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254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码事,没有,从来没买过,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之交,内地歌手碰瓷港台歌手出翻唱专辑是一种行业流行,行话叫蹭版,屠洪刚那会的“磁带艺名”叫齐泰,一身猫王的造型,用京剧腔又娘又酸的唱了不少齐秦和王杰的歌,和后来的帝王音判若两人。
“老房子水管爆了,放在床底的磁带泡水了,不少都废了。”黄三儿说着,一脸心疼。
“你是要听,还是收藏?”
“听啊。”
“上网找找,现在谁还听磁带啊,有追求的都整LiPod,最次也弄个华强北三百二的MP3。”
黄三儿张开双手说道:“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了,因为我太怀旧了。”
南易歪嘴笑道:“揍性,你丫装什么文化人,拿张大团结出来,自己跳夔门去。忆苦,要不要弄辆车开?”
“Uncle南,我准备去二手市场淘一辆。”
不等南易回话,黄三儿抢先说道:“二手车别碰了,水太深,七月份不少地方下暴雨,市面上的泡水车没消化完呢,容易中招。”
丁忆苦迟疑道:“212也不行?”
“这个没问题,花三千弄一辆十八手的,再花一两个大修一下,开上一年没问题,就是费油,百公里十四五个。”
“黄三儿,车你来买,我给忆苦整张加油卡。”南易摆摆手,拦住要说话的丁忆苦,“忆苦,你不要客气,我们送你礼物是应该的。等哪天你要是和女朋友分了,跟Uncle说,我给你安排住的地方,公寓、LOFT、别墅任你选。”
“OK。”
丁忆苦见状,也没有再客气。
饭后,黄三儿带着丁忆苦去看车,南易轰着油门来到芦草园胡同。
在南家四合院的门口,南易按了两下喇叭,稍等一会,一个齐耳发的大姑娘从院子里走出来,正是南若婵。
南易吹一声口哨,嘴里轻佻地说道:“美女,跟叔叔上网去。”
“好呀。”
南若婵干脆地坐到车斗里,又接过南易递上的帽子戴上,等武装好才问道:“叔叔,我们真去上网?”
“嘿嘿,放心,不是骗你去相亲。”
南若婵今年五月份一回国,等进入科化所两个月,易瑾茹一看她工作稳定了,立马急吼吼地张罗着相亲,在易瑾茹眼里,南若婵已经是二十八岁的老姑娘,不抓紧点,好人家要被挑光了。
一拧油门,南易骑着车,一溜烟杀向飞龙网咖。
等到了地方,没急着上机,俩人嚼着在路上买的冰糖葫芦,站网咖门口聊天。
“在单位还适应吗?”
“不适应,人际关系太复杂,没有哈佛的实验室待着舒服。”
“理解,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霍金来了都得上酒桌敬两杯酒。你是南家人,不用担心被岁月蹉跎,叔叔已经给你准备了两亿美金,改天去看看地,选一块,叔叔给你盖一间若婵实验室,一切都用最好的。”
南若婵抱住南易,嘴里哽咽道:“叔叔,你真好。”
一路过来,事关前途,她的一切都是叔叔在铺路,小学、中学、大学,实验室实习,跟了一位好导师,博士毕业后,又为她铺平“技术型高端海归人才”的回归之路,顺利进入科化所,一切都不需要她心烦、操心,她又怎么能不感激。
“好了,多大的人了,早二十年前,你的孩子都会揪女同学辫子了。”南易抚了抚南若婵的头,轻轻把她推开,“在外面呢,被人看到不好。”
第1117章 别惹国家队
帮南若婵擦拭过眼眶,南易说起了秘辛。
“你妈当年去了美国后就待在纽约,没过多久认识了一位姓张的华裔男子,两人很快结了婚。在他们婚后,我派人调查了这位张先生的底细,怎么说呢,他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可以肯定不是过日子的人,如果任由他们自由发展下去,你妈大概率会离开张先生,而且会身无分文。”
看着把头转向一边,不再注视自己的南若婵,南易轻声问道:“我继续说吗?”
“嗯。”
“正因为预见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我派人和张先生接触了一下,答应每年会给他3万美金的生活费,而且,只要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就会给他5万美金,第二个15万,第三个35万,第四个75万,张先生拿得最多的一笔是155万。知道我为什么要在背后鼓动他们多生孩子吗?”
“绊住她,让她没时间来找我。”
“对,在她不顾一切要出国,又很快要和你爸离婚时,在叔叔眼里,她和南家已经没关系了,如果不是顾及你的感受,我会挖个坑让她不得好死,不会那么麻烦,花这么多钱供着她。”
“她现在怎么样?”
“张先生经营一家二手车行,收入还可以,娶了一位来自开罗的太太,人还行,每个月都会给足额的抚养费,生活无忧,吃喝不愁。”
南易隐去一段没说,金燕又搭上了一个黑鬼,这个黑鬼还是哈林区黑人黑帮的一分子,最近纽约黑帮之间多有纷争,也许哪一天就成了池鱼。
“叔叔,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南若婵转过脸,之前已经被擦拭干净的眼眶又变得湿润。
南易拿出手绢再次帮南若婵擦拭眼泪,“我家若婵是聪明人,有能力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叔叔不会假借为你好的名义对你有所隐瞒,关于你的事,都应该告诉你。”
南若婵又问道:“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
“傻丫头,你之前一直待在比较单纯的圈子里,接触到的几乎都是纯色,黑是黑,白是白,但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充斥着过渡色和渐变色,把一个白色的人放大,你会发现在他的色板格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中间色。
你只在实验室里尝试过最终证明是错误的实验步骤,但在你的人生里,你并没有经历过试错,叔叔不想你这颗化学家的苗子中途夭折,想让你在纯粹中待得久一点。
现在不一样了,你已经开始接触你要待的那个圈子里最复杂的一面,想不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想不做无名氏,你只能把你的脑子分出来一点学着应付人情世故,没办法,现实如此。”
“叔叔,我该怎么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