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说,药企不想、不能,也根本没能力进行高投入的新药开发,不仅如此,其实大部分的国内药企就连仿制药都生产不好。
药品与一般工业品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模仿一定要精准。如果是模仿生产皮包、衣服、玩具之类的一般工业品,只要大致比例一致、材质相近,成品就不会差太多。
但仿制药的生产则要求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与进口药几乎完全相同,即药品一致性。
当仿制药与专利药的一致性不足时,很容易导致同样的药品杂质含量不同、吸收程度不同、副作用有差别等一系列问题。
不过,国内目前对仿制药的一致性审查要求并不高,这就导致不少药企可以以较低成本制作劣质的仿制药,并且通过药品审批。
既然通过低成本制作的仿制药也合乎标准,谁又肯将大量的经费用在生产工艺与技术研发上呢?
工艺与研发显然无法对行业推动起到足够的推进作用,被取而代之的则是销售。谁广告打得好,谁销量就好,各大药企把精力都放在营销上,而不是做出一款好药。
长此以往,制药产业形成了惯例,原本应当由技术驱动的产业变成销售驱动,资金配比上,营销也占据绝大部分。低于1%的研发投入,在这个环境下对很多药企来说其实非常符合市场规律。
处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南易虽然一直有想法在医药行业广撒网,但并未付诸行动,国内不是没有值得投资的好药企,只是那种好人所共知,你想投资,人家多半爱答不理,而想要投资蒙尘之珠,他又缺乏一套甄别药企好坏的标准。
无论是在美洲还是欧洲都非常有效的标准,一拿到国内来就会面临水土不服的情况,正因为国内的市场有别于其他国家,有其强烈的个性特色,也成了南氏的产业分为华国与其他两个大块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南易另起一行,又在本子上写下人脉、地域、营销三个关键词,对国内药企的投资潜力甄别,可能会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印尼盾有很大概率会迎来大贬值,把滕碧莲筹集的资金拆借出去,以亿万国际的名义去印尼贷2000亿印尼盾应该是可以操作的,手续费算500亿,贷三年,利息算860亿,印尼盾能不能跌一倍以上?
带着疑问,南易在键盘上敲击几下,调出关于印尼的资料……
从九点半到凌晨,等到联合会议结束,南易才洗洗睡。
次日,上午八点,第三资本、蜥蜴人、策略小组、金融小组的部分人开了一个电话会议,主题就是讨论值得投资的药企名单。
名单很长,默沙东、惠氏、赫切特、汽巴·嘉基、拜耳、辉瑞、华纳兰伯特、雅培、礼来、百时美、史克、普强、山德士、罗氏等巨头都在列,之所以金融小组也参与其中,是因为这些巨头不是想入股就能入的,总之,被选定的目标能入股则入,不能就去二级市场扫货。
不强求,不会表露出太强的攻击性,更不会搞什么高溢价收购,生物制药企业找股东增资是比较常见的事,股份到手可不是就能躺着等分红,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让你再掏一大笔。
南易能记住不少畅销高价药的名字,但并不了解它们在研发过程中消耗的研发经费,研发这个环节不确定,在生物制药领域就不存在百分百的低投入高回报。
一款总销售额数百亿美元的药品,专利期内能创造的净利润也许低到只有区区一二十亿,平摊到二十年,一笔投资可能跑不赢低风险理财产品。
一个上午的时间,南易都在倾听,并未发表自己的意见。
下午,南易还是继续倾听一个电话会议,主题是关于已经可以预见的东南亚乃至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局面预测,重点是哪几个国家会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四副良药:私有化、资本市场自由化、市场定价、缩减贫困策略自由贸易。
无论哪个国家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对资本而言就意味着机会,大机会。
第1024章 IMF的前世今生
在殖民主义时代,列强明火执仗,金融是战争、海盗行为的支持者,也是掠夺利益的分享者。
在产业资本主义时代,为追求贸易带来的超额利润,货币、金融是输出商品的工具,列强之间的货币地位、金融地位争夺,也是为了获得商品利益。
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追求贸易利益转变为追求超额铸币税利益,强权货币利用绝对优势地位,不仅从占有他国资源、商品、劳动中获利,同时还在左右全球金融价格的涨跌中获利,更从动辄就击垮一个国家经济的过程中获利。
说到财富劫掠,人们极易联想起海盗,其中就有绅士海盗与皇家海盗的说法。
欧洲人通常把由某国家政府或皇家支持的海盗统称为皇家海盗或绅士海盗,在大航海时期,基于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地的扩张,全世界的海洋上行驶着各种各样满载黄金和货物的船只,所以海上劫掠成为一种职业。
这原本是一种民间强盗帮伙的犯罪行为,但老牌欧洲帝国为了强化航海技术,扩大殖民地,刻意豢养海盗,甚至使之合法化。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皇家海盗,而最为著名的人物,恐怕非英国大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莫属。1577年和1580年,德雷克因两次环行地球,在1581年4月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船赐予皇家爵士头衔。
但是,英国人心目中的这位英雄及其统率的霍金斯船队,其实就是英国皇家特许的海盗团伙,他让英国皇家的每1英镑投资变成了47英镑的利润。
在16世纪的欧洲,西班牙是天主教的大梁、世界霸主,而英国却无足轻重。但是,这个时期宗教革命风起云涌,逆转着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英国亨利八世创立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英国成为最早的新教国家之一。
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上台后,对内巩固新教地位,对外支持荷兰等新教国家独立,试图将英国变成新教帝国,于是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
在经济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大发殖民横财,也让英国妒火中烧。但早在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也曾雇佣威尼斯航海家卡波特去寻找新大陆,足迹遍及北美的纽芬兰、哈得逊湾和弗吉尼亚,以及南美洲的圭亚那等地,但并未找到金银财宝,一次次血本无归。
大量的投资血本无归,这又岂能甘心,既然自己找不到,那就打劫满载而归的商船。
1585年到1604年,英国建立武装商船,每年近200次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平均每年掳获财物约20万英镑。这在当时是笔相当大的收入,而为扩大战果,伊丽莎白一世打起了海盗的主意,向仇视西班牙的霍金斯和德雷克率领的船队颁发私掠许可证,授权该船队合法打劫他国商船。
由于得到英国皇家的资助,1572年开始,德雷克驾着武装商船,在加勒比海成了当时让西班牙人闻风丧胆的“黑珍珠”,同时也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为英国劫掠财富无数。
1577年,德雷克得到一个情报,西班牙一艘满载金银财宝的运输船卡卡弗戈号正从秘鲁驶向巴拿马城。于是,德雷克在巴拿马外海设伏,于1579年3月3日将远道而来的卡卡弗戈号擒获,一次性打劫黄金80磅、白银20吨、银币13箱以及众多珍珠宝石。
此外,德雷克利用打劫卡卡弗戈号获得的海图,穿过太平洋和印度洋一路西行,一年多以后才回到英国,成为环绕地球航行的第一个英国人。
1580年9月26日,德雷克船队满载财宝驶进普利茅斯港,受到隆重欢迎。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上霍金斯船队的旗舰金鹿号为德雷克授勋,并任命他为普利茅斯市长。
德雷克明里表现出来的是杀人掠货的海盗行为,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初级的金融行为。
大航海时期,无论是远洋贸易,还是依托于武力的海盗行径,其背后都必须有强大的资本支撑,而海盗船(武装商船)的背后又透着股份制融资的影子,也有着风险投资的影子。
德雷克可以被当作是一个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他只有一艘武装商船,经过一次出海劫掠,就有人找到他,要给他投资,德雷克的单帆也变成出双入对。
又经过两三次完美的“业务”完成,德雷克迎来了更多的投资者进行A轮、B轮的投资,他也得以建立德雷克船队。而随着德雷克船队的“业务”越做越大,每次归航的收获也越来越多。
但是一次出海需要两三年时间,而那时候海上航行的风险是巨大的,商船葬身大海是常有之事,这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收益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正因如此,有人在尝到一两次甜头之后,见好就收,把手里的“股份”卖给别人,即股份套现,接手股份的人可能会爆赚,也可能会血本无归。
大航海时期同时又伴随、连接着殖民时期,殖民者为了殖民一片土地,除了刀枪棍棒之外,还会采用金融武器。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满清商品市场流通有两种货币,大宗交易、官方交易使用以两为单位的纹银,而老百姓和小商家的一般生活交易则使用铜钱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