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由面露得意,老子是皇帝天子,儿子是百家诸子,这样的家庭组合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怎能不让李世民自傲。
“多谢诸位的抬举,青雀,你乃刚刚涉足百家不久,而诸子百家都是传承千年底蕴深厚,你就献丑一番,将地理一脉的学问道出,让众百家指点一番。”李世民没有喧宾夺主,将主场还给了李泰。
李泰深吸一口气,走上中央,朝着百家众人拱手道:“李泰献丑了。”
“魏王殿下客气了,我等洗耳恭听地理一脉大作。”百家众人郑重道,无论是李泰的身份还是李泰的学术成就,都足以让众人平等对待。
李泰点了点头,环视四周朗声道:“李泰立志开创地理一脉,遍读前贤著作,学习郦圣的《水经注》、裴秀制图之法,更是兼修儒家五经,向墨家请教矿脉,最终集前人之智慧,百家之所学,最终略有所得,编撰出《括地志》一书和大唐地图一幅。”
随着李泰的话音一落,又一幅大唐地图传到了百家之手,这幅大唐地图不同于在市面上流传的版本,而是极尽所能的详细描述了大唐的地形地势,交通矿脉。
李靖翻看手中的精装版大唐地图,脸色越来越凝重,以他的眼光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版本的地图的军事价值。
墨顿看着手中的精装版的地图,看着一个个新发现的矿脉,和疑似矿脉之处,不禁欣喜若狂,他竭尽全力支持李泰创立地理一脉果然有了丰厚的汇报,这么多的矿脉一旦开采,定然会让墨家更进一步。
“除此之外,地理一脉长途跋涉,最终探查出长江的源头,并非是岷江,而是金沙江,也就是说《尚书禹贡》中所言,岷山导江乃是错误之说,长江的源头乃是金沙江。”李泰抛出一个重磅炸弹,顿时在百家之中炸响,谁也没有想到地理一脉的大发现竟然直接指出了尚书的错误之处。
孔颖达顿时脸色低沉,地理一脉横空出世,貌似只有兵家和墨家受益匪浅,这对儒家并无任何益处,反而成为其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然而孔颖达脸上不恼反喜道:“尚书禹贡乃是千年的著作,魏王殿下能够为尚书查缺补漏,让其臻至完善。孔某代替先祖多谢地理一脉。”
孔颖达此话一出,不少百家纷纷大赞,儒家大度,有风骨。
墨顿不由露出冷笑,儒家如果真的有这等风骨,墨家连续破解儒家天人感应,就不会对墨家进行报复了。
“多谢孔圣之学,地理一脉,才能更进一步。”
李泰回恭一句,继续道:“地理一脉除了找到了金沙江乃是长江正江之外,还大胆地猜测,无论是长江还是黄河皆出自于吐蕃高原,甚至长江黄河同出一源。”
百家众人一片哗然,这可是了不得的发现,要知道长江和黄河乃是大唐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如果能够证明长江黄河同出一源,那可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李泰仿佛猜到了儒家众人的想法,继续道:“然而这仅仅是地理一脉对自然地理的研究,除此之外,地理一脉还研究人文地理,河流交通对城市的起源,对文化的促进,华夏五千年的进步,这些对我等大唐皆有重要意义。”
孔颖达才脸色稍缓,人文地理的确对儒家意义重大,地理一脉,虽然找到了岷山导江的错误,但是人文地理的发现足以弥补儒家的损失。
地理一脉的学问既实用又有深度,很快征服了百家之人,在百家的见证下,地理一脉正式跻身于新晋百家之一。
“恭喜魏王殿下。”百家众人纷纷祝贺道。
“多谢诸位百家指点!”李泰一一回礼道。
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只见李世民似笑非笑道:“听说天下学问非儒即墨,而青雀的地理一脉既有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不知道是该属于儒家阵营还是该属于墨家阵营。”
李世民说完,顿时诸子百家一片死寂,任谁都听的出来,李世民在敲打诸子百家最近的拉帮结派的现象,不由将目光投向为首的孔颖达和墨顿。
“老臣有罪!”孔颖达脸色一慌,连忙出列向李世民请罪,如今为了对付墨家,最近可没少拉拢其他百家,这些根本瞒不过李世民的眼睛。
“墨顿你认为呢?”李世民显然没有打算这么轻易放过他们,直接点名墨顿,要说诸子百家拉帮结派,墨顿这小子跳的最欢。
顿时不少百家之人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抬头看向墨顿,看他怎么吃瘪。
“回陛下且不说,尚书已经将地理书,尚书禹贡收入囊肿,单单地理一脉涵盖各地地形,以及人文风情,无需大量的计算和实验,当属儒家阵营。”墨顿话音一落,顿时整个百家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墨家子竟然正面回答李世民的送命题,而且主动将地理一脉让给了儒家阵营。
“墨祭酒简直是胡言乱语,儒家绝无这等心思。”孔颖达顿时脸色大变,他虽然很想将地理一脉拉拢过来,但是如此被墨家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实乃是陷儒家于不义。
墨顿冷笑道:“这不是儒家有没有心思的,而是一个事实。”
“墨兄!”李泰眉头一皱,准备出言相劝。
墨顿嘿嘿一笑,打断李泰道:“虽然说地理一脉应归于儒家阵营,但是地理一脉更多的研究山川地形,矿脉水文,这些又属于世间万物,可以称之为儒家阵营中最像墨学。”
李泰顿时脸色一变,他地理一脉刚刚诞生,底蕴浅薄,如果真的再牵涉到儒墨之争,恐怕凶多吉少,可是就连他也不得不承认,地理一脉更像墨学而胜过像儒学,夹在中间难受不说,更怕的是被两边都排挤。
“这么说,如今已经不是儒墨两家之争,已经是两派之争了。”李世民脸色难堪,他最不喜拉帮结派,而诸子百家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而且不知悔改。
墨顿哪能不知道李世民的意思,当下苦笑道:“启禀陛下,并非是百家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而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李世民冷笑道:“拉帮结派还迫不得已,这个理由朕还是第一次听说,愿闻其详。”
墨顿起身郑重道:“此事还需要从第一次百家争鸣说起。”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文理之争
“千年前,第一次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经典著作层出不穷,各家学说显耀一时。”
墨顿说完,诸子百家众人不由闪现出一丝傲然,诸子百家的确是那个时代的骄傲。
墨顿话音一转继续道:“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第一次百家争鸣既是百家的起点,也是百家的巅峰,千年已过,百家寸步未进,甚至无人超过先贤,今不胜古,这即使百家之痛,也是整个华夏之痛。”
百家中人纷纷默然点头,第一次百家争鸣之后的千年时间,百家毫无寸进,整个大唐学术界一片死水。
孔颖达刚想反驳,却哑口无言,就连儒家来说,所用的也是孔子的理论,千年来别说是超越,就连比肩也达不到,千年一来,再也无人出现堪比孔圣孟圣荀圣之才。
“至于墨家,那就更惨了,曾经的当世两大显学最终沉寂千年,墨某主张墨家之后,日夜反思原因,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百家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已经到达了一个顶点,同时也达到了一个瓶颈,单凭的一家之学,根本达不到突破不了这个瓶颈,唯有和其他百家合作,方可再创新高,墨家率先跨出第一步,主动和农家合作,和医家合作,和道家外丹一脉合作,兼修百家,汲取百家精华反哺一家之学,才有今日第二次百家争鸣的局面。”墨顿郑重道。
不少百家纷纷点头,墨家复兴之后,其他百家才依靠墨家突飞猛进,这也是不少百家愿意跟随墨家的原因。
李世民脸色稍缓,百家合作的确是百家进步的条件之一,而非百家之间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但是这些合作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个派系,却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墨顿继续道:“除此之外,一些百家学科殊途同归,本就和其他百家有共通之处,就拿地理一脉来说,地图对兵家有大用,人文地理对儒家治理天下颇有益处,开采矿脉离不开墨家墨工。若不和其他百家合作,地理一脉恐怕就止步于此了。”
李泰顿时脸色一变,恐怕正如墨顿所预言,如果地理一脉要是处于第一次百家争鸣的时代,恐怕还真的像其他百家一样,停滞千年。
“就拿墨家来说,墨家发展的基础乃是数学一脉的进步,若无数学一脉计算出抛物线,恐怕根本造不出渭水大桥。”墨顿自爆家底道。