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可以带动火狐狸在印度国内的销量。
另外也可以以帕拉突击队为原型,虚构出一支火狐狸突击队,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以火狐狸突击队为蓝本创作一部特种作战的系列电影,反派不用说,第一部当然是巴基斯坦,后面的再说,剧情创作比较简单,从先行防卫小组的队员那里收罗点他们以往的战例,揉捏一下,拍个几十部绰绰有余。
总之,绝对不能缺少火狐狸方便面挡子弹,挡爆炸冲击波,陷入绝境,主角们分食火狐狸方便面的感人场景。
电影系列名称暂定《战狐》,第一部《战狐:不为人知的故事》,主角考尔,代号战神。
南易挺喜欢布里吉·莫汉·考尔,主角取名考尔,算是向他致敬。
朴雅卡非常赞同品牌部分的操作,电影部分给了南易十八个白眼,既吐槽创意,也鄙视南易给主角命名考尔的小心思。
南易自我感觉电影的创意比品牌更好,让强尼派几个队员过来进行战术和战术动作指导,尽可能往专业的方向拍,再融入印度本土的格斗术,应该很有搞头。
如果《战狐》的票房不错,还可以出偏向搞笑的《战象》,手撕巴基斯坦鬼子,运用瑜伽的锁骨术藏在下水道管子里搞偷袭,咖喱手雷,玛莎拉催泪弹,印度有太多的素材可供挖掘,或许还能开创出一个新电影流派——抗巴神剧。
当南易在想点无厘头的主意之时,范红豆刚参加完情策委农业小组的内部会议不久,在会议上,她被任命为方便面兴趣小分队的队长。
方便面兴趣小分队旨在为两个小目标而成立,一,建立世界方便面协会;二,让南氏在方便面领域雄霸亚洲。
按照农业小组作出的数据统计,全世界方便面的消费潜力排行为:华国、印尼、越南、印度、日本、美国、菲律宾、南韩、泰国、巴西、尼日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尼泊尔、墨西哥。
就方便面而言,亚洲就是世界,雄霸亚洲无限等于雄霸世界。
成了光荣的小队长,范红豆就要为小分队而努力,这不,她飞到了汉城,住进了南家骏的别墅。
“大姐,现在南韩的市场上拉面品牌有新奇迹集团的南爸爸、农心集团的农心、三养集团的三养、不倒翁的不倒翁、养乐多的八道、新世界集团的易买得、圃美多的圃美多,销量的排序是农心、三养、南爸爸。”
范红豆翻看着手里的资料,随口问道:“哪个品牌最容易收购?”
南家骏苦笑道:“每个品牌的实力都不弱,暂时没有一个有收购的可能。”
范红豆点点头,“没关系,暂时不代表永远,机会总会出现。农业小组得出的结论,明年的国际小麦价格会涨,每蒲式耳有机会涨幅超过一美元,大部分方便面企业的成本都要上升。”
范红豆合上资料,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南家骏,“农业资本想要从新奇迹集团手里收购15%NW娱乐的股份,用来构建全球化的农产品代言矩阵,在南韩也需要一个形象正面的代言人。”
南家骏接过资料翻了翻,“代言人对性别有要求吗?”
“姜总裁并未指定,不过我觉得男性会好一点,负面消息对形象的影响相对较小。”
“好的,我会吩咐下去。”
在汉城短暂停留,范红豆接着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去郭家拜访了一趟,又飞往印尼雅加达。
南易这边,依然在孔雀山庄窝着,只不过已经没有前两天的那种惬意,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看资料,耳朵听着电话会议里的讨论,时不时还要说上几句。
方便面兴趣小分队的两个小目标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涉及不少部门,要面对不少跨国企业,布局需要先做好,然后静待经济危机的到来。
在电话里讨论了两天,南易飞了一趟纽约,相关人等坐在一起又讨论了一天,把要做的事情和资金预算都捋了一遍,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也罗列了一下,顺便还讨论了应对策略。
回到孟买后,南易举办了之前已经在准备的派对。
在派对上,南易和艾嘉·瓦泽的父亲帕布·瓦泽聊了聊,拜托对方搞定他去曼尼普尔的手续,顺便再从安全部门搞点曼尼普尔的资料。
等资料到手,南易研究了两天,得出曼尼普尔乱而不险的结论之后,他踏上了前往曼尼普尔的旅程。
曼尼普尔所在的东北部地区与印度次大陆主体仅有一个细长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最窄处只有20公里,可以想象它与印主体的联系有多么脆弱。
曼尼普尔面积不大,却因生态优美而被尼赫鲁称为“印之珍宝”;人口不多,却聚居着几十个少数民族,仅法定部落就有34个;与华国历史渊源深厚,却由于地处东北部敏感地区,鲜有国人踏足。
在历史上,由于曼尼普尔是交通要道的关系,国王曾在这里征收关费,因此曼尼普尔一度比附近的地区更加有钱。
但是,一个不好的地方在于,缅甸的毒品也是从这里流入印度的,在这里毒品交易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丰厚的利润让人们愿意为了它去冒险。
曼尼普尔的人口并不多,只有印度的0.23%,但是,他们的艾滋病患者却占到了印度的8%,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
曼尼普尔在以前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邦国,有着两千年的历史,跟尼泊尔的处境差不多,与印度并没有任何关系,从未被印度占领或者统治过。
直到英军占领印度之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将曼尼普尔也给吞并了,等到英军撤离印度的时候,顺手也把曼尼普尔送给了曾经最为听话的小弟印度,于是曼尼普尔就这么加入了印度,由此可见曼尼普尔跟印度的关系能好得了才怪。
事实上,曼尼普尔一直未停止独立运动。
1958年,印度颁布了一部非常彪悍的法案“AFSPA”,可以叫镇压法,也可以称为反恐法,1980年,因为曼尼普尔地区的骚乱,印度政府判其为骚乱地带,从此处于反恐法的管制之下。
反恐法的内核其实就是视被管制的地区为殖民地,印军在该地区实施军管,对曼尼普尔人来说,印军就是恶魔的化身,简直无恶不作。
曼尼普尔人属蒙古人种,和华国人长得很像,他们的祖先来自华国,约为五代十国时南下齐人的后代,因此与华国确有历史渊源。
后来由于印度教传入,加上被英国人征服,才逐渐偏离中华文明走向南亚化,但文化习俗上仍有不少华国元素延续至今。
如曼尼普尔传统价值观尊老爱幼,重视家庭。当地人崇拜龙,桑加伊节的背景就是两条腾飞的龙,Kangla古王宫作为王室权力象征也有龙图腾。
曼尼普尔语属汉藏语系,与印地语文字发音均不相同;当地人喜爱的竹笛、武术等传统乐器、文化等也颇具华国风。
较印度其他地方,这里饮食习惯更似华国,以米饭为主食,喜清淡、好蒸煮,不像印餐多香料、偏辛辣,南易进入曼尼普尔首府因帕尔的第一顿吃的是竹笋、咸菜、腌鱼、炖红烧肉等与滇省地区口味相似。
因帕尔的英语普及率还不错,大部分因帕尔人都能整上几句,所以,进入因帕尔之后,南易一行都是说英语,中文被隐藏,就是手里的护照也是一水的德尔南护照,是当初在莫斯科的时候准备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无论印度其他邦的人或者外国人想进入曼尼普尔都需要经过特批,理论上申请了就会批,实际上国人进入曼尼普尔是被严厉禁止的,说中文可能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或许是因为肤色的关系,曼尼普尔给南易的感觉要比孟买干净一点,但其实街面比孟买干净的有限,人一样很多,车子一样乱钻,喇叭声不绝于耳。
吃过饭,南易一行去了在桑加伊节之时会非常热闹的庙会夜市,摊位排列的格局和国内的非常类似,也蕴含南亚的风格,吃食偏向于国内,炒面、炒饭、饺子、包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至于南易之前有所耳闻的“六星红旗”,他并未见到,倒是在进入曼尼普尔之前,他已经从资料里看到,在六十年代,曼尼普尔一些独立势力深受“革命输出”的影响,《毛选》和《论游击战》是必备之物,有些东西自然会比较相像。
南易对此有所猜测,估计当初曼尼普尔有碰瓷华国的想法,幻想着成为犹如巴铁一般的曼铁。
在夜市,南易见到了不少来自国内的商品,衣服、饰品、小商品、小家电等应有尽有,这些东西百分百由国内经缅甸流入,主要的利润都被缅甸人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