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6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嗯。”
“全国这么多地区,为民你一个人肯定跑不过来,你得找帮手,找信得过的帮手,帮着你一起跑。你先自己跑出一个门道来,然后教会他们。到后面,就让别人去跑,你居中统筹管理即可。”
“我明。”冼为民点点头。
南易把烟头扔到地上,用鞋尖碾了碾,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有些事,我说在前面,也算是未雨绸缪。
现在呢,个人做生意慢慢在放开,不远的将来,肯定会有练摊卖服装的人出现。供销社、百货大楼的大生意我们要做,摊贩的生意,咱们也不能丢。
本来呢,为了方便客人的原则,咱们最好是在市区弄个门面。不过,这样做,咱们就少赚几笔钱。
摊贩,不一定是宝安本地的,大部分应该是外地来的。
他们过来要坐车、吃饭,有些呢,还要住宿,这些可都是钱。让别人赚,不如我们自己赚。
咱们文昌围,可以腾出房子开饭馆、开大通铺的招待所,这钱就落到咱们口袋了。
另外,我还有远景的想法,咱们大队靠海的那里有大片的滩涂,需要规划一块用来建工业区,剩下的部分,可以用来规划成批发市场,先从服装批发开始。
有市场,不但可以收摊位费,而且这人来人往,人吃马嚼,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我只是先给大家描绘一下。
咱们暂时还是要围绕服装厂先干起来,去年的分红是八万,我希望今年服装厂的账上留下充足的资金以外,平均每个社员拿到的分红不低于三百块。
同志们,这个目标很艰巨,但是我们一定要实现。让我们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创造我们文昌围的辉煌。
小小粤省,大大文昌围,我希望有一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文昌围,我们文昌围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八年全国,十五年亚洲,三十年世界。
今天我乾纲独断一回,就立下这个三步走计划。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文昌围的社员只有不想买,没有买不起的东西。”
南易蛊惑性的话语,并没有获得掌声,不过也把众人弄得嗷嗷叫,斗志昂扬。
带着南若玢回家的时候,南易对南若玢说道:“若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需要学会不被别人的大饼诱惑,但要擅长给别人画大饼。
员工就像是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得在前面挂一根胡萝卜,勾着他们往你需要的方向走。
老板和员工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老板利用员工赚大钱,员工利用老板提供的平台给自己赚取生活费。
双方就是互相有利用价值才走到一起,当然,这些话,心里明白就行了。对外说,就得有一个听起来立意更高,站在全人类高度的版本。
比如,爸爸建立文昌围服装厂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谋私利,而是为了文昌围全体人员走向富裕,是为了让全国百姓都能穿上新衣服,没有补丁的新衣服。”
“嗯嗯,我懂了,就像我要吃糖,不是因为糖好吃,而是为了让我的嘴里有甜味,这样,我可以用更甜美的词汇去赞美、去歌颂每一个伟大的人。”
“很好,学的很快,继续保持。”
第0037章 下一代
正月初八,南易爬上一棵乌桕树,坐在枝丫上,拿着纸笔,眺望着整个文昌围范围,画着一张简略的地形图。
画完以后,他就在某个位置画了一个标记,然后从树上下来。
“冼叔,我看了一下,这里是最适合建小学的地方。无论从大队哪个角落到这个位置都不会太远,而且,离村中心也比较远,教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南易,你打算建初小,还是完小?”
“当然是完小,我希望这个学校和其他的小学不同。五岁就让孩子们上学,先进行幼儿教育,七岁进入到小学课程。
除了数学、语文、思想品德三门课以外,英语、音乐、体育、劳技、务农、计算机、武术课程也要开设。
其他的是必修,计算机、武术做为辅修,要不要学习,由孩子们自己决定。”
“这其他的我虽然听不太懂,多学点总不会错;可这务农,让孩子们上学,不就是想让他们跳出农门么,干嘛还要教他们这个?
再说了,这个还需要学么?
大队哪个娃,不是从小在地里帮忙干活长大的。”
冼耀东对南易开设务农课程,还真得无法理解。
“这务农和务农不同,我虽然叫它务农,可不是说像我们以前一样,就是在地头瞎干。我要开的这门课程,更确切的说,应该叫农学。
咱们以前种地,知道几月该栽秧,几月该收割。可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点干这个,而不是其他月份,大队有几个人知道?
还不是按照以前留下的传统,还有农技站农技员的教导么?
大队的孩子,以后基本不会留在家里务农。
可不务农,不代表他们可以不懂务农,既然出身农门,就得有农民的样子,不懂务农怎么行。
另外,我也是想着让孩子们吃点苦头,让他们知道种地有多苦,为了不种地,他们才会用心学习。”
南易搓了搓手,拿出一包没拆封的烟,从底部拆开,抽出一根给冼耀东,又给自己叼上一根。
“冼叔,你有没有见过哪里不分三六九等?”
“没有,稻秧都要分三六九,何况是人呢。”冼耀东毫不犹豫的说道。
“是了,没有一样东西对每个人是平等的。
你看看这树,根粗顶细,难道它不想长成从头到根一样粗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