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81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个三杆洞,赖彪用了六杆才把球给推进洞里,两人这才往下一个四杆洞走过去。
“你最近和徐飞扬有联系吗?”赖彪问道。
“有一段时间没联系了,他怎么了?”
南易和徐飞扬平时联系并不多,互相有事情咨询的时候才会通个电话,可两人关系并不差,还和在学校一样,一通话就互损。
“也没怎么,就是交了个女朋友,发展的速度很快,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发喜帖了。”
“这个我知道,听他提过一嘴,不用说,肯定找了一个壮的,他喜欢壮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那天在羊城见了一面,他没带女朋友。这小子变化很大啊,以前看着是彪悍,现在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说话也变得文绉绉的。”
“斯文吗?我没觉得,和我通话一开口就是脏话。”
“你和他关系好呗,他在你面前还是保持真我。我说你小子眼光真好,班里交好的几个发展都不错。”
“怎么说话呢?我和班里哪个人关系又差了?”
“对对对,不差,你丫的八面玲珑,谁的臭脚你都捧的好好的。”
“去去去,闪一边去,轮到我挥杆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忆往昔,大学两年的点点滴滴在两人的嘴里流淌。
“周茂德最近在干什么你知道吗?”
两人说着说着,赖彪就提起了周茂德。
“被学校开除后就去了满洲里,偷偷摸摸的和苏修那边的人做起了边贸,运气还不错,没被人给灭了扔到哪个水泡子里。”
“你就不怕他发达了,回来找你个孙子算账?”
“他能继续保持运气活下来再说吧,苏修的边贸可不好做,已经有不少人把命送在那里了。苏修已经呈现颓势,你不是要管理贸易么,可以试试打通那边的线路,钢铁、机械之类的好东西,他们那边可不少。”
“你说苏修会玩完么?”
“玩完的可能性很大,西方军演可把全世界都吓着了,现在都一心盼着它倒下呢。你啊,回去以后找点苏修的经济资料看看,就会明白它的经济民生已经出现了大问题。研究透了,搞篇内参、社论出来,你小子搞不好要换个口子了。”
第0472章 童子尿
“还是算了吧,我就打算在企业呆着,苏修的情况我倒是有兴趣研究一下,你那里有资料吗?”
“有,要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微观的有什么?”
“食物的供给、价格变化,普通人餐桌上蔬菜出现的频率等等。”
“这个你都有,很关注苏修?”
“算是吧,很多零零碎碎都是从情报贩子那里买的情报。”
“当心点吧。”
“没事,军事和政治我从来不沾,只买点民生情报。这个第一,那个第二都是虚的,老百姓的餐桌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只要样本够多,看看苏修百姓吃食的变化就能推敲苏修经济的变化。”
“怎么,你还想总结出一套餐桌经济学?”
“屁,你是不是把专业都放下了,类似的理论早就有了。”
“哪还有时间关心专业啊,天天工作忙个不停,我已经好久没看过专业书了。”
“懒就是懒,别拿工作当借口。嗐,大哥也不说二哥,一直想读个硕士,一拖再拖,也没有去报考。”
“回去读夜大吧。”
“屁,那不是越活越回去了,过两年再说,歇一歇,再多读点书,给自己戴上一顶博士帽。”
“怎么,你这是还想给自己搞个经济学家当当?”
“也不是不可以啊,不是每个经济学家都是真才实学,水货也不少,要当上不难。”
“经济学家啊,我看你够呛。看看你在文昌围怎么做的,不想着多开几个厂,反而重金扶持什么垦殖集团,还是地里刨食啊?”
“你不懂。”南易摇了摇头说道:“不管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下乡的知青嘴里喊的都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别人喊完口号,祸祸一阵可以回城关上门过他们自己的小日子,我不行,既然喊了口号就得去做。
开厂子虽然很容易提升一个村子的生活条件,可本质上,他们已经从农民变成了半个工人,从农业进入到工业领域。
全国有多少农民,又有多少个村子和屯,如果每个村都开上一个厂子,你让他们生产什么?
农民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多,高重复率是必然会出现的,市场很快就会进入供大于求,接着就是价格竞争,自我压榨变得无利可图。
这还是农民之间自己的竞争,他们其实还要和城市居民竞争,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见识哪里比得上城里人。
城里有多少学校?
农村又有多少学校?
农村的教育资源根本没法和城里比,不说其他地方,就说粤省吧,在全国来说,经济和生活条件都算好的,可不平均啊,富的地方富,穷的地方穷的露腚。
文盲率很高,有些山沟里读过两三年小学都能称得上是秀才。
读书氛围浓郁一点的地方,能出的大学生也有限,隔上三两年考出来一个就算不错了。你说那些考出来的,等他毕业,学有所成,会想着回家乡带着乡亲一起致富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