转,嘴里直叫余柏林救小宝。
余柏林把小宝“救”回来,小宝却不领情,朝着封蔚拍手,还要玩“飞飞”。
大宝默然无语,他表示再也不管小宝了,就让王叔欺负吧。
余柏林去了吏部当郎中,他的一干好友也不例外,全都进了六部。
赵信进了礼部,李潇进了工部,陈磊进了户部,卫玉楠进了兵部。
从皇帝陛下的选择上来看,虽然四人他全都信任,但赵信和卫玉楠的职位中规中矩,算是领着实缺的职位,干着实习的活。
而李潇和陈磊则是和余柏林一样,已经在为皇帝陛下辛苦工作。
显然皇帝陛下很信任这两人能力。
待官职确定之后,五人又一起喝了一次酒。赵信和卫玉楠都有些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