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246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现在的深甽,免税集团、大江南、国贸大厦、友谊城、国商等都属于百货行业大佬,不过都不在这一带,附近只有万佳百货这个后起之秀,虽然崛起的势头很猛,但天虹商场依然是一枝独秀。
而且,天虹商场很有想法,是个领先别人三步的疯子,几个月前已经提出了网上购物的概念,还为此配备了仓库和配送人员,好像还要搞一个什么基地。
来到天虹商场门口,南易抬头瞻仰了一会这位注定会失败的先烈。
“步高,你对网上购物怎么看?”
“未来可期,现在太早。”
段步高不经思考直接回答,说明这个问题早就在他的脑中。
“是啊,现在太早,互联网还未普及,计算机依然精贵,一般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南易转过身,看着陈段两人,“小超人计算机的销量已经到瓶颈了吧?”
“今年的销量预期只会比去年多出7%,市场潜力就快挖完了,明年可能会出现小步下滑,后年也许断崖式下滑。”陈于修面色不虞地回道。
“可以理解,市场如此,责任不在你们两个。”南易颔了颔首,朝边上的天仙招了招手,一个硬盘就到了他手里,“未来一定是计算机的天下,它的应用将无所不在,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会成为很多工作岗位的必备技能。”
南易晃了晃手里的硬盘,“里面是世界上所有硬件厂商的基本资料和它们生产计算机配件的型号、基本性能和价格,不追求配件最新,不追求高配置,一台计算机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拼凑出来。
你们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是弄出个新品牌进军低价计算机领域,还是直接把小超人进行转型。
另外一台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包括:主板、CPU芯片、电源、内存、硬盘、显卡、声卡、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软驱。
除了很快会被淘汰的调制解调器、软驱,挑出一样或两样我们有能力做的,深耕细作,做到极致,我希望它或者它们会成为行业巨头。”
陈于修黑着脸说道:“想成为巨头,只能在机箱、键盘、鼠标里面选。”
“这么没自信啊,电源和声卡完全可以惦记一下。”
陈于修面色由黑变不岔,“当我傻啊,电源的利润空间有限,普通声卡我们现在就有能力做,利润能算得出来,专业声卡研发难度大,市场又太小,不是什么好生意。
机箱、键盘、鼠标三样,小超人计算机本来就在生产,技术实力在国内遥遥领先,只不过之前我们故意弄了一个自己的接口模式,把它改一改再深挖一下,打入国际不难。”
“行啊,脑子够清醒。”南易赞了一声,又迈步往南边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耳东电子的定位要改一下,改成专注研发和设计的科技企业,目前手里的工厂在适当的时候都出手,以后我们的产品都由合作伙伴代工生产,自己就不保留工厂了。”
第1074章 双干秘书
陈于修不解地问道:“现在就走代加工的路子,是不是急了点?”
“对啊,我们的工人待遇虽然比其他工厂好,开支更大,但是工资开支占比并不大,自行生产要比代加工的成本低很多。”段步高同样不解。
“只从经营的角度出发,现在转型代加工的确是早了点。但是我们不能只考虑企业的利益,还要考虑职工的利益,刚才我看了,不管是哪个厂,大部分职工正年轻,适应能力强,换个地方重新开始,还有大把的机会往上爬。
再拖几年,职工一个个年纪都大了,孩子也正好处于最让人操心的年纪,她们需要的是稳定,生活稳定,收入稳定,等那个时候再动,对她们过于残忍。”
南易叹了口气,“不动也不行,我在另一边已经尝试了,产品的附加值太低,根本不可能长期维持职工高福利,不得已,搞了一家房地产子公司,打算从房地产赚钱补贴工厂。
转型,必须转型,耳东电子的工厂大多在固戍,周边有南太、艾礼富、再一、全一,都是大型电子厂,给足职工补偿,把工厂和职工打包卖给邻居,订单也跟着过去,以甲方的身份逼他们继续给职工交社保,继续保持之前的福利水准。”
陈于修:“南易,你会不会太想当然了,照你说的这么干,不但工人的包袱还是我们背着,额外还要吐出去一块利润。”
“你说的没错,如果耳东电子保持不变,我的确是在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所以我才说要转型,变成真正的科技企业,我们的产品要有高价值、高利润,品牌要有高附加值,说白了,我们要有高净利润率,不能低于20%,最好能维持在30%左右。”
陈于修和段步高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陈于修苦着脸说道:“你这个要求太难为人了。”
“为难吗?只要做的是大多数企业做不了的东西,我们就享有定价权,不需要打价格战,不需要拼命压缩成本。价格优势就是没优势,靠价格取胜,菩萨来当老板,只要想让企业长久活着,早晚有一天也得剥削工人。”
南易指了指陈于修,“你个人资产有上亿了吗?”
陈于修不仅享受耳东电子的分红,村里每年还有一笔不菲的分红。
“有。”
“多少套房了?”
“深甽37套,羊城自己买了19套,南陈建筑分了6套,商铺档口……”
“行了,不用讲这么细。”南易摆摆手,又看向段步高,“你呢,有没有三千万?”
段步高点头。
“房呢,多少套?”
“21套。”
“嗯?”陈于修狐疑地看了看段步高的脸,“老段,你不是19套吗?”
段步高回道:“三天前又买了两套。”
“买在哪?”
“行了,晚点再讨论房子。”南易摆了摆手,“既然都不差钱,那就为了成就感奋斗吧,让耳东电子除了盈利之外,再有点高科技。”
陈于修:“转型有时间要求吗?”
“我前面说了,适当的时候,你们自己把握时间节奏,除了VCD,最晚明年年中,这块业务一定要卖掉。”
陈于修吃惊道:“小鬼子研发成功了?”
“废话,麋鹿都快出实验样机,何况是日本那边,所有的电子巨头都参与了DVD研发,不快才怪,我跟你说,DVD的重要专利大多在日本人和飞利浦手里,我们没多少筹码。”
陈于修:“那是真的砍了,国内的VCD市场不太对劲,有点风雨欲来的感觉,价格战快要打响了。”
“随他们便,爱打就打,耳东电子不凑这热闹,把VCD业务卖个好价钱,解码芯片留在手里再吃段日子,不过销售策略要变一变,不要再签长期供货协议,要拿货就一次一次拿,现款现货,一次性拿货越多,价格可以压得越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