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0、50、90、110,不,应该有120……”南易点到500来人的时候,就懒得继续往下点,“土王就是土王,啧啧,这排场,迎接个客人弄出几百人的阵仗。”
上回法拉奎弄出两百多人的阵仗,就让南易觉得有点过了,今天他却要体验一下更大的阵仗。
等车子停下,南易就扭头轻声对苏菲·马索说道:“把鞋子脱掉,一会吻脚礼穿着鞋子太失礼。”
“脚出汗了。”
“没事。”
说完,南易就俯下身子脱自己的鞋。
“亚当先生,其实你不必拖鞋。”杰奇看到南易的动作说道。
“应该的,我不想太失礼。”
等苏菲·马索脱掉鞋子,校花就下车打开后座的车门,南易先下车,然后牵扶着苏菲·马索的手,扶着她下车。
庄园大门口,一对穿着华贵的男女站在那里,身边还站着好几个随从,正对着南易他们这边行注目礼。
南易牵着苏菲·马索的手,款款地往那边走去。
校花从后备厢拿出两个礼盒跟在两人的身后,其他人就站在车旁并没有跟上。
走到近前,迪帕克·提维迪双手合十向南易两人行了个礼,“亚当先生,马索小姐欢迎光临提维迪庄园。”
“提维迪先生,提维迪太太,你们好。”南易和苏菲·马索也双手合十还礼。
在来的路上,南易和苏菲·马索已经和杰奇做过相互的自我介绍,杰奇不露痕迹的把迪帕克·提维迪和他妻子法缇娅·提维迪的名字透露给了南易两人,不仅是名字,还有年龄和简单的长相描述也“不小心”的透露。
等于在南易他们到达之前,一份无形的拜帖已经被送到了,会来多少人,迪帕克这边已经提前知道,而南易他们会享受到的礼仪,杰奇又“不小心”的提前透露过。
所以,吻脚礼并不是南易按照自己所了解的印度礼仪分析出来,而是得到了明确的通知。
双方寒暄完之后,一个应该是提维迪家族管家的人上来就给南易和苏菲·马索行吻脚礼,结束了之后,两人就跟着迪帕克夫妇往庄园里走。
一路上,不时的会有佣人给南易两人行吻脚礼。
还好,并不是每一个佣人,出来行礼的佣人应该有别于其他,也许是有一定的级别,也可能是家生子,提维迪家族的忠仆才有资格。
五十厘米的小步伐,一共走了762步,南易的脚背被人触碰了69次,又走了将近120米左右的路程,总算是进入了庄园的建筑范围。
提维迪夫妇先进入室内,南易两人在门口等着,没一会法缇娅·提维迪双手捧着一个点着油灯的铜托盘走了过来,来到南易身前,右手的中指在一个碟子里蘸了一抹红色,抬手往南易的眉心一点,接着又在另一个碟子里捻了两粒不知道什么东西按在了南易眉心的红点上。
红点,南易知道叫迪勒格,也就是吉祥痣,后面两粒,南易感觉着像是米,可能是糯米。
法缇娅·提维迪给南易点完吉祥痣,又捧起托盘以南易的领口为圆心绕了两圈,如法炮制,苏菲·马索也走了一遭同样的程序。
吉祥痣在过去只有已婚的女人才能点,不过这几年可能是为了旅游业考虑,这个讲究有点松动了,南易在孟买的街头见过点着吉祥痣的小姑娘。
“亚当先生,马索小姐,请进来。”
法缇娅·提维迪一收工,迪帕克立即就招呼道。
南易牵着苏菲·马索走进建筑的室内,再次给提维迪夫妇双手合十行礼,到这一步,已经经过多次精简的迎宾礼程序算是走完了。
还好迪帕克上面没有长辈了,不然南易两人免不了还要行吻脚礼。
“亚当先生,马索小姐,先品尝一下我们提维迪家族自己种的茶,我们的茶种在山顶,不用化肥农药,没有污染,纯人工采摘。”
迪帕克引着南易两人来到会客厅,邀请两人入座后,就开始介绍一个佣人刚端过来的茶。
佣人放下托盘,法缇娅就接手后面的工作,倒茶,在茶杯里倒入牛奶。
“奶牛也是我们自己饲养,平时吃的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草料,一头奶牛由两个佣人精心照顾,保证挤出来的牛奶绝对纯洁。”
迪帕克仿佛知道南易两人会膈应什么,两段自傲式的提示恰到好处,而且嘴里操着的也是伦敦腔的英语,很明显他也在伦敦地区生活过。
第0707章 窃听与反探听
喝茶,一阵没什么重要内容的寒暄,气氛正合适的时候,南易让校花把两个礼盒捧了过来。
南易接过礼盒,先把礼盒的正面对准自己打开盒盖,然后转动方向,把礼盒正面对准迪帕克,“这是我和苏菲给两位准备的礼物,请笑纳。”
南易给法缇娅准备的是辑里湖丝,这是国内丝绸里最好的存在,明清时期的龙袍、凤衣就由辑里湖丝打造。
好东西在什么时候价格都便宜不了,够打造两件纱丽的丝绸花了南易大几千块。
给迪帕克准备的就简单多了,一本繁体中文的《小说月报泰戈尔专号》,扉页上有泰戈尔的亲笔签名,南易在京城的书摊上花了足足五毛钱买的,书肯定是真的,当年的印刷量很大,流传下来的不少,签名真假就难说了。
迪帕克感谢了一句,拿起书看了一眼光秃秃,只有中间写着几个红色方块字的封面,然后翻开扉页看到了泰戈尔的画像,又看到画像下面手写的天城文,他立刻从面无表情变得欣喜不已。
“亚当先生,这是中文版的泰戈尔诗集?”
“是的,由当时华囯几个著名的现代诗人翻译,其中就有汉密尔顿·徐。”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汉密尔顿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诗人,可惜,他的英文诗并不多。”迪帕克念了《再别康桥》的前两句后,遗憾的说道。
知道迪帕克当初念的是伦敦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后,南易就决定好送他的礼物,然后又打电话去伦敦打听这个专业上课的时候会不会讲到徐志摩,得到肯定的答案,才有了今天的对话。
没有什么巧合,只有背后默默的情报收集和精心的准备。
“真巧,我奶奶和汉密尔顿是同一时代的人,她也很喜欢汉密尔顿的诗,受到她的熏陶,我也很喜欢,我有收藏汉密尔顿的两本诗集,都有他的亲笔签名,提维迪先生,做为同好者,我可以割爱送你一本。”
“真是太好了,亚当先生,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