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99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墨家自然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墨家村愿捐给红十字会一万贯,以供在其在僚州修建小学,聘请夫子。”墨顿正色道。
墨家主动出钱自然不太合适,然而若是由红十字会出面,则十分恰当,也不会引起三州的警觉。
“哼!”杜楚客冷笑道,“三州之地,屡经战乱,僚民穷苦,就算是你墨家出钱修建了学舍,也不见得有学子缴纳得起束脩。”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三州困顿,然而致富乃是墨家的强项,墨家同时会向其传授墨家墨技,定让三州改变贫穷落后之状。”墨顿昂然道。
孔惠索不甘示弱道:“草民亲自带头以身进入僚州,宣扬教化礼仪,并实地试验并编撰言同音,为大唐编出一本切实可行的声韵之书,教化之书。”
整个朝堂的目光顿时集中在墨顿和孔惠索的身上,一直以来,世人皆知儒墨理念不同,争论不断,然而从来没有见到过儒墨两家最为优秀的年青一代精诚合作,这样千年一来从未发生过的一幕让整个朝堂都惊讶不已。
更让众人想不到的是,儒墨两家合作竟然犹如大的威力,若是真的实现,那对大唐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好处。
“好,儒墨两家能够放下成见,精诚合作,让朕心中大慰。”李世民龙颜大悦道。眼前的一幕让李世民知道自己扶持百家之路再正确不过了。
“此乃臣等本分!”墨顿和孔惠索同时恭声道。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昂然起身道:“孔惠索听令!”
“微臣在!”新任七品助教孔惠索昂然道。
“朕特封你为兼任礼部主事,前往雅、嘉、陵三州,负责教化僚人。”李世民朗声道。
“遵旨,臣定然将僚人三州成为礼仪盛行之地!”孔惠索坚定道。
孔颖达也不禁微微颔首,孔惠索能够去三州干实事,可比在崇文馆熬资历要好得多。
李世民转首,眼神凌厉的看向众臣。道:“朕宣布从即日起,大唐各地的私塾逐步改造小学,其他官学不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此乃我大唐的百年大计,若是有任何人暗中阻挠,朕定然不会轻饶。”
一众世家顿时无奈的叹了口气,纷纷知道此事已经成为定局,再说这可是孔家名声大增的契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再加上李世民的支持,和教化圣人利益的理由,他们再也没有阻拦的理由。
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形不禁眼睛一亮,墨家和儒家为了自家的理念自然是大公无私,而世家则是一心为自己而考虑,以百家大功对抗世家私欲,正好可以相互制衡。
李世民豁然开朗,他终于看到了解决世家问题的契机,不由神色一动,转首看向一旁的孔颖达,朗声道,“孔爱卿,你是国子监祭酒,掌管天下学舍,将私塾改造小学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以便日后推广言同音?”
孔颖达不由闪过一丝激动,一旦小学遍布天下,天下学子有教无类,这可是当年先祖孔子都没有完成的心愿,历经孔家三十一代不懈努力终于要在他的手中实现。
“臣定然竭尽全力,死而后已!”孔颖达郑重道。为了儒家和孔家的地位,他就算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更别说自家侄子更是着手编撰言同音的声韵,一旦完成,孔家和儒家的威望定然如日中天,盖过所有的百家。
第九百零九章 百家争鸣再现
而一众世家则是满脸苦笑,对于其他人,一众世家可以暗中下黑手,齐心排挤,然而对于孔家,他们却是束手无策,那可是孔圣之后,若是胆敢暗算,定然会被天下读书人千夫所指。
“不过陛下,臣有一疑问,还请陛下解惑。”孔颖达忽然话语一转道。
李世民解决一大难题,心情大好大手一挥道:“孔爱卿请讲,有什么疑惑朕一并给你解决。”
孔颖达一脸为难道:“陛下让臣将天下私塾改造成小学,以便推广言同音,然而这天下还有一种学舍,不知在不在微臣的管辖范围之内。”
“哦!是哪种学舍?”李世民不由一愣道。
孔颖达转首朝着墨顿郑重一礼道:“那就是墨家村的义务教育,说来惭愧,这小学的构想还是墨侯所创,乃是小学典范,自当为天下先,可从实际上讲,此乃墨家村的自办学舍,乃是私学。”
百官都是人精,不由一愣,目瞪口呆的盯着孔颖达和墨顿,谁也没有想到孔颖达的目的竟然想要掌控墨家的教育以达到压制墨家的目的。
刚才儒墨两家精诚合作的场面依旧历历在目,李世民正为百家对抗世家的计谋自鸣得意,然而一转眼,儒墨两家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国子监掌管天下的学舍,墨家村自然也在内,自然要归国子监管辖。”杜楚客落井下石道。
“然也!刚才墨侯也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莫非墨家村也是法外之地不可?”于志宁赶尽杀绝道。
……
孔惠索目瞪口呆的看着朝堂形势立转,刚才儒墨两家精诚合作,转眼间满朝的枪尖口竟然再次对准墨家,而加在中间的他不由进退两难,只能无奈的垂下头。
墨顿见状丝毫不慌,反唇相讥道:“墨家村自然不是法外之地,自然接受朝堂的监管,然而墨家实行的也是小学教育,同时更是全体村民免费义务教育,不知孔祭酒认为墨家村该如何改进?”
不少大臣顿时哑然,要论教育规模和程度,墨家村可以说是天下的典范,他们就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也无从下手呀!
孔颖达突然诡异一笑道:“墨家村的免费义务教育自然是天下楷模,然而据我所知,墨家村的义小学所使用的课本和其他学舍截然不同,孔某承蒙陛下厚爱,主管天下学舍,届时将会重修国文,以便推广言同音,到时候,孔某希望墨家村莫要成为法外之地。”
墨顿猛然一抬头,惊讶道:“你要重修《国文》?”
“这是自然,之前的国文乃是李夫子一人编撰,虽然有可取之处,然而此次可是关于大唐百年大计,自然需要召集大儒进行重新编撰。”孔颖达理所应当道,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支持孔颖达,偏向儒家。
墨顿不由沉吟,孔颖达的目的打得不可谓不精,他重修国文自然是偏向儒家,如果墨家村采用了儒家的课本,岂不是墨家子弟都要受到儒家的影响,这样的墨家还是墨家么?
李世民也是眼神一闪,目光在墨顿和孔颖达身上来回巡视,然而却并未动声色,他需要百家制衡世家,自然也希望看到百家之相互制衡。
墨顿心中一动,哈哈一笑道:“夫子为国子监祭酒,此乃夫子的职责,墨家自然会遵守,然而据小子所知,小学并非只为儒家一家开办,医家需要从其中招收学徒,兵家新兵计划需要招收忠君爱国、并能识文断字之士兵,学子需要了解我华夏历史,大唐山川地理,这些又岂能是仅仅四书五经所能囊括,微臣认为,重新编撰《国文》之事,必须召开百家之议方可!”
“百家之议!”孔颖达眼神一缩,虽然独尊儒术,如果召开百家之议,那儒家仅仅是百家之一罢了,前两次的百家之议,儒家可是全程打酱油。
程咬金第一个出列朗声道:“臣等附议,那些酸秀才教出来的学生根本看不起将士,如此一来新兵计划如何实施,新修《国文》必须宣扬军伍,要让每个学子都要如同班超有投笔从戎的理想。”
“不错!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不少将领纷纷附和道,对程咬金的点子赞不绝口。
孔颖达鼻子差点没有气歪,一个个学子都投笔从戎,那他这个国子监祭酒就让兵部尚书来当算了。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一个意想不到之人出列让孔颖达瞬间冷静下来。
“读史可以明智,只要是我华夏之人,哪怕是贩夫走卒亦可以我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而自豪,臣以为天下百姓亦要了解我华夏历史。”颜师古昂然出列道。
百官纷纷一愣,要知道颜师古的先祖可是孔家弟子之一,颜师古虽然学了史学,然而却是儒家的支脉,却没有想到他今日也站在儒家的对立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