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78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嗯哼。”
“德拉米尼。”
“和我想的一样,纳尔逊家族第二代只有德拉米尼有接触的价值。”斯嘉丽说道:“我看好她,她一定会白手起家成为事实上的南非首富。”
“不对,她应该是富二代。”南易反驳道。
“一代还是二代不重要,关键是我们的态度,要不要和纳尔逊家族进行深入的合作?”
“深入合作还是不要了,纳尔逊举的是民主旗帜,权杖到他手里,他也没机会交接给自己的后代,再说,南非这块肥肉几个大国都盯着呢,南氏吃上几口就行了,想霸占着那是找死。”
“啊哈,原来亚当你没有被大长腿冲昏头脑……阿德勒,过来和你PaPa说话。”
短暂的安静之后,南易就听到电话对面传来南有穷的声音,父子俩说了半个多小时的贴己话,才依依不舍的挂掉电话。
瓦西里上午在银行忙着工作,中午他约了斯莫伦斯基到京城饭店吃饭。
如今在莫斯科,能吃到中餐的饭店只有两家,一是京城饭店,另外一家刚开不久,在莫斯科亚罗斯拉夫尔火车站附近,店名叫“梅花”,老板好像是一对华侨夫妇。
由名可知,京城饭店和华囯官方脱离不了关系,事实也是如此,这家饭店是五十年代蜜月期的时候开的,属于两国官方合作的产业。
京城饭店中餐厅1958年开业,火爆经营20余年,成千上万的苏修和外国宾客品尝了不少正宗的中式美食。1970年代末,由于某些原因,商品交流受阻,京城饭店的华囯美食品种骤然减少。
到1983年,中餐厅36个畅销热菜仅剩下13个,1985年后,京城饭店中餐厅的经营每况愈下。
1989年京城饭店中餐厅改组,与华囯组建了合资公司,名叫“京城在莫斯科”,还招募了15名华囯厨师,京城饭店的中餐变得非常地道,可对本地人来说,太过地道的口味并不为他们接受,饭店中餐厅的生意每况愈下。
瓦西里到京城饭店门口一下车,就看到有不少人在排队,看年龄就知道,怀旧的人居多,也可以看到不少黄皮肤的面孔,应该是华囯过来的倒爷。
刷了刷脸,瓦西里无需排队就进了中餐厅里的华灯厅的大厅。
华灯厅分大厅和小厅,大厅招待普通客人,小厅招待上宾“华囯倒爷”,国人嘛,吃饭就爱个热闹,抽烟、划拳、脱衣服,和本地人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饭店为了客人之间不互相打搅,干脆就给倒爷们开了个小厅。
小厅里,爱怎么闹就怎么闹,收费也不贵,人均只需要50美元左右,在异国他乡打拼不容易,倒爷们都知道节约着过。
瓦西里先到,点了两个凉菜就让侍应生先等等,他站起身来到大厅的墙边,欣赏墙上挂着的名家真迹,瓦西里不懂山水画,可瞧着墙上的一幅竹子画就觉得非常有韵味。
若是南易在,他未必能看得懂画的意境,但绝对可以认出来画上的印戳是属于郑板桥的。
“巴巴诺夫先生。”
斯莫伦斯基到了之后,把大厅扫视了一遍,看到在墙边欣赏画作的瓦西里,径直走到对方边上。
“这幅竹子可以让人心里安静下来,但是我不懂华囯画,说不出它好在哪里,斯莫伦斯基,你对华囯画有了解吗?”瓦西里转过身说道。
“巴巴诺夫先生,我和你一样,对华囯画并乜有了解,我更了解《圣经》。”
斯莫伦斯基曾经印刷过不少《圣经》,每一章每一节在在第几页,他也是一清二楚。
“过去坐。”
瓦西里邀着斯莫伦斯基来到座位。
第0832章 杀戮,以自卫的名义
两人坐下后,瓦西里又叫过侍应生,又点了三个凉菜、一个热菜。
饭店的管理已然不行,上菜的速度没有保证,凉菜是半成品,上菜的速度可以快点,热菜就不好说了。
点好菜,瓦西里就对斯莫伦斯基说道:“我想经营一家中餐馆,斯莫伦斯基,你对莫斯科比较熟悉,帮我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这件事情一点不难,一两天时间就能找到。”斯莫伦斯基满口答应道。
“没有这么容易,我对地方有具体的要求,不能在太热闹的街区,必须是整栋楼,至少四层,一二层用于饭店经营,三层及以上用来住人,楼前还要有足够的空地建造围墙,围起一个不少于500平米的院子。”
一听要求,斯莫伦斯基就有点犯难,这样的地方可不容易找。
“巴巴诺夫先生,我需要更多的时间。”
“理解,15天之内找到就可以,知道伊万科夫这个人吗?”
“知道。”
瓦西里把经过修饰的哥本哈根事件给斯莫伦斯基说了一遍,“你代表我去见一下伊万科夫,能和平共处最好,不能也没事。”
“好的,我约他见面。”
下午五点,彼得洛夫斯基带着一个小队到达莫斯科后,很快就摸到黑市去搞枪,苏修虽然禁枪,可民间的枪械保有量很大,如今在莫斯科搞枪比搞红肠更加容易。
很容易就搞到几支AKS-74(伞兵型)和PM手枪,却在搞狙击步枪的时候卡住了,连着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找到SVD,最后却在一个摆摊的老头那里搞到了一支2B-V-10,这让彼得洛夫斯基肃然起敬,也无限感慨。
1959年,康斯坦丁诺夫设计的2B-V-10和德拉贡诺夫设计的SV-58在招标会上竞争,最终德拉贡诺夫赢下了招标,成为苏军的制式武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VD。
2B-V-10一直就没有量产,手里能持有这种武器,多半和武器设计局能扯上什么关系。
武器找齐之后,彼得洛夫斯基带着小队人员到伊万科夫别墅外围侦查了一下,然后就在别墅边上的森林里潜伏下来。
雇佣兵,要诉说它的历史非常有难度,当人类还是部落而居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扛着肉糜请人助拳的事情。
要说比较现代化的雇佣兵,它的历史同样不短,很难追溯到具体开始的年份,总而言之,这个世界上一直活跃着一帮靠打仗活命的人,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当今世界,以色列雇佣兵数量最多,遍布全球的每个角落,哪里有战争,哪里有人请雇佣兵,哪里就有以色列雇佣兵的身影。
以色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造就了一批最具杀伤力的战斗人员,由于从八十年代开始以色列经济就呈现萎缩状态,军官退伍后转入舒适民营经理阶层的好日子已成为往事,连将军往往都找不到好差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