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42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看着工整细小的钢笔字体,李世民不看名字,也知道此乃墨顿的考卷,虽然李世民对于钢笔毛笔之争,并不感兴趣,但是此刻看到了墨顿的考卷,李世民心中对墨顿的考卷,顿时对钢笔多了几分好感。
能够省时省力,省钱,省墨,又能写出一手好字,这样的笔有谁不喜欢呢?
“说唐大年少!”
李世民看到标题,拗口的读了起来。
孔颖达闻言苦笑道:“回陛下,墨家子使用的乃是钢笔,一般书写方式乃是从左往右读,应该是,少年大唐说!”
“少年大唐说!”
众人闻言顿时脑中轰然。《马说》、《师说》哪一个都是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而墨顿又来一篇《少年大唐说》,怎能不让众人震动。
墨顿仅仅一个文章名,立即让国子监众人抛下手中的工作期待不已。
刘宜年心中顿时忐忑不安,原本三位皇子已经板上钉钉的一甲,恐怕又将徒增波澜,他心中期盼墨顿此文平庸,但是有了《马说》和《师说》珠玉在前,任谁也不敢抱太大希望。
“看来墨顿准备在论说文体上,一去不回头了。”
李世民小道,他也意识过来,顿时对手中的考卷期待而来,若是手中的《少年大唐说》能够堪比《师说》水平,那他今日定然是不虚此行。
想到此处,他再也没有从左往右读的别扭感,一字一句的认真读下去。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大唐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李世民心中仅仅读了一句,心中顿时激荡不已。
大唐立国十六载,就像文中所说,犹如少年一般。
“少年大唐,大唐少年!”李世民反复的咀嚼此举,越来越觉得意味深远。
“……故今日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
李世民话语一落,全场哗然。
墨顿就竟然如此自傲,什么在我少年,那岂不是说,担负大唐的责任在他墨家子了。
“墨家子也太为自己脸上贴金了。”刘宜年愤愤地说道。
然而其他人则是一脸郑重,墨家子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做出了多少成果,创造了曲辕犁,四轮马车,战胜了旱灾,蝗灾、水灾,可以说扛起大唐责任一点也不为过。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唐未来
在世人的印象中,少年身体并未长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同时心智不成熟,冲动毛躁,然而自从墨家子出现在长安城之后。
世人这才恍然,一个小小的少年竟然能够做出令成年人都汗颜的成就,甚至执掌一家学说,让百万百姓为之受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李世民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
此次的题目乃是民富国强,但是墨顿只字未提治国之策,甚至连在众人耳熟能详的要想富,先修路也是只字未提,通篇再说少年和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众国子监博士早就放下手中的工作,面对如此激昂的文章,他们又岂愿错过一词一句。
“自信!”
“霸气!”
“激昂!”
“热血!”
……
在墨家子的文字下,一个个无谓狂傲舍我其谁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哪怕是一众耄耋之年的夫子们也不由得热血沸腾,为之震动。
少年乃是大唐的未来,社会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果少年学问越深,能力越强,那自然一代代推动大唐强盛。
想要大唐强盛,这就是大唐少年的责任,少年的任务就是在这个时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为日后承担重任做准备。
少年所代表的乃是未来,大唐未来能够达到何等的高度,就是国子监这一批少年所决定的,想到此处,众人对震撼不已,他们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常常自傲于成年人的强大和地位,却忽略少年的无限未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红日,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初胎!一个个前途无量的少年形象被这些比喻烘衬的极为饱满,让人心领神往。
少年如红日,冉冉升起,少年如乳虎,初试爪牙!百兽震恐,少年如雏鹰,初展双翼,志在长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也只有少年才有前途无量,潜力无限,只有少年才是大唐的未来,他们才是华夏的传承。
一众国子监众人心中赫然,仔细回想一下,他们对墨顿的偏见,顿时羞愧难当,当墨顿推陈出现,发明钢笔之时,他们惊恐,反对,甚至是制造障碍,当墨顿写出《师说》高喊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之时,一众夫子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冒犯,顿时同仇敌忾。这何尝不是常年人对少年的偏见呢?
其实他们何止是对墨顿如此,对于一众少年学子他们心中又何尝真正重视过,恐怕更多的是俯视之心,一味地要求他们服从,稍有不从,则用师威压制。
这一刻,墨顿乃是代表着所有的少年向成年人呐喊出他们的声音,我等少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自然见分晓。
“美哉我少年大堂,与天不老!壮哉我大唐少年,与国无疆!”
连续两遍的呐喊,让所有的情感顿时升华到了极点,众人仿佛看到了那个不屈不挠,带领墨家村披肩斩荆,一往无前的墨家子在他面前激昂的呐喊。
“墨家子!”
在此之前,无论墨顿取得多大的成绩,他们都会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轻蔑的说一句,黄毛小儿、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这一刻,所有人对墨顿再也没有一丝的轻视之色,有的只是满脸的凝重。
这一刻,所有人无关年龄、官职、身份,墨顿用一篇《少年大唐说》和他们来一场平等的对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