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33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往外走,去日夲,去了那边,干的是同样繁重的工作,可他们能拿到手的钱呢?
他们在日夲挣得,一天就可以抵得上他们种地两年的收入,可以抵得上城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我把他们办手续,帮他们安排好住的地方,帮他们找到稳定的工作,让他们在国外吃几年苦,就能回去当十万元户,我收他们半年的收入,这不过分吧?
算他们一天1万日円,我收他们180万日円不过分吧?
扣除掉成本,能留下一半的利润就不错了。
要是他们在日夲出事,我要不要帮忙?
工伤了,用人方不认,我要不要帮他们找律师打官司?
惹上雅库扎,要不要帮他们平事?
虽然,我不可能免费帮忙,会略微收一点费用。可在国外无亲无故,有个人肯管他们,这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南易摆摆手,“我扯远了,还是说回正题。研修生派遣是一个能赚快钱的好业务,只要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存在,这个生意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现在只是着眼于日夲,可将来欧洲、美洲都可以把业务拓展过去。当然,就算无法拓展也没事,研修生派遣本来就是能赚一点赚一点。
山の味建立的初衷,是因为我知道日夲人对松茸有海量需求,还有里面的巨大差价。不到一年,就为我赚回超过1.5亿美金的利润,这样的生意不做,还做什么生意?
而且,它也是我们进入日夲的一块跳板。
今年,松茸的蛋糕我们是吃不到多少了,可再少,也能有一两千万美金的利润。再加上野菜、干果,一年四千万美金的利润还是可以盼望的。
而且,日夲人一旦和你合作,除非双方合作非常不愉快,他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山の味就能维持长期发展。
一家不需要投入多少精力,却可以源源不断创造利润的企业,为什么不做?
短时间来说,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是会很杂,哪里有利润,我们就往哪里扑,能赚一笔是一笔,把我们的现金池变得越来越丰。
至于长期……
生物制药你已经清楚了,另外一个领域你猜到了吗?”
“南生你对文昌围所有事情都重视,但是我发现你其实最关心原来的垦殖小队,现在扩张中的垦殖集团;再加上近期的一些动作,都在预示着你在布局粮食领域。”
“呵呵,南氏真正的支柱型产业现在根本没涉猎,我真正要做的事情还在我脑子里,你想到也好,没想到也罢,暂时都不用在意它,现在还不到发力的时候。
对了,回香塂后,给瑞贝卡准备两千万港币的现金;另外再拨两千万到氾胜之研究所的账户上,那一百亩地先找工程队把围墙给建起来。”
“是。”
第0194章 挖坑
“南生,EDB对我们在蔡厝港建立研究所的事情非常支持,最多可以给我们二十亩土地,一亩只收我们一万坡币。”
去过经发局后,梁慧文兴冲冲的回来汇报。
“投资的事情没提吧?”
“没提。”
“养猪场呢?”
“他们会给予业主补偿,劝业主搬走。”
“13000平米盖一个研究所也差不多,绿化可以搞的很好了。”南易琢磨了一下说道:“剩下的事情你跟进一下,尽快找到一个研究所负责人,几个医药专家。研究所是为他们盖的,该怎么盖,他们才有发言权。”
“好的。”
把要紧事交给梁慧文去做,南易就跟着闷三儿去到处看房。
看到中意的就买下来,挂在闷三儿的名下,然后再和他签订一份借款合同,大致的内容:闷三儿借了南易一笔钱,闷三儿把房子[南易的房子]抵给南易还债。
南易向来的数目分明发挥了作用,对签订这种合同,闷三儿没什么不满和抵触情绪,他已经习惯了南易的一码归一码。
最重要的,南易从来没有让他闷三儿做过免费劳动力,每次付出都有丰厚的回报。
又一次签完购房合同出来,闷三儿就说道:“南爷,还要不要再去别地儿看看?”
“不了,十套也差不多了,多了也没意思。我劝你,要不是自住,以后也不用买太多,按照李家坡的政策来看,炒房不会有太大收益。”
“我也没打算多买,钱放着,就等您召唤呢。”
“也别光看我,自己也踅摸踅摸,现在投资的机会还是不少的,你只要不瞎几巴投,每年挣个一两成也不是太难。”
“再说吧。”
闷三儿还是想先等等南易的机会,自己来可以晚点再说。
“六子那边,这段时间,你联系的勤快一点,兰花的价已经起来了,去添上一勺油,就可以准备出货走人。”
“这么快?你当初不是说要几年吗?”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咱们什么环境,现在什么身价,要不是考虑到投入的精力,我都打算婊子罢工了,赚一笔就闪人吧。”
“那我该怎么做?”
“我给你说几个小故事,你自己看着来。某个商贩养的君子兰被一个外商看中,出价一万美金买走;
一位港商用一辆豪华皇冠轿车换一盆君子兰,结果主人不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