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78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十点钟本可以吃到的晚餐,等吃到南易两人的嘴里已经是凌晨一点。
……
次日。
莫斯科,泽列诺格勒区。
靠近森林的人工湖边,一栋典雅华丽的别墅里,伊万科夫面对着落地窗大玻璃,手里拿着一个电话,在他的脚边,一个女人跪在那里,披头散发。
“斯科特,我的人呢?”
“被人给打死了。”斯德哥尔摩那边,斯科特回道。
“怎么死的?”
斯科特把他掌握的情况给伊万科夫讲述了一遍。
“斯科特,我的人不能白死,他的仇我自己报,补偿你要给我,不要逼我自己去要。”
说完,伊万科夫掐掉电话,一脚把地上的女人踢开。
伊万科夫打黑拳出身,腿的力量可想而知,可怜的女人被踹到墙边,头重重的撞在墙上,瞬间,头一歪昏死过去。
“安德烈,安德烈。”
随着伊万科夫的叫喊,一个俄里俄气,右脸坑坑巴巴,略显渗人的大汉来到他身边。
“查多夫死了。”
“怎么死的?”
安德烈闻言,愤怒和悲伤堆积到脸上,右脸显得愈发狰狞。查多夫是他的战友,在战场上救过他两次,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被外人给打死的,你带上几个人去一趟哥本哈根,把人找出来干掉。”
“是。”
安德烈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看着安德烈离开的背影,伊万科夫心里满是无奈,他的手下对他来说就是可以随时牺牲的廉价资产,死了就死了,他内心里才不乐意报什么仇,只是,不做出姿态不行,不报仇,人心就会散,队伍不好带啊。
谢尔盖撕下一块面包,喂到加比的嘴里,加比咀嚼几下,咽进肚子。
“什么时候能放我走?”
“再等几天。”
谢尔盖又撕下一块面包往加比的嘴里塞。
加比摇摇头,“我要喝水。”
谢尔盖喂了两口水,正准备再喂面包,加比就说道:“真的不会杀我?”
“你已经没有价值,要杀你早就杀了。”
“谢谢,我会配合。”加比心情轻松的说道。
谢尔盖不再说话,撕下一块面包又送到加比的嘴里。
不远处,尿素手里拿着一块布擦拭着手枪,默默的看着谢尔盖的举动。
第0831章 一撮人
瓦里西银行,莫斯科总行。
开业一个星期,瓦西里银行就迎来了七天的储蓄热潮。
莫斯科人都喜欢来瓦西里银行存钱,这里不但利息给的高,而且还有不少外面不容易见到的各种商品,巧克力、红肠、牛奶,只要成为这里的客户,就能领走一份。
接待员鲍里索娃脚下生风,给新来的客户送上一杯杯暖烘烘的红茶,虽然从八点钟银行开门开始,她的脚步一直没听过,可她还是元气满满,浑身充满了干劲。
鲍里索娃今年刚从大学毕业,却被分配到一个宾馆当服务员,因为长得漂亮,经常会受到上级领导和男同事的骚扰,有一次,她差点被一个醉酒的男同事奸污,若不是对方喝醉,力气没有平时大,她很可能就被对方得逞了。
莫斯科的经济大环境不好,加上鲍里索娃家里的条件也不好,她只能每天硬着头皮,心惊胆战的去上班,每天生活在无限恐惧里,她很想换份工作,可又能去哪里?
半个月前,她得知瓦西里银行在招聘,连忙跑过来面试,没想到面试通过,入职成了这里的接待员,不但每个月能领到200卢布的工资,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福利和奖金。
1989年的10月,在莫斯科购买一些苏修本地产的商品,还能从商品身上看到“价格标”,所谓标,有各种标法,服装、鞋帽的价格印在一小片布条上,直接缝在物品上面;餐具的价格,如盘子写在底部,刀叉刻在柄上。
最有意思的是玻璃杯,“12戈比”的字样,竟烧制在杯子底部,经过煅烧的物价,仿佛是苏修经济体制的一种象征——永远不能改变。
1990年底,美元对卢布的黑市比价已上升到1:19,克里姆林宫有点惊慌,试图遏制卢布下滑的势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有代表性的措施,即从今年2月起,大面额的卢布将宣布作废。
2月21日晚上9点,莫斯科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就用严峻的语调向大众宣布——从明天起,50和100面额的钞票作废,人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大面额钞票。
但是,银行只接受退休人员换币,且每人只能更换100卢布的纸币,其他人员只能到所在单位,更换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大面额纸币。
这一招矛盾转移,收到了相当的成效,它大大打击了囤积大量卢布炒汇者和投机商,使克林姆林宫甩掉了70亿卢布的包袱。
也许是换币措施起了作用,加之4月1日又调整了物价,到目前为止,卢布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美元与卢布的汇率稳定在1:30左右,电视台代表苏修人民松了一口气。
物价虽然涨了,一个月200卢布的工资还是能过得非常滋润,何况还有其他福利和奖金。
是的,奖金,接待员也是可以拿到奖金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