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70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虽是大股东,可泛美控投只往苹果派了个董事代表,从来都是默不作声,不对苹果内部事务发表意见,只在每年分红派息的时候才会表现的非常积极,第一个就会赶去开董事会。
靠着分红派息,还有斯嘉丽基金对苹果股票的操作,基本上,收购苹果股票的支出已经收回来五成多,当然其中的六七成只属于南氏,和泛美控投的股东没多大关系。
就是苹果的股票目前成为废纸,南氏的亏损也并不会很大。
[乔布斯再次回归苹果之前,苹果会分红派息,不分红是之后的事。]
微软这边,首富伟业的名号很快会名副其实,比尔·盖茨离美国首富只差一步之遥,只要再加把劲,他就可以坐在美国首富的宝座上闻香识女人。
若是一个不小心用力过头,世界首富的椅子也不是坐不得。
看着电脑屏幕,南易握起拳头,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嘴里激动的喊了一声“Fighting”,能亲历一个世界首富的冉冉升起,不能不让南易激动莫名,膝盖一软,差点就来个膜拜。
改天,南易这个龙昆下村租房户现首富要和世界准首富来一场灵魂碰撞,探讨一下丝绸贸易和视窗系统的前世今生,再向对方传授一点当首富的心得体会,比如豆浆该吃哪碗,又该倒哪碗。
都是打那里过来,虽只是一个小村的首富,但是,南易并不是没有发言权,毕竟首富情怀是互通的,这个无关大小。
给美洲片的准首富加完油,南易又给欧洲片和亚洲片的也加了加油。
在电脑前一直坐到晚上九点多,南易起身活动活动,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等脑子恢复清明,南易又坐回电脑边,打开文档,在上面敲上几个字——亚当奖计划。
“为了给世界科技出一份力,加快科技的发展,从南氏调拨3亿美元成立一个亚当·斯密基金,并以基金的名义设立亚当奖,每年开展一次评选,选出上一年度对世界科技推动最大的五个候选人……”
南易略一寻思,移动光标,在“五个”后面加了“(名额待定)”,接着又移动光标,继续打字。
“获得亚当奖的候选人,每人可以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待亚当奖运行几年,在候选人之中加入食品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选,若没有太强烈的反对声,恰当的时候,把南陈酒业的酿酒师推荐进候选人之列,为南陈酒业注入高科技属性。”
南易左手离开键盘,抚了抚下巴,稍作犹豫,又敲下“(情策委论证可行性)”几个字,然后另起一行,敲下“获奖者暂定称呼国士”。
把内容通读一遍,稍作修改,南易并没有把文档发出去,只是暂时保存在硬盘里。
退出文档,呼出邮件系统,南易给蕾切尔写了一封邮件——密切关注苹果公司动向,若股价出现较大跌幅,在董事会上询问其他股东是否要减持苹果公司股份。
邮件发出,南易又给金融小组发了一封邮件——密切关注苹果公司动向,跟踪泛美控投对苹果公司股票的下一步策略,若泛美控投减持,让适合的公司出面把股份接下来。
另,若苹果公司股价大跌,在纳斯达克市场上扫货,扫回的股票尽量分散持有。
注意:每一步动作前向我汇报。
敲完键盘,南易把邮件看了一遍,确认无误,点击了发送键。
第0806章 拉风之后有赶风
次日,锻炼完吃过早点,南易又坐到电脑边,把昨天写的亚当奖计划文档调出来,货币单位从“$”改成“欧元”,本想把亚当奖颁奖地放在纽约,不过昨晚在床上又考虑了一下,还是觉得放在伦敦更合适一点。
修改完文档,南易又在方式庄园窝了一天,把南氏在高科技方面,不论是自研发还是投资的相关资料全看了一遍。
南氏手里已经掌握了不少科技成果,有些是暂时还不到应用的时候,有些是研发过程中的伴生发现,看似没什么作用,但是拉出来也可以打造几款唬人的高科技产品出来。
比如在机器人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让机器人拥有更好的机动性,又因为无刷电机不需要物理换向器的关键要素,前南氏机器人研究所,现纽约动力在无刷电机方波、正弦波无刷直流电机的基础上研发出自己的“韦恩无刷直流电机”。
只要在韦恩无刷直流电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削减一下性能,压缩一下成本,就可以应用在洗衣机上,用无刷电机的洗衣机噪音会降低很多,运行之中也更加稳定,不会抖来抖去,更不容易产生位移。
又比如在近场通信的射频识别、红外领域,南氏的研究也很深入,电子产品的非接触式点对点传输已经实现,在它的基础上可以在很多场景应用,地铁票、公交卡、食堂饭卡、门禁、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等等,乃至更遥远的手机支付[NFC]。
另外,在跳频技术上也有深入的研究,只要南易有想法,他的名字完全可以在CDMA和WIFI的研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如果南易的脸皮一厚,当个和爱迪生一样的发明大王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他乐意,完全可以把几十万个专利挂到自己名下。
一屏一屏的资料看过去,等看到银喉公司部分的时候,南易看到了GSM,还有SMS技术,银喉是Unicode组织的成员,致力于把中日韩三国文字加入到通用字符集,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SP服务布局。
哪怕南易并不记得上辈子的移动通信标准是GSM的天下,这也并不妨碍他押注GSM,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几乎都成了GSM的成员国,在西方世界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之下,GSM在全世界铺开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缓缓展开,用后来的话说,马上就要进入2G时代,如今还想和GSM别锋芒的只剩下寥寥几个,其中就有PHS和PDC,这两个都是日本研发的技术,隶属于不同的实验室,是日本针对自己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小的实际国情而研发。
这两种技术原理差不多,都采用微蜂窝技术,将电话以数字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电话”信号接入基站,然后基站连接到固定电话网,信号传输最终走的是电话线。
微蜂窝技术有个“微”字,现在的大哥大采用的是蜂窝技术,没有“微”字,这就意味着将来采用PHS和PDC的移动电话信号还不如大哥大,除非大范围的建设微蜂窝基站。
当然,这是不现实的,PHS和PDC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服务于人群密集区,人烟稀少的地方选择性的放弃,可以说这两种技术都是“穷人的通信方案”,要的就是一个成本低。
所以,就算撇开政治立场不谈,PHS和PDC在技术上对GSM根本构不成威胁,未来一定是GSM的天下。
原来南易应该对PHS和PDC不屑一顾的,可PHS三个字母勾起了他的某些回忆,让他想起了上辈子用过的“手机”号码,也想起了这辈子看过的《小灵通漫游未来》。
“哪天看来着……对了,便秘的那天,在厕所蹲了好久,一口气就看完了。”
南易九成五以上的把握肯定日本的这个PHS就是小灵通,他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插上一杠子。
以目前南氏的技术储备,想做小灵通可以说毫无压力,从芯片到通信模块、电池的专利技术绝大部分都具备,哪怕没有的,想得到专利授权也不是太难。
“小灵通最贵的时候卖多少来着?算了,没关注过,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那个好像是700,99年的年初,不是二月就是三月,后来有便宜的好像卖到300以下。
就算小灵通在生命周期里的均价是1000块,使用人数……2亿应该差不多了,那就是2000亿的市场,算它一个人平均买过两部,那就是4000亿,毛利率算20%,那就是800亿。
运营商有电信和网通,垄断企业,呵呵……除掉中间商赚的差价,到自己手里应该还有15%,就是120亿,毛利到纯利,能剩下六成就算不错了,最终就是72亿。”
最终数字一算出来,南易瞬时对生产小灵通一点兴趣都没有,最乐观的估计只有这么一点,映照到现实,鬼知道这个数字要除以5还是除以10,为了三瓜两枣,惹得一身骚根本就不划算。
想把小灵通推进一个个地方邮电[还没分家],南易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走到床前,南易沉思了一会,回到桌前就在笔记本上写下手机的英文“Mobile Phone Accessories”,写完,在M、P、A三个字母下面分别画横线,另起一行,写下“MPA”。
看了几眼,又把“A”划掉,在其边上写了个“a”,然后另起一行,写下“MPa”三个大小写混合的字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