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265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实在抱歉。”
“彻查吧,对别人三聚氰胺是新鲜东西,对垦殖集团可不新鲜,多少年前阿婶就开始强调了,一定要严防死守,一定要严格把关,不管是谁,一查到底,那边的关系我会让人去协调。”
“明白了。”
“你退线。”
施国丰退了之后,南易便问道:“阿婶,你怎么看?”
“南易,我只求每年能拿到分红,垦殖集团的事不想再插手,文萃集团这边发展得很好,你还是多操心操心这边。”
文萃集团就是当初南易和葛翠竹把一些业务从垦殖集团剥离出来而成立的集团公司,旗下包括牛郎织女花卉、特种蔬菜公司、竹贤公司、最水产公司。
其中,经营园林绿化的竹贤公司每年已经能产生不错的收益,毕竟对接的都是地方城市的绿化工程,客单价和合同总额都会很可观,唯一的烦恼就是账期有点长,坏账的概率也不低。
“阿婶,你还是得发句话,不然往后分红拿得未必安稳,敲打敲打,再提一提减持,我让红豆去找你,商量一下减持的数额。”
“好,南易,当初我们可能走了一步坏棋。”
“阿婶,别复盘了,这一步不走不行,垦殖集团太大了,招风。您该去跳舞了,舞伴估计等着急了,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南易哼唱两句,“阿婶要是赶时髦,我来负责摆酒。”
“衰仔,你来多看我几次比什么都强。”葛翠竹犹豫了一会,说道:“你还是回村一趟,耀东恐怕没多少日子了。”
“阿婶,耀东叔有儿子伺候,我这个便宜侄子不用这么上杆子。”
“蒋孝东,他要能指望上就好了。”
“冼,冼孝东,这名字,啧啧,耀东叔睡着都能笑醒。”
“你啊,给耀东留点脸面吧。”葛翠竹嗔怪道:“阿婶知道你气量大,去看看,不要让耀东带着遗憾走。”
“我先叫几个医学专家过去瞧瞧。”
“这样也好。”
挂掉电话,南易沉思了一会,给南有穷发去一封关于三聚氰胺的邮件,并抄送给范红豆。
三月份的时候,美国那边发生了多起宠物死亡事件,经过调查,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食用了Menu Foods在2006年12月3日至2007年3月6日期间生产的食物,矛头直指原材料。
FDA很是警觉,第二天就通知150多个品牌展开召回工作,此次召回涉及5600多个品种,6000多万袋宠物食品,“EASYBOY!”也牵涉其中。
FDA没有等查明原因再决定要不要召回,而是无条件立即召回,虽然很多品牌可能压根没问题,但FDA还是决定召回,在展开商品召回的同时,FDA也在对元凶发起追踪,最后发现始作俑者居然是三聚氰胺。
揪出元凶后,美国人一脸懵逼,因为三聚氰胺是工业用品,不可能会出现在宠物食品里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想法很快被打脸,通过原料检测,FDA发现小麦面筋粉和大米浓缩蛋白粉里均含有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而它们供应商是国内的两家生物科技公司。
当时美国那边新闻媒体的报道都是怀疑两家公司的原料仓库看管不严,造成了老鼠药污染,但有“知情人”看不下去,偷偷向美国媒体透露,这是故意添加的,美国媒体一片哗然。
南氏收了收风,知情人很可能是两家公司其中一家的竞争对手,不得不说,这小聪明真他妈用对了地方,南有穷收到风声后,就对神农南粮在国内的布置进行了调整,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建立新的原材料生产工厂,以免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对南有穷的布置,南易只能干看着,根本提不出反对意见,南有穷的做法没错,他怎么反对?
自此,他只能看着神农南粮也进行拆分,分成华国和其他,并且定下了对华国单向输入,随时停止输出的未来安排。
相比南有穷的冷静理智,南易却想冲动一把,他打算以私人的名义建立一家专门生产奶制品,而且主要市场定位在欧美的企业。
第1181章 阴影下的阳谋
易倩兮说的那个思纯很快找上门来,南易打发人去找谢永川签合同,自己去了一个投资沙龙,就是几个以投资为主的有钱人坐在一起喝酒聊投资的话题。
罗森森是贵宾,南易的邀请函是他给的,却又是跟着阮梅来的。
香山脚下的一栋别墅,南易跟着阮梅刷脸进了院子,从侍应生的托盘里拿了一杯香槟,举着杯子往四下打量了一番,顿时对眼前的沙龙看轻三分。
他看见了好几张在电视上见过的脸庞,女明星,也搞不清楚算几线,能直接叫出名的只有一个刘安迪,其他的得想一会或者根本想不出来。
“你确定这是投资沙龙?”南易歪头问阮梅。
阮梅侧头回道:“娱乐行业是现在的投资热点,年轻人也爱玩,有几个女明星在这里不用奇怪。”
“我大概落伍了,你在这站着,我去边上当隐形人。”
“我十二点走。”
“知道了。”
南易回应一声,端着杯子往角落里站了站。他只是想过来听听大家都在关注什么投资,并没有认识任何陌生人的兴趣。
不过很显然,事情不会如他希望般的发展,他站了没一会儿就有人注意到了他,而且不只是一个人,刘文迪还有刚来的车晞。
车晞不是一个人来的,她是李海鑫的女伴。
上次无意中碰面之后,李海鑫对车晞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亮肌肉、送花、烛光晚餐,面对一个钻石王老五的追求,车晞坚持了没一会儿就心动。
没法子,抛开胖点和丑点不谈,李海鑫浑身都是优点。
李海鑫今年刚刚二十六岁,却已经执掌兆吉钢铁四个年头,当年李父意外身亡,李海鑫终止学业,回来临危受命,别看他只是弱冠少年,手腕却很是了得,不到三个月就把内部的斗争摆平,集中精力用在生产和开拓市场上。
四年时间,李海鑫把兆吉钢铁经营得有声有色,比他父亲时期更上层楼,只是很可惜,钢铁这个行业周期性太强了,紧俏的时候,买家求着买,遇冷的时候,那真叫跳水价。
2005年下半年,钢材从每吨4800元开始,逐步下滑到2006年的每吨2000元,这个价格已经跌破成本价,但钢铁这个东西非常特殊,除非打算关停,不然根本不能轻易停工,所以尽管价格不行,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生产,卖一吨亏一吨,就这么吊着。
2006年对钢铁企业来说是非常难熬的一年,十个有十一个亏损,就是国有钢铁厂的工人都面临着降薪两成,但出乎意料的是,兆吉钢铁的薪资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用李海鑫的话来说:“不苦不累不是兆吉人,不富不乐谁做兆吉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